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7月的医院就诊的门诊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属教育后保健知识掌握评分及教育满意度。结果:教育后,观察组家属疫苗接种,疾病预防,生长发育监测以及营养指导等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一体化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 教育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应用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质量管理。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9年1月—2019年12月 IVAP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10月医护活动干预后IVAP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医护活动干预后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 IVAP 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人员输液港使用及维护操作合格率。结果 对照组对2019年纳入的30例静脉输液港植入患者,收集 6个月内包括出院后电话或微信随访的情况,分别为置管后第10天、28天、3个月、6个月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手术后1个月内有2例患者发生局部感染,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导管异位,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有2例,1例输液港管夹闭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为 23.33%(7/30)。观察组对2020年纳入的30例静脉输液港植入患者,同法收集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后1个月内有1例患者发生局部感染,采用局部清洁换药后痊愈。治疗期间1例患者出现导管异位,经过悉心护理后可继续应用。1例输液港管夹闭综合征,对症处理后可继续应用,未影响化疗的进行;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0)。观察组对护理人员输液港使用及维护操作合格率中宣教到位,正确冲、封管,严格无菌技术,规范使用贴膜,扎港前查看影像学资料,了解输液港近期使用情况,维护手册信息正确、完整,观察囊袋切口情况,规范使用无损伤针,正确调整药物顺序合格率和总合格率分别为63.33%、 68.33%、78.33%、93.33%、95%、95%、95%、95%、96.67%、100%、88%;对照组分别为8.33%、 16.67%、40%、88.33%、88.33%、90%、91.67%、93.33%、93.33%、96.67%、70.67%;观察组对宣教到位,正确冲、封管,严格无菌技术,规范使用贴膜,扎港前查看影像学资料,了解输液港近期使用情况,维护手册信息正确、完整,观察囊袋切口情况,规范使用无损伤针,正确调整药物顺序合格率和总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需要长疗程化疗,应用静脉输液港建立静脉通道,可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但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根据标准流程完成对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及维护,才能让患者顺利完成全程化疗。通过医护活动干预后的护理措施明显降低 IVAP 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输液港使用及维护操作合格率。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医护一体化 并发症 措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干预中医护干预模式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0.5~2022.3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干预模式,43例)、组(医护干预模式,43例),对两组护理效果、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组SDS与S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医护干预的实施可帮助患者提升护理效果,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医护一体化干预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焦虑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位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自护行为改变的影响,改善社区糖尿病管控效果方法选择我县两社区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所在社区分为观察组(142例)和对照组(144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方法管理,观察组进行四位管理,两组均干预1年,干预前后进行改良中文版自护行为量表测评,并空腹抽血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8.04±2.02)mmol/L比(9.13±3.09)mmol/L、(7.23±1.25)mmol/L比(7.44±1.43)mmol/L、(4.94±0.98)%比(5.31±1.04)%、(1.93±1.30)mmol/L比(2.32±2.09)mmo/L、(2.74±0.98)mmol/L比(2.49±0.9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FPG、Tch和LDL-C较干预前明显改善(8.64±2.82)mmol/L比(9.04±3.21)mmol/L、(5.20±0.96)%比(5.44±1.04)%、(2.62±1.03)mmol/L比(2.84±0.7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PG、HbA1c、Tch和自护行为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位管理能够更加系统、规范地防治糖尿病,有效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自护行为水平,提高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达标,有助于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值得在诊治社区糖尿病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一体化管理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自护行为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做”模式的教学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护理专业106名学生进行分组,随机的抽取学生组成试验组和普通组,在基础护理技术的教学中试验组使用“教学做”模式的教学方法,普通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专业的考核标准检测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普通组,在理论学习上,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因为选取的是整个护理专业的学生,因此其数据显示有着定的普遍性。结论在基础教学中引入“教学做”模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基础护理技术 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患者采用医护管理模式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PICC置管患者分组(各组3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医护管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管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医护管理模式可显著减少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医护治一体化管理 PICC置管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建立商陆生品产地加工与炮制加工工艺,优化商陆产地加工与炮制工艺参数。方法以商陆饮片外观性状、水溶性浸出物、商陆皂苷甲含量为指标建立和优化商陆生品产地加工与炮制加工工艺。结果商陆生品产地加工与炮制加工工艺为:取新鲜商陆根,去除茎基、须根、杂质等,洗净,切6mm厚度片,堆积厚度20mm,75℃干燥约16h,得4mm商陆厚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商陆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方法合理可行,可在大生产推广。

