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手术入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根据手术入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右胸后外侧入,B组左胸后外侧入,C组胸腹部正中联合入,D组腹部正中入,比较四组患者各自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最多,与其他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余三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患者(P<0.05),其余三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入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均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选择手术入方式时,应严格评估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手术入路 食管癌贲门癌 临床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切除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2009年5月—2010年12月经单鼻孔蝶窦入切除垂体肿瘤病人60例,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60例经单鼻孔蝶窦入切除垂体肿瘤术后病人中,经系统有效的对症护理后治愈59例,1例因医治效果不佳自动出院。术后发生尿崩症10例,脑脊液鼻漏2例,电解质紊乱3例。结论术前有针对性护理,术后并发症早期果断处理及有效的出院指导对早日康复极为重要。

  • 标签: 垂体肿瘤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腹单小切口入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双侧腹股沟疝作为观察对象,共选取60例。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2组。常规组30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实施下腹单小切口入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61±10.56)min、术后进食时间为(5.13±0.56)h、术后下床时间为(5.95±1.46)h、术后住院时间为(3.56±1.75)d,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下腹单小切口入手术用于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 双侧腹股沟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儿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9.2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肺炎 针对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重症监护护理。结果护理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6.86%),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重症监护护理有利于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及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呼吸衰竭 重症监护护理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胸外科进行入院治疗的患者56例,随后采取等量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与人性化护理组,每组各28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人性化护理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胸外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前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直接前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管理,考察患者的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7.2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26%)显著低于对照组(17.02%)。结论直接前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取护理管理效果良好。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半椎板入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2013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髓外硬膜下肿瘤病例进行分析,基于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通过半椎以及全椎板开窗入方式进行肿瘤全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以及住院之后的时间、下床时间、术后术疗效以及术后脊柱稳定性均要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椎板入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具有效果良好、创生小且康复快的特征,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半椎板入路切除 髓外硬膜下肿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uperpath微创后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2015年5月—2016年2月采用Superpath后入切口70例,结果手术切口长6~8cm;术中出血量200~350ml;手术时间55~90min;术后均放置负压引流,24h负压引流量100~250ml。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7~16个月,均无1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假体松动脱位、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Superpath微创后入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术后早期疼痛轻、功能恢复较快、早期临床疗效满意,较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有明显的优势,符合现代快速康复外科的要求。但有严格的手术指征,丰富的THA手术经验及术中娴熟的配合及术前术后细致的护理,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手术的顺利成功。

  • 标签: Superpath微创后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腋臂丛神经阻滞中,给予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0.67%),罗哌卡因(0.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的麻醉药物再加入地佐辛(0.1mg/kg)、地塞米松(10mg)。对比两组患者的阻滞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同时段的VAS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局部麻醉中,应用地塞米松、地佐辛后,增强了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持续麻醉的时间更长。同时,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地塞米松 地佐辛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鼻蝶入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单鼻蝶入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35例患者中一次手术全部切除患者有29例,次全切除有4例;有1例腺瘤较大在大部分切除后未降到鞍内,经改良入进行二次手术切除;另1例患者分两次经蝶肿瘤切除,在第一次术后肿瘤降入鞍内,再次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35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尿崩2例,在1周后消失;视力减退患者有3例,经CT复查未出现血肿,将鞍内的内容物去除,术后视力逐渐好转;1例出现鼻腔内出血,经检查未见异常,在1周后自愈。结论经单鼻蝶入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鼻蝶入路 垂体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本社区孕妇妊娠风险预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10月,144例按上海市妇保所制定的“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方法,在我院筛查出有妊娠风险的重点孕妇。结果妊娠风险预警因素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是高龄初产,附件手术史,流产>=3次,瘢痕子宫,体质指数(BMI)>24。结论做好妊娠风险预警的筛查、监测与管理,可降低孕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 标签: 妊娠风险预警筛查 高龄初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临床甲状腺异常对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40例诊断为临床甲减孕妇为研究对象,并做为观察组,60例正常甲状腺功能且TPOAb阴性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组间孕妇的妊娠情况与妊娠结局。结果本院对1200例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工作,有147例为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发生率为12.25%;正常对照组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流产、产后出血以及早产等情况,对比观察组有明显的降低;正常对照组胎儿中出现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以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对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异常 妊娠结局 妊娠早中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选择性头部低温治疗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选择性头部低温治疗,加强监测及护理观察效果。结果5例患儿好转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1例放弃治疗。结论选择性头部低温治疗的护理重点为治疗期间维持目标体温的稳定,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加强基础及皮肤护理,给予营养支持。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在60岁以上的老年早期单发磨玻璃结节(肿瘤直径≤2cm)患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5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早期单发磨玻璃结节患者。其中亚肺叶切除34例(其中肺段切除13例,楔形切除21例),肺叶切除例46。腺癌62例,占77.5%,鳞癌6例,占7.5%,其他12例,占15%。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早期单发磨玻璃结节(肿瘤直径≤2cm)患者,肺叶切除术在保证远期疗效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耐候性及生存治疗,手术的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肺癌 单发磨玻璃结节 老年患者 亚肺叶切除 肺功能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甲蓝治疗,观察评价患者在治疗期的临床表现,包括情绪状态、疼痛感受、依从性等。结果23例患者,显效15例、有效6例、一般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1.31%,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生活状态有明显改善。结论甲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

  • 标签: 亚甲蓝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表现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30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问卷调查,主要有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患者的知识量表、糖尿病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不了解的患者有42(14.0%)例,132(44.0%)例、248(82.7%)例。在300例患者中,123(41.0%)例患者接受过健康教育。患者糖尿病知识量表平均得分为(42.3±11.4)分,平均得分与满分比值为52.2%,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平均得分为(3.6±1.2)分,平均得分与满分比值为51.4%。文化程度、职业、饮食、血糖监测、糖尿病知识量表是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保护因素,而足部护理因素是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自我管理情况尚需要进一步改善,可以加强患者诸如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等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管理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92例肛门瘙痒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复方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对照组仅采用复方甲蓝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瘙痒临床疗效良好,具有进一步临床推广运用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髋臼和骨盆骨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选择改良Stoppa入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取于2013年-2016年期间本院收治制定外科手术手段治疗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从中选取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编序,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n=40,对应手术入为常规入和改良Stoppa入。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平均时间12个月随访,记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记录不同手术入下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所得数据观察组患者具备优越性,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评估不同手术入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备优越性,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对髋臼和骨盆骨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时选择改良Stoppa入方式,在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均对患者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Stoppa入路 髋臼 骨盆骨折 手术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后外侧入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作探讨。方法选入对象为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3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用经后路内侧手术入显露后踝治疗,观察组用经后外侧入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比对照组73.3%高,P<0.05,χ2=3.1895。结论三踝骨折患者接受经后外侧入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经后外侧入路 经后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