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后现代”作为当代西方所特有的文化现象,酝酿并产生于现代之中,但是“后现代”更多地表现出对现代的一种断裂和超越,而不是简单的延续。我们在理解它时,可以参照后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的关系:后印象主义的产生受印象主义的影响,但前者持有的艺术观念与后者大相径庭,而且印象主义基本上是以一种反印象主义的面貌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则可以看作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否定和扬弃。现代主义

  • 标签: 现代主义 后现代性 现代主义艺术 后印象主义 艺术的生产 通俗艺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2-02
  • 简介:艺术化生存现代主义艺术观念设计创造性思维,  观念设计启迪着艺术的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艺术的主要思维方式

  • 标签: 现代设计 现代主义艺术 艺术现代
  • 简介:一般来说,在西方建筑界,格罗皮乌斯、米斯、柯布西埃和莱特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第一代,年龄比他们较年轻的建筑师被认为是第二代,第三代则是从20世纪50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的青年建筑师。首先是第三代反对第一代建筑理论,后来第二代也起来反对了。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建筑艺术 建筑理论 悉尼歌剧院 约思·伍德
  • 简介:作为以艺术作品和设计产品形象为中心的艺术传播来说,占据重要地位的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艺术作品和设计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以独特的传播形态表现和完成的。在后工业礼会中,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化危机。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倾向。因此,在后现代思潮下的艺术传播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 标签: 后现代 艺术传播 符号学
  • 简介:艺术自主为由不认同艺术介入社会的艺术观点.一直像驱散不掉的幽灵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回荡.他们拿出了种种现代主义以来的理论来证明艺术必须要为了它的永恒性而保持它的艺术本体.否则的话就会成为其它领域的附属工具。

  • 标签: 艺术美学 现代主义 波德莱尔 艺术本体 当代艺术 艺术观点
  • 简介:摘要:提起19世纪的欧洲艺术,人们很容易想到充满激情和幻想的浪漫主义、庄重典雅的古典主义等等。但是大多数人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总是困惑不解,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艺术怎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那些抽像的几何形画面,充满感情宣泄的表现主义的感情与色彩,似乎已经超出了观众常识所能理解的范围。人们习惯于把西方20世纪的艺术称为“现代艺术”,学术界则更准确地称为“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实际上,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是它的延续和发展。

  • 标签: 现代艺术 凡·高 蒙克 蒙德里安 波洛克
  • 简介:2001年第7期《美术》上发表了《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一文,王仲先生《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②《人民日报》1996年11月28日蔡若虹先生《美术作品一定要美》③《美术》2002.3期范曾先生《自然、众芳之所在——论20世纪美的误区和古典主义复归》④《美术》2002.6期何子恺先生《坚持真善美的审美标准,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唯一选择》⑤《美术》2002.6期《什么是好画——回望20世纪中国画发展研讨会综述》⑥《美术》2002.8朱晓红女士《从中国传统画学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主义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艺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1-07
  • 简介:2001年第7期《美术》上发表了《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一文,王仲先生《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②《人民日报》1996年11月28日蔡若虹先生《美术作品一定要美》③《美术》2002.3期范曾先生《自然、众芳之所在——论20世纪美的误区和古典主义复归》④《美术》2002.6期何子恺先生《坚持真善美的审美标准,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唯一选择》⑤《美术》2002.6期《什么是好画——回望20世纪中国画发展研讨会综述》⑥《美术》2002.8朱晓红女士《从中国传统画学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主义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艺术
  • 简介:摘要:当代美术作品是否要美,老前辈蔡若虹先生曾在1996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美术作品一定要美》的文章,早就肯定过这个问题。指出只有美的作品才能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才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流。时隔多年,艺术界依然缺乏美的时代强音,缺乏匡正抑邪,旗帜鲜明的主旋律,任凭西方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泛滥,民族传统精神被分割和瓦解,呈现为群龙无首,良莠齐长的繁荣而又杂乱的局面。

  • 标签: 当代艺术 后现代主义 审美理想
  • 简介:摘要后现代艺术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在众多艺术家的参与和努力下壮大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上都突破了传统,一系列优秀的作品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审美和享受.本文即从它的概念、创作手法、作品剖析、基本特征等几个方面来做一个简单的探讨和研究。

  • 标签: 后现代主义艺术 创作手法 作品剖析 基本特征
  • 简介:可见儿童的稚拙是幼稚的拙, 四、现代主义绘画大巧若拙    现代主义绘画在许多方面更借鉴儿童艺术,2005.等现代画家在对儿童艺术的借鉴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的艺术个性

  • 标签: 儿童艺术 浅析儿童 现代主义绘画
  • 简介:摘要: 现代主义艺术是一种在对立、互斥的思路下进行创造,其中的哲学与心理学都是在矛盾互反的经历中发展的。 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仍然存在忽视了现代美术的教学内容、理论教材和历史滞后性严重等缺陷,仍然以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生生割裂了习作与创作。在现代主义艺术的启示下笔者认为美术教学应适当增加现代主义艺术内容、调整传统课程内容、重视课程外延对美术教学的辅助作用、补充和完善教学硬件设施。

  • 标签: 现代主义艺术 美术教学 启示 
  • 简介:小说家大卫·洛奇[DavidLodge]在《小世界》中,塑造了这样一群学者、教授形象:他们满世界地飞来飞去,出席各式学术会议,借此观光旅游、追名逐利、冒险猎艳。这部小说在讽喻现代知识分子的生活侧面的同时,也勾画出了所谓的“后现代”生活的典型特征,鲜活地揭示了当代人对于前所未闻的发展速度的体验。而这种神速的情势大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只要按一下电脑键盘,信息在数秒之内就能到达世界各地,速度免除了人们期望的心境,消弭了反思的空间,推进了事物的多元变化。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小世界》 现代知识分子 “后现代” 学术会议 观光旅游
  • 简介:当80年代接近尾声时,美国女艺术批评家凯米·莱文(KimLevin)推出了她的一部文集,名为《超越现代主义:70年代至80年代艺术评论集》(Harper&Row出版社)。此书集中了她近15年来为《格林威治之声》及其它杂志所写的艺术评论。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贫乏:70年代》,从评述迪尚开始,

  • 标签: 艺术批评家 艺术评论 凯米 Harper 评论集 华丰
  • 简介:摘要现代主义时期是西方建筑以及家具现代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现代主义是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的,为了适应工业化机器批量生产的情况和一战后人们对物资的急需,人们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走工业化道路。在建筑上,经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后,众多建筑师对现有建筑的各种问题和未来发展状况进行探讨后,形成了以功能为主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标签: 现代建筑 包豪斯 现代风格家具 家居 工业革命
  • 简介: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围绕作家池莉所展开的批评和论争,立足于截然不同的两套价值评判标准,而这两套标准的形成,以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次第对中国文坛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联系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点去看池莉之争,我们可以对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坛的变化有—种新的理解。

  • 标签: 池莉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