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心脏专科医院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情况,以期为医院规范围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和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1—6月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221例,统计并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221例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仅204例。纳入的204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00%;预防性给药时间合理的有179例(占87.75%);预防性给药持续时间合理的有175例(占85.78%)。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4大类,使用病例数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182例),其余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1例)、氟喹诺酮类(1例)、林可酰胺类(20例)。结论:我院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 标签: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抗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中有创血压监测出现伪差的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该院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79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200例患者,采用针对消除监测数值误差的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79例患者,采用常规监测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误差率的差异,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同时对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护理干预组中共2例患者出现有创血压监测误差,误差率为1.0%(2/200);对照组共18例患者出现伪差,误差率为10.1%(18/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97,P=0.000)。结论中有创血压监测是介入治疗中重要措施,但容易出现伪差,积极地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介入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的出现率。

  • 标签: 有创血压 误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均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评定术后的效果。结果7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1周视力处于0.3以下者15例,占比21.4%;术后视力处于0.3-0.8之间者48例,占比68.6%;术后视力处于0.8以上者7例,占比10.0%。相对于术前的视力,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作用突出,可改善视力,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老年性白内障 临床疗效
  • 简介:心脏手术后并发乳糜胸较少见。当心脏术后胸管引流液多且持续时间长,引流液呈乳糜样,乳糜试验阳性,即可诊断。搭桥(CABG)后乳糜胸常见原因:(1)胸导管主干损伤;(2)胸导管属支损伤;(3)左锁骨下静脉、颈静脉阻塞伴胸导管阻塞。依据引流量和时间可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胸管引流通畅,低脂伴中链甘油三脂饮食及生长抑素十四肽(Somatostatin思他林)皮下注射;手术治疗:开胸或胸腔镜下于后纵隔低位或于膈肌主动脉裂孔处结扎胸导管。

  • 标签: 冠脉搭桥术 术后并发症 乳糜胸 心脏手术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冠状动脉搭桥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该手术是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实施外科手术,重新建立血流通道,改善心肌血供,以消除症状,延长寿命。心患者术前经常规内科治疗无效,情绪不稳定,压力大,易诱发心绞痛的发生。重视术前的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

  • 标签: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冠脉搭桥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综合征患者 9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功能,通过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情况将其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 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 CR组), CR组的判定标准为: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在 10%或 10%以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再次住院率。结果 92例患者中, 33例出现 CR,发生率为 35.86%,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相比,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次住院率显著高于非 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情况,且其抵抗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  

  • 标签:   氯吡格雷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由于区分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有一定困难,所以只要血糖高,就定为糖尿病性白内障;血糖正常就定为老年性白内障。我们选择了2002年5月~2005年5月期间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糖尿病患者30例(30眼),与同期随机选择实行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50例(50眼)非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摘除 糖尿病患 早期并发症 临床分析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骨科2012—2014年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固定,研究组患者采用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相当,需根据患者病情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严格遵循手术治疗原则,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胫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联合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甄选我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选择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即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手术方法治疗)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联合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眼压、视力以及房角改善情况。结果: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差异,观察组显著较高,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闭角型青光眼 视力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整体化护理对于心脏植入永久起搏器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收集我院入住的心脏病患者并有永久起搏器治疗的患者96例,整体化护理患者49例,传统护理患者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心理因素进行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发现,整体化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疼痛缓解人数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小,患者心理状况良好,心理焦虑,产生恐惧心理的人数有下降趋势。结论 整体化护理模式比较适用于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的辅助治疗,在临床上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心脏疾病 永久起搏植入 整体化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联合行超声乳化、EX-PRESS引流器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4~2021-4从我院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4,超声乳化治疗)和观察组(n=44,联合行超声乳化、EX-PRESS引流器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眼压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sCAM)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1例急性综合征患者,通过造影、心电、心肌酶变化分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STEMI组,2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组,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2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SAP组)及非冠心病健康者2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所选试验对象血清sCAM浓度变化。结果ACS各亚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I(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I(sVCAM-1)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sICAM-1、sVCAM-1浓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发生发展与sCAM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介入围手术期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介入治疗患儿,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围手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1%,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评分(95.41±3.58)分,高于对照组(90.85±4.27)分,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儿童介入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冠脉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造影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6年1068例冠心病患者造影检查阳性者对3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行造影,并与688例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相比较。结果糖尿病并冠心病者三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者分别为56.8%和58%,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21.5%和16%)。结论冠心病并糖尿病者造影主要表现为多支病变及复杂病变,而非糖尿病者多为单支或双支病变,糖尿病组狭窄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显示糖尿病对病变影响大,糖尿病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急性综合征(ACS)的心室晚电位(VLP)情况。方法:对108例ACS行VLP检测。结果: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VLP阳性率30.00%,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VLP阳性率18.18%,不稳定心绞痛患者VLP阳性率8.57%,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病变的加重,VLP的阳性率增加。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室晚电位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