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收录为“历史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研究编撰的,是我国发布最早并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评价中最受重视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之一。此次通过对14400余种期刊进行定量评价体系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评选出了1982种“中文核心期刊”。我刊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显示出本刊的核心价值受到了国内权威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认可,体现出期刊近年来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以及编辑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双核心期刊 文物保护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科学 考古 期刊评价体系
  • 简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以科技手段提升人们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加大高新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已成为科技界的共识。迅速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科学技术的水平,充分发挥科学和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并传诸后人,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的根本任务。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技术既继承传统,又有其鲜明的特色。要达到从文化遗产大国向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的转变,文化遗产的科学管理和科技保护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科学实施。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管理机制 中国 科学发展观 政府职能
  • 简介:为对几件出土的青铜剑、青铜器和弯形器进行保护研究,用X射线探伤、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器物的形貌、成分及制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青铜剑0125的剑格和茎部锈层下有合范痕迹一些铸造小缺陷;弯形器腐蚀形态为均匀性腐蚀,枝晶间腐蚀和活性腐蚀;0108表面有合金层和褶皱,合范痕迹;0101、0102断面没有任何锈蚀及金属疲劳痕迹.器物经用不同方法清洗、铝箔局部还原处理、倍半碳酸钠浸泡和BTA缓蚀处理后,在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中一周,没有发现新的锈蚀出现,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表明科学分析方法在文物保护和修复中是非常有用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关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很多信息.

  • 标签: 科学分析 文物 青铜器 弯形器 修复 文物保护
  • 简介: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即将公布实施2年了。与1982年的《文物保护法》相比,新《文物保护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大量内容,在文物管理方面有了许多突破,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将文物工作方针写入了法律条文中,

  • 标签: 《文物保护法》 文物管理 中国 工作方针 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
  • 简介:<正>编钟是中国古代具有民族特色的重要乐器。钟的前身是铃。从早商的扁圆形铜铃到殷商的编铙、西周中期三件一组的编钟、西周晚期的钮钟和镈钟,到战国时期的大型编钟,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时期。商周时代用礼乐制度规定名位、等级,制礼作乐成为施行政教的大事。“钟鸣鼎食”,作为众乐之首的编钟标志着王公贵族的权势地位。编钟的铸作集中表现了当时冶铸技术、音乐艺术的水平,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一个象征。

  • 标签: 民族特色 冶铸技术 礼乐制度 战国时期 西周中期 制礼作乐
  • 简介: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文理科交叉的技术科学,其基本内容包括文物保存环境研究、文物材料性质研究和文物修复技术研究.文中重点论述了文物保护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在进行文物保护时首先对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材料性质进行研究,了解文物发生"病变"的原因与过程,才可能做到"对症下药",产生正确、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对环境研究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性以及文物保存环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环境、材料、修复技术三者的关系以及文物保护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 标签: 文物保护 文物材料 保存环境 修复技术
  • 简介: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的生命里程,承载和延续着城市文化,也赋予人们归属感和认同感。祁县乔家大院,作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富商民居建筑群的杰出范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是辉煌历史文化的产物。从古物到文物到文化遗产,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文物 护理 文化遗产 城市文化 历史遗存
  • 简介:在中国,“科学博物馆”是相对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博物馆(例如:考古、历史、艺术、民俗等博物馆)而言,它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根据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建立于1980年)所发展的团体会员(已超过100个)的情况分析,在中国,科学博物馆与带有科学博物馆性质的机构,主要有以下四类。一、自然历史博物馆它可分综合性与专题性两大类,前者如

  • 标签: 博物馆事业 科学性质 自然历史博物馆 团体会员 自贡恐龙博物馆 情况分析
  • 简介: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文物的自然蜕变以及保存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系统科学地评价文物保护处理中选用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而探讨选用材料与文物基体材料之间的兼容性,以稳妥和可靠的材料与方法对各类文物施以保护处理,这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和促进文物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材料科学 文物保护 综合性能 化学性能 可逆性原则
  • 简介:有关萧梁时期钱币铸造问题,一直都不曾得以解决。上世纪四十年代南京通济门外出土的五铢叠铸陶钱范,虽然对萧梁时期铁钱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人们更关注的天监五铢、公式钱形制与铸造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取得多大进展。1997年江苏镇江和1998年南京先后发现的铸钱遗址,出土的五铢叠铸陶钱范,为天监五铢、公式钱的深入讨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标签: 上海博物馆 五铢 公式 钱范 1998年 1997年
  • 简介:为研究滇西特别是古哀牢地区的古代铜器制作技术,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实验方法,对滇西云龙县坡头村出土的11件铜斧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云龙铜斧材质以Cu-Sn二元合金为主,另有Cu-SnAs三元合金。普遍存在硫化物夹杂,铸造与锻造两种制作技术并存,以锻造为主。11件样品中均进行过冷加工。本研究对认识古哀牢地区铜器制作技术与该地区青铜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云龙坡头 古哀牢 铜斧 合金 技术
  • 简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创刊于1989年。1989年至2002年为半年刊,2003年起改为季刊。共出版了20卷52期。另外,2002年增刊一册,订价50元。目前编辑部尚有少量《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1989-2007年的余刊,可供整套或零散订阅。需订阅者请向编辑部联系邮购(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357号一楼(汇中商务楼),邮编:200050)。邮购定价:10元/期、另加增刊50元/册,整套570元(含平寄邮资)。《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89—2008年征订启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部

  • 标签: 征订启事 文物保护考古 科学征订
  • 简介:一、博物馆价值再认识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只表现在博物馆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方面,更表现在国家对博物馆事业的重视及相应的政策导向上,其中最突出的是制定和执行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激发了公众走进博物馆的热情,也对博物馆提出了新的要求。

  • 标签: 博物馆事业 科学发展 政策 公众 导向
  • 简介:<正>《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创刊于1989年。1989年至2002年为半年刊,2003年起改为季刊。共出版了19卷48期。另外,2002年增刊一册,订价50元。目前编辑部尚有少量《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1989-2007年的余刊,可供整套或零散订阅。需订

  • 标签: 征订启事 文物保护考古 科学征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