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是中国绘画理论史上第一部初具理论体系的山水画论,其中不少论述已上升到美学层面.(一)'以林泉之心临之'的'真山水'观,超越了'以玄对山水'传统观念,真实地面向自然进行审美观照,使山水画有了人间现实生活的情趣.(二)在以高、深、平'三远'拓开空间艺术审美视野的同时,强调注重四季、朝暮景色的变化及其观、画山水者的心情变化,使画中山水景物成为有'运动形式'的'活物'、'活体';向空间艺术注入时间意识,使中国的山水画也成为富有诗性的时空结合的艺术.(三)画家以'注精以一之',的'神而明之',不但以自然的眼光而且以合乎地理科学的眼光把握不同地域山水的'体质',不同的'神气','兼收并览',取之'精粹',将山水画推向中国造型艺术的高峰.

  • 标签: 《林泉高致》 美学品位 山水画论 艺术审美 意境 艺术形式
  • 简介:艺术教育如何发展?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是培养纯艺术家,还是培养面向社会的全面型、高层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这已成为当代我国艺术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应从培养纯艺术家的模式中走出,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能为社会输送大量实用型、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人才的教育教学体系.

  • 标签: 艺术教育 当代 艺术设计 纯艺术 教育改革
  • 简介:毛泽东的一生是充满诗意的一生。他的诗词创作影响深远,从他的诗论及文论可以看到比较深刻的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也直接影响到他的书法创作。例如,他在1957年对范仲淹的词的评注有此一说:"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其实,无论是诗词还是书法,毛泽东的艺术创作给人的一般感觉是:极其豪放,不失婉约。这说明他把他的"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的美学兴趣发扬到了极致。用美学范畴来说,豪放派具有阳刚之美,婉约派具有阴柔之美,两者相当于"壮美"与"优美"的区别。

  • 标签: 书法发展 美学追求 毛泽东 美学思想 豪放派 婉约派
  • 简介:何绍基作为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文大家,在诗文、书法两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本文旨在探讨此较何绍基在对待不同的两类艺术的时候所持的观点,并且试图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找到一些联系。从而在联系中找到何绍基的审美追求在诗学和书学上的相通之道。

  • 标签: 何绍基 人品 书品 真性情
  • 简介:格林伯格美学思想初探(下)冷林三、格林伯格艺术批评的第二个阶段:现代主义的完善在40年代后期,格林伯格在明确了现代艺术发展的必然性与所遵循的方向后,开始着手处理一些具体艺术中所产生的理论问题。他通过分析对艺术中最根本的“媒介”的具体操作,阐述了现代主...

  • 标签: 格林伯格 现代主义艺术 美学思想 现代艺术 艺术作品 批评家
  • 简介:野兽派作为西方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在20世纪初掀起了一场色彩革命,这个画派的画家借用色彩来表现自然的空间和透视,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情感,将绘画中的色彩元素提升到纯粹的视觉意义的审美高度,彻底颠覆了“艺术模仿自然”以及“画家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的传统美学观。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说明这个画派的终极美学是为了解构传统样式,建立现代标格。野兽派的出现与实践,不仅为现代艺术发展打开了一扇敞亮之门,铺就了一条平坦之路,亦使西方传统的架上艺术形式焕发出殊异光彩。

  • 标签: 野兽派 马蒂斯 色彩 美学
  • 简介:行为学派(BehavioralParadigm)又称认知学派(Cogni-tiveParadigm)或心理学派(PsychologicalParadigm),是本世纪随着风景美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入而新兴的众多学派之一。与其它学派不同的是,行为学派以进化论思想为指导,从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出发,把风景作为人的生活空间、认识空间,力图从整体上(如用维量分析方法)而不是从具体的元素上(如形、线、色、质)或具体的风景构成要素上去分析风景,去讨论某种风景空间对人的生存、进化的意义,并以此作为风景美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在众多研究风景美学质量评价的学派中,行为学派虽产生较晚,但却拥有较完整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该学派的风景美学理论及有关风景美学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在国外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行为学派 风景美 质量评价方法 美学质量 风景空间 可解性
  • 简介:在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史上,很难找到一个概念如形式这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也很难找到一个概念像形式这样被广泛地使用。它的存在确实是个难解的谜,它是如此古老,却又如此新鲜,给我们机会也向我们挑战。历史上,东西方都曾对形式问题作过不懈的研究,尽管结论不同,但这些努力毕竟表明了人们已认识到形式对艺术之重要,有深究的必要。本文拟对西方形式理论作一评介和探讨。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人对形式规则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柏拉图之前,甚至可能在毕达哥拉斯之前,关于艺术是数的和谐的观念就已牢牢扎根,其后,毕达哥拉斯学派等均发表了自家之见。至今,形式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即:启蒙期—古希腊罗马时期;兴盛期—19世纪古典美学时期;繁荣期—20世纪西方形式理论多元化时期。下面我们以此为线索,简要回顾一下西方美学史上形式概念的演变过程。

  • 标签: 西方美学史 形式理论 “有意味的形式” 形式概念 毕达哥拉斯学派 柏拉图
  • 简介:艺术·美学诗篇(之五、之六)王石之火花爱情的火花撞击出升华的激情生命的火花撞击出物种的繁衍思想的火花撞击出伟大的真理理性的火花撞击出人生的哲学灵感的火花撞击出杰出的艺术灵感灵感,你是生命的躁动灵感,你是冲动的源泉灵感,你是爱欲的升华灵感,你是文明的理...

