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1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阿伐他汀20mg/d,治疗6个月。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或服非他汀类药物。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检测两组粥样斑块大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脂、纤维蛋白原、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结果80例患者经阿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粥样硬化斑块的IMT由1.87±0.25降为1.32±0.22mm,下降幅度为29.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TC、TG、LDL与用药前明显下降。结论阿伐他汀通过降低LDL-C、拮抗炎症反应等,可稳定、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及再发。

  • 标签: 阿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斑块 稳定性 脑梗死Study of atorvastatin o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que stability
  • 简介:目的探索当前重庆大学城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需求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方法采取目的性抽样方法,在3所大学选择主管领导、团委教师、专业课教师、校医和心理咨询师等关键人物15名以及大学生15名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同时另选取40名大学生分为6组,展开专题小组讨论。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校园媒体的宣传效果较差,且网络宣传体系不完善;参加学生社团及参与体育锻炼能够保持身心健康。访谈对象表示学校开展身心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和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工作的进度不一。大部分学生乐于接受报告或讲座形式的身心健康教育。师范类学生迫切需要获得的知识排名前3位的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营养学,医学类学生为营养学、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理工类学生则为心理健康、运动保健和营养学。结论不同类型大学的学生对身心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具有差异性。重庆大学城高校应利用学生社团、新媒体、校医等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

  • 标签: 大学生 大学城 身心健康 需求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中的一种抗生素药物,是此类药物中抗菌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细菌感染。临床上应用该药物时,往往会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但却存在一定的配伍禁忌。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药物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几种临床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分别在0.9%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加入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并应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小时到6小时内泮托拉唑钠的含量;此外测定配额药物的PH值及配伍药液的颜色变化情况。结果泮托拉唑钠与0.9%生理盐水配伍较为稳定,但与其他三种注射液配伍后会出现PH值降低、泮托拉唑钠含量降低以及药液颜色改变等现象。结论临床采取0.9%生理盐水与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配伍使用的稳定性较佳,与其他三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较差。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与小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5月-2007年6月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76例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并分别采用小夹板A组及石膏夹板B组外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7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5个月。随访患者术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获改善,根据GarlandsandWersley法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并与术前及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论对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复位及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小夹板外固定(P<0.05)。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石膏夹板 小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与小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5月—2007年6月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7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并分别采用小夹板(A组37例,其中男10例,女27例,平均年龄53.5岁)及石膏夹板(B组39例,其中男12例,女27例,平均年龄55.5岁)外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7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5月。随访患者术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获改善,根据GarlandsandWersley法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并与术前及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论对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复位及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小夹板外固定(P<0.05)。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石膏夹板 小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性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住院部以及体检中采集的待测血清标本300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同时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值血清和300份待测血清标本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GICA法的测定结果。结果ELISA法对HBsAg的最小检出量为0.5ng/ml,GICA法对HBsAg的最小检出量为1.0ng/ml,因此,GICA法对HBsAg的敏感性低于ELISA法;ELISA法HBsAg的阳性检出率为22.67%,GICA法HBsAg的阳性检出率为20.33%,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两种检查方法对HBsAg阳性检出的符合率为97.1%。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HBsAg的阳性检出的符合率较高,且检测速度快,准确率较高,因此,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适用于急诊HBsAg检测、初筛检查以及标本量相对较少的基层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但由于其敏感性较低,所以,不适用于大批量的HBsAg检测。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表面抗原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联合DWI对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定性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患者实施MRI、DWI和MRI联合DWI检查,分析联合检查在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数据分析,MRI联合DW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MRI检查和DWI检查的患者,三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将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分别有患者90例、12例。良性组患者的囊性病变、环形强化发生率低于恶性组患者,淋巴结ADC值高于恶性组,对比数据具有极大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恶性组患者中有62例患者为多发,呈现为分叶状、团块状;28例为单发,呈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主要分布在肝门、胰头周围。良性组患者有4例为多发,周围脂肪间隙图像较为模糊,主要集中门腔间隙、肝门区、肠系膜根部等;8例为单发,呈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结论:采用MRI联合DWI对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对检测患者的良恶性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腹部淋巴结病患者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MRI联合DWI 腹部淋巴结病变 定性诊断 准确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阿莫西林胶囊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判别模型,以打击假冒伪劣品。方法利用近红外仪器,对样品进行扫描,收集原始图谱,对原始图谱进行二阶化加矢量归一法进行处理后建立模型。结果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的6批样品均在模型设定的CI范围内。结论此方法建立的品牌模型,能快速鉴别该品牌药品的真伪,并可应用于日常监督中的药品的初筛,以提高抽样命中率。

