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脑部CT影像学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搜集有机磷农药中毒性脑病患者12例,分析其脑部CT表现。结果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患者急性期表现(1)不同程度脑水肿,表现为皮层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脑池、脑裂变浅;(2)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期表现为中毒性缺血缺氧性脑病,CT表现为脑室增大,脑沟裂增宽。轻、中度中毒组病例脑CT未见明显异常影像。结论脑CT能够反应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性期所致脑损害,并为临床及时治疗和预测病变严重程度提供准确影像信息。

  • 标签: 有机磷 脑水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6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每日一次。观察两组患者出现中间综合征反跳死亡病例数,统计两组患者阿托品及氯磷定用量、住院时间、治愈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量、住院时间、死亡例数、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中间综合征和发生反跳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抢救口服含苯量高的有机磷农药(如乐果、氧化乐果)患者时,血液灌流能显著降低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但在使用血液灌流技术时,一定要注意反跳的发生,必要时适量增加阿托品剂量以弥补血液灌流后的吸附差。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间综合征 反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ADR)发生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汇总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的66例住院病人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ADR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及14岁以下儿童更容易发生ADR;使用药品中,抗菌药居首位,占62.1%,其次是中药,占19.7%;给药方式中,静脉滴注占90.9%;ADR的临床表现形式呈多样性,以过敏反应比较多见。结论必须加强ADR监测、报告、防范和处理,有效减少ADR事件,强化临床用药安全保障。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用量,各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吗啡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和布桂嗪注射液在我院的DDDs分别为530.67、449和396。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部分临床医师的用药习惯还有待改进,建议进一步加强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宣传。

  • 标签: 麻醉药品 合理用药 限定日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上半年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情况分析我院现存用药的不合理性,对一些销售和使用上存在“垄断或半垄断”现象的药品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更好的指导和监督临床合理用药,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健康合理发展。方法利用信息化管理,分别对我院2009年上半年抗生素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药物按使用金额排序前3名,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和预警处理,总结并分析我院潜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我院实行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对超常现象分析原因、查找漏洞,监督临床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用药从监督到使用形成良性循环。

  • 标签: 药品动态监测 预警情况分析 用药的不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控制新农合住院患者的自费药品比率,提高患者的可报费用比率和补偿费用,减轻新农合患者的医疗负担。方法我院对2010年上半年新农合住院患者严格控制自费药品比率,自费药品总费用控制在药品总费用的10%以内。同2009年上半年未采取严格控制措施的新农合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010年上半年新农合住院患者的报销比明显高于2009年上半年。结论严格控制新农合患者的自费药品比率,提高患者可报费用比率,患者得到的补偿费用才会有所增加;严格控制自费药品比率,才能真正减轻新农合住院患者的医疗负担。

  • 标签: 新农合住院患者 控制自费药品比率 提高补偿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