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官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诱发官颈癌的高危因素。其发病机制与单纯泡疹病毒-Ⅱ型(HSV-2)和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有关。我院门诊自2002年2月-2003年2月对120例采用奥栓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奥平栓 宫颈糜烂 单纯泡疹病毒 乳头状病毒 HPV 病毒感染
  • 简介:有报道显示[1],氯氮对其它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30~60%有显著的临床改善.长期维持治疗是预防精神症状复发的有效手段,但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对一组氯氮维持治疗>5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服用 氯氮平 心电图 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108例因应用药物后引起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药物组成,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临床医学检验指标,对比应用药物前后的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结果在本组108例因应用药物后引起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患者中,长期用药占62.04%、近日用药占25.92%、近期用药占12.04%,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药物依次为抗癌药物、激素药物、降血糖药物、维生素C、抗生素药物、利尿药物、解热镇痛药物;应用药物后,酸性磷酸酶(ALP)、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氨(BUN)、血清葡萄糖(GLU)、肌酐(Cr)水平均较应用药物前显著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较为明显,在检测临床医学检验指标前,应了解患者长期、近日及近期的用药情况及评估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必要时改变应用药物类型或改进检验技术,有助于避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药物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硫联合氯氮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82例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采取氯氮联合喹硫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单纯采取氯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Y-BOCS评分、PANSS评分以及副反应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41例患者强迫思维维度、强迫行为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41例患者副反应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41例患者PANSS评分、Y-BOCS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中喹硫与氯氮联合应用疗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佳,值得广泛推广和临床应用。

  • 标签: PANSS评分 喹硫平 副反应量表评分 偏执性精神障碍 氯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氮联合喹硫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74例作为研究资料,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随机分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氮治疗,观察组增加奎硫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81%、13.51%,P>0.05。结论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治疗中采用奥氮联合奎硫可有效改善精神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奥氮平 喹硫平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氮、奥氮与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某院精神门诊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资料收集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9例,对照组采用氯氮治疗,观察组采用氯氮、奥氮加用氨磺必利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1.72%,对照组显效率为10.3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临床中将氯氮药物归类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治疗药物,但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较低与氯氮、奥氮及氨磺必利药物的连用效果。

  • 标签: 奥氮平 氯氮平 精神分裂
  • 简介:摘要“早更”,是提早发生了更年期的症状。更年期综合征常见月经周期率乱、潮热汗出、心悸胸闷、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关节酸痛、肌肉酸痛等体征提前至40~45岁或之前的年龄出现。“早更”产生的原因很多,凡能引起“卵巢早衰”的病因都可致“早更”出现,如卵巢炎或免疫性卵巢损害,工作压力过重影响内分泌调节,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切除,盲目减肥等。全国名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祥云教授,以善治各类妇科疑难病症盛名于世,对“早更”的治疗有独特心悟,本文重点记述并举隅介绍师这方面临床经验。

  • 标签: 早更 卵巢早衰 全国名老中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科于2001年5月1日至6月31日用皮炎软膏(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治疗皮炎、湿疹30例,并同时进行了30例艾洛松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皮炎平 皮炎 湿疹 艾洛松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胃炎患者选择胃散加减疗法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4月~2018年06月收治的30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急性胃炎患者治疗药物的研究;对照组(15例)选择奥美拉唑药物展开疾病治疗;观察组(15例)选择奥美拉唑药物+胃散加减疗法展开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急性胃炎患者用药效果、胃泌素水平以及胃动素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急性胃炎患者用药效果(60.00%)对比,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93.33%)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急性胃炎患者胃泌素水平以及胃动素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降低(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急性胃炎患者选择胃散加减疗法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用药效果提升、胃泌素水平以及胃动素水平的降低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急性胃炎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 简介:腹股沟疝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外先天因素,常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有关。疝是不可自愈的,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股沟疝修补术先后出现了Bassi—ni、Mcvay、Hasted、Shouldice等手术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无张力疝修补术问世以来,该式术已成为当前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术方式。湖北省团风县人民医院2005年2月至2010年3月应用网状片对成人行择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2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SHOULDICE 手术方式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比较X线片与CT检查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骨伤科于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常规摄取胸部X线片,并进行16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将二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我院60例肋骨骨折患者经过胸部摄片检查与CT检查之后得出,X线片检出肋骨骨折104处,可疑骨折6处;CT检出肋骨骨折130处。结论CT检出的骨折处比片检出的骨折处明显要多,即CT检出率高于片检出率。在诊断肋骨骨折中,CT诊断优于X线片诊断。

  • 标签: 肋骨骨折 平片 CT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应用 DR 片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择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48 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所选患者均进行 DR 片诊断,对所选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 结果: 48 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中, 44 例得到确诊,确诊率为 91.67% ,与综合检查确诊率相比, DR 片检查确诊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DR 片可以作为肋骨骨折诊断的一种方式,诊断准确率比较高,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肋骨骨折 DR平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氮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月,医院使用米氮119例,回顾性分析。同时2017年1月~5月,采用开发性观察方法,以强迫症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不良反应症状评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72%,出现时间在用药第1-8周,在第2-6周达到高峰。剂量、浓度、Y-BOCS减分率、体重增加值在不同时间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分值在不同时间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周,服用剂量、浓度与体重增加值存在相关性(r=0.456、0.510),第2周浓度与体重增加值存在相关性(r=0.435、0.530),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血药浓度与-BOCS减分率、TESS评分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米氮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血药浓度、用药剂量与体重增加有关,但在安全范围内与症状评分、疗效无显著相关性。

  • 标签: 米氮平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腹部X线片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7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临床资料,并行腹部X线片及CT检查临床资料,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根据研究发现,57例肠梗阻中,肠肿瘤21例,肠粘连20例,麻痹性12例,肠套叠2例,粪石性1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腹X线片诊断40例(70.1%),CT诊断52例(91.2%)。CT显示扩张肠袢和萎陷肠段间移行区为梗阻可靠征象,CT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优于X线片(P<0.05)。结论与腹部X线检查相比,CT扫描对临床肠梗阻患者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直观、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