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宋诗纪事》是一部清人编撰的大型宋诗总集,征引文献逾一千种,四库馆臣誉之为南北宋逸篇轶事之渊薮。《宋诗纪事》的编成与雍乾间江南丰富的私家藏书紧密相联。陈登原云:"吾人敢为一言,即吾人欲明清学之所以盛者,虽知其由多端,要不能与藏书之盛,漠无所关。"以厉鹗为首的76人编者群体中,拥有盛名的藏书楼甚多,如扬州马小玲珑山馆、杭州赵小山堂、吴瓶花斋、汪开万楼等。另外,编者群与其他江南藏书名家像吴允嘉、全祖望亦有交往。

  • 标签: 《宋诗纪事》 文献来源 扬州 私家藏书 四库馆臣 陈登原
  • 简介:作为“英国后现代小说的领军人物”,米斯使用了一些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后现代招式”。本文试图探讨米斯如何通过独家拥有的“颠倒”或“倒置”手法来玩弄颠覆性的后现代游戏。第一,通过“角色倒置”,米斯以戏谑与反讽的方式解构了性身份中的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关系;第二,通过“时间倒流”,他游戏式地颠覆了现代主义的时间观、意义观、审美观与道德观。

  • 标签: 后现代招式 角色倒置 时间倒流 马丁·艾米斯 审美观 道德观
  • 简介:<正>历代米丽·勃朗特姐妹研究中,人们难免为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米丽为什么能写出《呼啸山庄》?1846年,勃朗特姐妹的诗作失败,三个人商定各写一部小说。八个月之后,米丽的《呼啸山庄》就写完了(其他两姐妹的《简爱》和《安格尼斯·格雷》也先后完成出版)。夏洛蒂和安妮的小说均有自己当家庭教师的经历为基础,有较强的自传色彩。后来却是米丽的小说声誉最大,而且成了千古名篇。那么,米丽究竟是哪来的生活积累?豪渥斯荒原如何哺育出一位20多岁的作家?从未体验过爱情生活的米丽怎能写出轰轰烈烈的爱情与复仇故事?于是竟有一度所谓著作权问题,竟有小说实为哥哥勃兰威尔所作、或为其父帕特里克所作、或为夏洛蒂所作的各种猜测性的文字。其他肯定米丽著作权的争论,也由于作家生平资料缺乏,难以做出令所有人信服的切实解释。

  • 标签: 《呼啸山庄》 艾米丽 夏洛蒂·勃朗特 创作源泉 家族人物 庄园
  • 简介:在二十世纪早期英语世界关于中国诗歌翻译的画卷上,《松花笺》(Fir-flowerTablets:PoemsfromtheChinese)毫无疑问是浓墨重彩的一笔。1921年该书首次出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 标签: 杜甫诗歌 译介 1921年 诗歌翻译 英语世界 二十世纪
  • 简介:丽斯·沃克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忧心忡忡,她在书写女性生存状态的同时自觉地表现出对大自然(地球)命运的真切关怀。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沃克的五部长篇小说进行文本分析,将其所表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大致概括为两点:一是审视性别压迫与“自然歧视”之间的逻辑联系,揭示人类破坏自然与男性压迫女性的同质性;二是抵制西方父权社会里那种把自然“他者化”的生态观,批判那种与性别歧视一样根深蒂固的“物种歧视主义”思想。

  • 标签: 艾丽斯·沃克 小说 生态女性主义
  • 简介:丽斯·默多克是当代英国具有非凡才智的女作家、哲学家。她的小说以其深邃的哲理、生动的故事情节、兼容并蓄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当今世界文坛,为我们展现了更加开放的、多维的艺术世界和现代西方社会的人生百态。本文试图从默多克的小说创作理念入手来评介她的小说叙事话语、美学主张,以及她小说的非女性主义写作特征,并以她的第一部小说《在网下》为例来阐释小说中的男性叙述角度,从而揭示默多克作为一个艺术家和哲学家,对“无我”境界的不懈追求,对人的存在问题、对生活和艺术本质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 标签: 默多克 无我 男性叙述角度 角色 《在网下》
  • 简介:在60-80年代的三十年间,他是多么重要而又有影响,每年每天都响彻着他的声音,人们争论着他的作品,可是当今,在政客、市场和反文化的时代,他似乎被疏远和遗忘了,不为今天的作家和读者所熟悉!应从哪些方面来勾勒一下他的情形呢?他曾是多民族苏联文学的骄傲,是国际主义和各民族友谊造就而成的:一个吉尔吉斯人,能用俄语写作而且其作品能在世界上如此大量发行,以至使他成为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成为整个星球的作家……现在如何给他定位呢?定在什么文学史上?对

  • 标签: 文学评论 俄罗斯 艾特玛托夫 文学创作 创作视角
  • 简介:<正>《中国之欧洲》是国际比较文学大师田蒲的两卷本著作,荣获首届巴尔桑比较学基金奖。许钧、钱林森教授已将此书译成中文,作为钱林森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法国作家与中国》的子项目,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田蒲称此书是他“生命的光辉结果”,在致译者的信中又说,中译本的出版是“令人欣慰的补偿”。田蒲称他的著作是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文明表示的“感激之情”。他表示写此书的目的是要“答谢中国”,显然,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心底的声音,这也是他一生

  • 标签: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哲学 中国比较文学 比较文化 中国文学 中国文化
  • 简介:《一桶蒙提拉多酒》通常被视为坡的经典复仇叙事。国内外学界的讨论亦较多地聚焦于主人公是否忏悔这一伦理维度。而坡力图在作品中植入的深层语义结构(作为坡所倡导的"秘密写作"机制)往往得不到关注。鉴于此,本文拟从文本边缘地带隐匿的"共济会"元素入手,分析其如何借助理想读者的"侧目而视"转化为新的逻辑语义中心,进而成为作品中历史文化内涵得以衍生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试图将故事进一步纳入"元语"图式,通过对情节中的一个核心短语"最后一块石头"进行美学功能分析,说明《一桶蒙提拉多酒》在其复仇叙事的表象之下如何精妙地植入了一则以坡的"情节整体观"为阐发对象的小说创作寓言。

  • 标签: 埃德加·爱伦·坡 《一桶艾蒙提拉多酒》 秘密写作 共济会
  • 简介:元杂剧《赵孤儿》作为18世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在当时欧洲知识文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18世纪德语文学作品当中,接受并化用“赵孤”题材的一个例子,是克里斯托弗·马丁·维兰德的小说《金镜》。本文试图从维兰德小说的文学形式入手,从体裁史角度考查《金镜》中“梯方成长故事”所体现的“君主镜鉴”与“修养小说”两种文学体裁的特征,并发掘这两种体裁传统在“梯方成长故事”中此消彼长的张力关系,以及由此折射出的18世纪下半叶德国文学的个体化与市民化倾向;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赵孤”题材在“梯方成长故事”中与以上两种文学体裁传统的具体结合方式,为研究维兰德对于《赵孤儿》的接受提供新视角。

  • 标签: 维兰德 《金镜》 《赵氏孤儿》 君主镜鉴 修养小说 体裁史
  • 简介:唐君远,名增源,清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六(1901年7月21日)生于无锡严家桥(今属羊尖镇),自幼聪颖,好学勤思,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和苏州东吴大学,奉父命中辍学业,参与筹建和经营棉、毛纺织企业,为我国纺织业尤其是精毛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标签: 唐君远 纺织业 中国民族 新中国 功臣 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