  • 标签: 近红外光谱法 定性模型 阿莫西林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尿蛋白定性检测的干化学法、加热乙酸法及磺基水杨酸法的三种检验方法比较。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3月 ~2019年 12月期间采集的住院患者尿液标本 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干化学法、加热乙酸法及磺基水杨酸法检测尿液标本,对比三种检验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三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干化学法阳性率 31.67%高于加热乙酸法和磺基水杨酸法,( P<0.05),加热乙酸法和磺基水杨酸法阳性率为 22.5%和 23.33%,对比差异不明显( P>0.05)。干化学法灵敏度、误诊率高于加热乙酸法,特异度和漏诊率低于加热乙酸法,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三种尿蛋白检验方法各有优劣,应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定性检查方法,应综合分析,慎重选择检测方法,提高结果准确性。

  • 标签: 尿蛋白 干化学法 加热乙酸法 磺基水杨酸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可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8例患者424个甲状腺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给予超声造影后定性诊断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应用χ2检验,对比良、恶性结节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有无差异。结果:(1)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85.3%,特异度为65.4%,阳性预测值为91.6%,阴性预测值为50.0%,诊断符合率为81.6%。(2)恶性结节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2.2%,误诊率为7.8%;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为91.4%,误诊率为8.6%;结甲并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为53.8%,误诊率为46.2%;桥本氏甲状腺炎并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为72.7%,误诊率为27.3%,χ2=45.700,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有显著差异,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符合率为66.7%,误诊率为33.3%;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胶原变、纤维化或乳头状增生诊断符合率为71.7%,误诊率28.3%;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为42.9%,误诊率为57.1%,χ2值为3.973,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乳头状癌及桥本背景下的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较高,误诊率较低,对于结甲合并乳头状癌的诊断符合率较低,误诊率较高,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清开灵注射液配伍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稳定性。方法以临床用药浓度为基准,分析清开灵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4h后的不溶性微粒变化、PH值和溶液外观,然后选取高效液相色谱法配伍中黄芩苷和头孢西丁。结果经过研究发现4h以内配液的pH值和外观未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时间推移配伍液中10μm及其以上的不溶液微粒数量显著增加。结论清开灵注射配伍注射有头孢西丁钠在4h内相对不稳定,在临床使用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清开灵注射液 配伍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稳定性
  • 简介: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卫生监督工作,本文通过对辖区社会办医疗机构监管信息分析,阐述树立卫生监督变革意识,加快信息化工作制度建设和构建新型卫生监督团队是卫生监督机构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发展方向。

  • 标签: 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 不确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运动康复方案的长期实施对于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92例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各46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体征监测跟踪以及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方案上增加运动康复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方案12月后的血压以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接受常规体征监测跟踪以及用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实施 运动康复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体质量数据分别为(134.56±5.25)mmHg、(81.45±3.57)mmHg、(69.35±7.31)kg,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增加运动康复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129.07±5.38)mmHg、(78.31±3.06)mmHg、(63.57±6.44)kg(P<0.05)。结论:对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实施长期的运动康复干预以及随访跟踪,能够降低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运动康复 老年患者 稳定性冠心病 传统危险因素 长期随访
  • 简介:摘要配制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在溶媒选择型方面需充分考虑,并且还需保证其稳定性,这样才能够提高化疗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基于此,可通过查找文献、药品说明书,结合药物的性质、酸碱度以及结构等各方面来合理选择溶媒,这样才能够了解配伍溶液的稳定性特点。本文就对化疗药物配置的溶媒选择与稳定性进行简单分析。

  • 标签: 化疗药物 溶媒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讨论螺旋 CT 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7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B超诊断肾肿瘤误诊原因进行分析,降低误诊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肾肿瘤患者共40例,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术前定性B超诊断,并且所有患者要接受手术最终验证。结果40例疑似肾肿瘤患者在接受B超检查之后,结果显示肾肿瘤患者人数有26例,占总人数的65.00%,定性诊断率确诊患者20例,占总人数的50.00%;误诊患者6例,结果显示假阳性,占总人数的15.00%,其他14例患者不能准确定性为肾肿瘤,占35.00%。结论B超是目前临床诊断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能对部分具有典型性声像图特征的肿瘤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但是相对复杂的则会出现误诊现象,临床在使用时,一定要对其性质进行准确的分析。

  • 标签: B超 肾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体表肿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68例体表肿块患者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其声像图形态、大小、边缘回声、内部回声、完整包膜及血流特点,观察高频超声对这些患者体表肿块的定性诊断。结果与手术和病检比较,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脂肪瘤、纤维瘤和表皮样囊肿诊断准确率为95%以上,对腘窝囊肿、腱鞘囊肿、坐骨结节囊肿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肿块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体表肿块 定性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