  • 标签: 商陆 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 切制工艺 干燥温度 堆积厚度 商陆皂苷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践行供应室管理用于手术器械处理对院感的预防作用的实践意义。方法:现随机选取2019年5月1日-2019年5月31日我院使用过的手术器械共2500件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随机字数表法将手术器械分成两组,调查组1250件(供应室管理)和对照组1250件(常规管理)。将调查组和对照组的院内感染情况以及手术器械处理合格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调查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对照组的手术器械处理合格率与调查组比较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供应室一体化管理 手术器械处理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于对急性重创患者施与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并且探讨其救治效果。方法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本院急诊科救治的急性重创患者,并择其中50例男患者和30例女患者,共计80例定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救治方法不同,均分研究组和参照组。并判定两组患者救治情况。判定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对急诊科救治时间与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做出分析。结果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显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重创患者 救治效果 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管理理念在提高肿瘤放疗护理工作效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实施放疗的肿瘤患者36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4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管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经过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实施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率,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一体化管理 放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 -供应室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5年 5月至 2016年 5月在我院实行手术室 -供应室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手术前后工作流程的改造、医护人员的搭配、协商合作,与 2014年 5月至 2015年 5月的历史记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行手术室 -供应室护理管理模式后使得手术室内非专业性护理人员操作的情况明显减少,节约了手术的时间,并且手术室器械灭菌率相较于未实行管理之前有明显提高,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 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 -供应室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减少非专业性护理人员操作的情况,保障手术器械灭菌率得到提高,提升手术效率。

  • 标签: 手术室 供应室 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 实施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麻醉护理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的效果探析。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8月50例麻醉手术治疗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数据随机分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麻醉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并发症率统计数据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 麻醉恢复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我院 2019年4月-2020年4月普外科、泌尿外科糖尿病住院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5月-2021 年5月收治的普外科、泌尿外科糖尿病住院患者 200 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观察组采用院内血糖管理模式。收集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结果:经过院内血糖管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血糖达标时间、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普外科、泌尿外科糖尿病患者实施院内血糖管理模式有利于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身心护理对足月分娩孕妇角色转换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筛选并统计在笔者所在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内就诊的40例足月分娩孕妇开展本次研究,主要依据盲目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孕妇采取遵医嘱护理等般护理干预方式,探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身心护理,并观察统计各组孕妇母乳喂养率、孕妇心理状态。结果:探究组与常规组孕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存在较大幅度差异性,数据统计存在差异性(P<0.05)。探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率为95%较常规组65%大幅度提高,数据差异比较显著(P

  • 标签: 身心一体化护理 足月分娩孕妇 角色转换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多元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5-2022.5本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5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多元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再住院率。结果:研究组的TC、TG、LDL-C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HDL-C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元协同护理模式下,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标有了明显改善,降低了患者的再住院率。

  • 标签: 冠心病 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模式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护理管理对全麻老年患者苏醒时间及躁动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术麻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躁动发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麻醉患者采取麻醉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降低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 全麻老年患者 苏醒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消毒供应科手术器械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消毒供应科选取300件手术器械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和护理管理(研究组),记录并对比手术器械管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器官消毒合格率更高,护理管理工作评分更高,手术器械护理管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科手术器械实施护理管理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有效提升对于手术器械的护理管理工作水平,其对于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安全性的保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消毒供应科 手术器械 一体化护理管理 消毒合格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医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共计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医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对护理内容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管理 医护一体 感染预防 控制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医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共计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医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对护理内容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管理 医护一体 感染预防 控制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