  • 标签: 美学 诗篇 生的哲学 艺术灵感 王石 理性
  • 简介:技术区别于经验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技术需要科学的论证而经验则需要长期的实践来积累,技术往往有较为详实的理论依据,经验则更多的依赖祖辈师承的口授心传。摄影作为一门集艺术与科学于一体的学科除在艺术表现、传播方式之外对技术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在今天这些技术大部分已经由数字化技术加以完善,然而在其“作品”的表述上仍然需要调动人们的视觉经验、思维判断加以认同。

  • 标签: 软件 摄影 技术美学 计算机
  • 简介:“无设计”也叫虚无设计。是设计思维的一种延伸,结合现代社会现状以及本国的文化特征在传统的设计方法和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无设计”更像是一种精神的传达,一种意境的体验,和简约主义光注重形式的简洁以及单纯地追求功能是有一定区别的。通过。无为、无界、无我”的方式.也就是减少、协调与融合的手段,达到无设计的境界,用尽量少的设计手法达到最佳的意境表达才是无设计的内涵所在。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无设计”进行分析。

  • 标签: 无设计 意境 寂静 虚无
  • 简介:关于他的艺术,保罗·塞尚曾发自内心的反省:“我们所目见的一切,扩散着自己,逃避着;不是吗?‘自然’固然永远是这一个,但是从它的现象是没有什么停留下来的。我们的艺术必须赋予它们以持久的崇高。我们必须使它们的永恒性开始显现出来。在自然现象的背后是什么?或者没有任何东西,或者是一切。所以我交错着这双迷惘着的手。

  • 标签: 艺术 塞尚 反思 美学 自然现象 永恒性
  • 简介:老庄美学是中国传统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很多中国独特的审美理想和追求.如追求极简的朴素之美和虚实相生的留白之美,这些都可以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来增强艺术品的表现力。同时老庄美学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创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与启迪意义。

  • 标签: 老庄美学 现代平面设计 朴素之美 留白 自然
  • 简介:巴塞罗那是一个以独特建筑闻名的城市。而这些被世人所膜拜的建筑物都出自一人之手。这位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名叫安东尼奥·高迪。有人说他是—个天才,有人说他是一个疯子。

  • 标签: 建筑物 设计美学 高迪 巴塞罗那 安东尼奥 建筑史
  • 简介:景观摄影是当代风景摄影的一种转型现象,是指建立在冷静、客观、理性、批判的观看方式主导下,以"人造景观"作为拍摄对象的摄影类型。爱尔兰思想家埃德蒙·伯克的崇高理论产生于18世纪,它是基于事物的力量、巨大、无限、匮乏、隐晦、困难、宏伟等因素,是人类能感知到的最强烈的情感,当人们直接面对令人敬畏的自然形式和人类力量时,会体验到复杂的"崇高感"。景观摄影以人造景观为主题,采用大尺寸、全景式大场景来呈现高科技、规模化、快节奏的后现代文化图景,以此展现伯克崇高的特质。本文通过对景观摄影的主题选择、细节呈现、大小对比、光线运用等方面,分析崇高美学在当代风景摄影中的体现,以证明景观摄影的美学来源于伯克的浪漫主义崇高理论。

  • 标签: 景观摄影 崇高美学 埃德蒙·伯克
  • 简介:苏轼是宋代的文学家、书法家。从明代开始,人们多认为苏轼的书法审美价值取向是“尚意”。事实上,苏轼书法思想中更多的是尊崇东晋,崇尚“风韵”,进而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感。晚年的苏轼,在书法价值观、书法审美取向、书法审美思想上进一步发展变化,开始崇尚“自然”。

  • 标签: 苏轼 书法 美学 思想 尚意 尚韵
  • 简介:在消费时代中,生活中的美仿佛是无所不在的,它尊重消费者的情感诉求,体现生产者的设计思维,经典美学被迫需要进行现实的解构与重构。美学开始发生转型,从批判、静观的美学,发展为一种积极融入生产、生活的美学。审美理念更加偏重于个体的生命感知,将人的现实需要、艺术的新实践、诗性智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种道术相济的美学新形态,将会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绽放华彩。

  • 标签: 消费社会 美学 新形态
  • 简介:好久都没有下雨了,今天竟飞珠溅玉般地下了个痛快。台上《吕氏春秋》,打开了电视机想换换心情,竟意外地看到中国书协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电视书法大赛”的专题报道。得知此展全国篆刻伤口入选的50位作者中有十余位是我的学生时,特别欣慰。尤其是连君兄荣列其中,更让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喜悦。

  • 标签: 冯连 书法风格 美学观 文化修养 行书 篆刻作品
  • 简介:色彩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恰当地运用色彩,可以增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是从绘画和装饰的角度来讨论色彩,因此有必要就建筑艺术的特点来研究建筑的色彩设计。

  • 标签: 色彩设计 建筑设计 质感 建筑艺术 感染力 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