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基于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持续改进模式。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有显著效果,具有高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到2019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9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将2019年12月到2020年9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采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观察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患者的血循环评估正确率、神经功能评估正确率、疼痛评估正确率、体位护理正确率、康复行为训练正确率情况、外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风险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情况、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后的血循环评估正确率、神经功能评估正确率、疼痛评估正确率、体位护理正确率、康复行为训练正确率、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外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风险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 标签: 骨科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专科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合临床手术的护理敏感指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结合国内外护理研究理论成果及国际数据库系统,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内部、专家询函,确定科学的测量方法及关键指标。结果:构建了一个涵盖多种内容的手术室敏感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80,指标变异系数小于0.3,结果真实有效。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敏感性、专业性,对手术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室 专科护理 质量 敏感指标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符合国情的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来为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结构-过程-结果”的方式检索多种文献,并结合患者的个人需求以及临床实践来对指标条目设定,其中的内容确定应结合半结构访谈法,最后再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结果:最终所构建的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有结构指标、过程指标以及结果指标。结论:有效的构建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能够为护理工作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价工具,以此能够从有效的监管和指导中提升神经外科ICU护理工作效率以及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ICU护理 评价指标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病预后差,医疗费用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代谢功能严重受损,需要通过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是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主要通过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质量控制 指标构建
  • 简介:目的对国内外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对国外指标体系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文章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13篇,共介绍了17个指标体系,各指标体系的结构及条目数存在较大差异,更加关注结果性指标,忽视结构及过程性指标。结论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受到了普遍关注,构建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同时,需要对各指标的测量方法、阈值进行规定,保证质量指标的可操作性。且针对评价后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制订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保证质量改进的连续性,以达到对养老机构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目的。

  • 标签: 养老机构 质量评价 指标 系统评价
  • 作者: 贺卢瑛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养生科学》2023年第3期
  • 机构: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200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很多疾病在发作早期即可通过影像学设备、内镜进行诊断,进而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目前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各类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参差不齐。相关研究表明,手术室护理对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影响较为明显,手术室护理质量越高则患者预后效果越好。手术室护理常见心理干预、体位干预、隐私护理、环境护理,其目的是减少患者心理情绪对手术的影响,提高患者手术护理依从性,体位干预则可以有效避免压疮情况出现,隐私护理能够平复患者心情,更容易得到患者认可,环境护理可以确保患者舒适,避免寒战等情况出现。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中构建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作用。方法:对象以40名神经外科专家为例,通过建立敏感性护理指标体系,并经二轮专家学者函询后,对构建流程及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进而解析专家学者心态、意见的协同统一性、威信程度等。结论为:本组函询问题的第一轮回收率百分之一百点零,内容填写完善率百分之一百点零;第二轮回收率100.0%,填写完整度97.0%。第一轮专家函询CV、Kendall’W等均>于第二轮,而权威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治疗在老年骨髋骨折合并肺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接受移植骨折的老年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循证治疗。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研究进展进行相应的分析,本文将在数据库当中以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等相关关键词为索引词进行相应文献的提取与研究,在对文献出版年限进行充分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之上,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作为研究基点,深度挖掘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结构构建、应用过程以及最终结果等相应内容,并进行最终的归纳总结。希望本文对于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研究进展的分析可以为医疗护理领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发展提供帮助,为敏感指标的规范构建提供助力。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护理质量敏感度指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问诊评价指标在骨科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分析护理问诊评价指标在骨科护理问诊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60例骨科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电脑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不同护理和问诊管理措施,即常规护理问诊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问诊评价指标和问诊质量管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质(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期间,采用基于德尔菲法的护理问诊评价指标可以有效的将科室内护理问诊质量提升,并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问诊评价指标 骨科 问诊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循证理念,构建急性脑卒中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并对指标应用效果予以测评。方法:该研究是顺利进行,需以循证理论为依据,借助专家询问法等多种方式,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建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敏感性指标,确保在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依据量表相关流程开展工作,并对最终结果予以统计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高发性病症,而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敏感性指标的效果显著、优势明显,可在提升专科护理质量的根本上将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予以检测,过程中更应该将敏感性指标作为重点,需对其可行性进行对分析,继而确保护理措施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并对护理质量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专科护理 护理质量 循证构建 敏感性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血管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方法及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血管外科2018年~2021年发生、非惩罚性上报的25例不良事件,观察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责任人的工作年限分布及班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观察实施后1年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建立并运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后,血管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次较实施前减少。结论:血管外科建立并运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管外科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与日常工作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针对目前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中医护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护理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产科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母婴安全与健康,敏感指标的管理是评估和改进护理质量的关键,帮助识别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成为提升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这些系统可以整合数据、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从而确保产科护理工作达到更高的质量水平,保障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 标签: 产科护理 质量 敏感指标 管理系统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