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经3-4周正规抗结核治疗,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大块自体髂骨/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8~24月。结果1例腰后复发皮下寒性脓肿。11例植骨融合,植骨融合率为91.6%,植骨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个月)。无窦道形成。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86%。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同时一期建立和恢复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减少了脊柱畸形的发生率。

  • 标签: 结核 脊柱 手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脊柱结核占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约占50%,腰椎结核最常见。下腰椎结核的发病率低,仅占2%-3%1,但该节段解剖结构复杂、生物力学要求高。下腰椎结核手术治疗主要由病灶清除和脊柱功能重建两部分组成,而病灶清除是控制感染的关键。治疗目的是彻底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矫正脊柱畸形。目前治疗下腰椎脊柱结核的手术方式仍存在一定的争议2。本文结合历年来学者们对下腰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成果,就前后路联合治疗下腰椎结核做一回顾总结。

  • 标签: 下腰椎 结核 前后路联合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4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后,42例患者均得到完全治愈,治愈率达100%。结论对胸腰椎结核的围手术期进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是患者病情痊愈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间接收的4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合理的护理方法。结果42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状,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出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常见的问题包括,患者出现疼痛的现象,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出现压疮,患者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等。结论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多见情况为手术后疼痛和感染以及心理焦虑等,我们要针对性对患者进行护理,以减少不利情况的出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2例腰椎结核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实验组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腰椎结核患者施以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结核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术中多体位变换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前路内固定、胸腹膜外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的患者75例,术中给予一般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进行前路内固定、胸腹膜外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的患者75例,术中给予多体位变换护理,作为观察组;在患者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75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之后,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9.33%。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显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可以采用多体位变换的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产生,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术中 多体位变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腰椎结核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腰椎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简单归纳、总结。结果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改善腰椎结核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腰椎结核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胸腰椎结核予以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在各项工作开展前,于2017年06月至2020年05月时间段内,对胸腰椎结核疾病需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共计80例患者予以选取,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所纳入的40例运用本科室日常工作中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所纳入的40例运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就各项护理措施开展前后,两组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度评估值,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值,心理状况测评值、生活质量测评值展开细致观测,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所评估的满意度所得结果97.50%相较对照组所评估的满意度82.50%更高,P<0.05。观察组所评估的并发症所得结果2.50%相较对照组所评估的并发症17.50%更低,P<0.05。心理状况在护理事宜开展前无差异,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测评分值在护理相关事宜开展后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生活质量各个维度测评分值在护理相关事宜开展前无差异,P>0.05;开展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腰椎结核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患者的并发症减少,心理状况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升高,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并发症 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1病历资料患者,男,68岁。以间断性腰部疼痛1年加重3d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及腰腹部外伤史。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休息后可以缓解,未就诊。入院前3d,腰部疼痛明显加重,行走困难,遂前往当地医院检诊。腰椎CT示L2,3椎体骨质破坏,左侧腰大肌旁包块,腹主动脉明显扩展,L2/L3椎间隙明显狭窄,考虑腰椎结核、腹主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来本院就诊,门诊收住。

  • 标签: 腰椎 主动脉瘤 误诊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顺利手术,尽快康复。方法通过术后监测、疼痛护理、卧位护理、痛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结果对于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单纯后路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捷的手术方式。本组18例患者,经过护士有效的护理干预,生命体征均平稳,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无护理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防止结核进一步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胸腰椎结核 不全瘫痪 术后护理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 将 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术前、 术后围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 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达到满意的 护理效果。无护理 并发症发生。结论 实施 正确、 优质、 高效的围术期护理, 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护理 并发症发生, 改善患者 生活质量。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病人痛苦、治疗困难。在全身化疗加局部病灶清除的基础上,我们强调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和指导,收到满意效果。

  • 标签: 脊柱结核 手术前后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 , 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 帮助患者顺利手术 , 尽快康复。方法 通过术后监测、疼痛护理、卧位护理、

  • 标签: [] 胸腰椎结核 不全瘫痪 术后护理
  • 简介:病案:李某某,女,53岁。于2009年3月5日就诊。患者因受寒感腰痛一个月,近一周明显加重,在家做电脑中频治疗,使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处方,治疗后感腰痛加重,遂来我科诊疗。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加强试验(--),L3-L5棘突下轻度压痛,两侧腰肌压痛明显。,腰部活动可,骶部叩击痛阳性、无下肢放射痛,身体无明显其它不适。曾于2005年腰痛CT检查发现,L3-S1椎间盘轻度膨出。陪同病人CT复查:L3一S1椎间盘轻度膨出,硬膜囊略受压,椎管无狭窄,S1椎体边缘有轻度骨缺损。病人否认有外伤史。于是做骶椎CT扫描,检查结果:s1s2椎体见大片状骨质破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椎结核 电脑中频治疗 直腿抬高试验 CT检查 下肢放射痛
  • 简介: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约占43.9%),而在脊柱结核中又以腰椎为最多,胸椎次之,颈椎较少见。多节段脊柱结核在脊柱结核中占10%左右嘲,多伴随脓肿、畸形及截瘫。其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单节段脊柱结核,手术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脊柱颈、胸、腰椎多节段8椎体结核一例,已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骨与关节结核 脊柱结核 多节段 腰椎 胸椎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一期经胸腰段前侧胸膜、腹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共34例,男性14例,女性20例,胸椎结核11例,腰椎结核23例,(其中Z-PLATE钢板固定16例,单钉棒系统固定18例,植骨全部选用自体髂骨或肋骨)术后随访平均16.8月(6月-28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脊柱畸形矫正满意,有神经症状患者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无复发、感染、窦道形成。结论彻底清除病灶的综合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方法,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对于矫正畸形,增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率有明显疗效。

  • 标签: 腰椎结核 植骨内固定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至2011年5月,笔者对32例胸腰椎结核进行了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术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7例,D级10例,E级9例;术前矢状面后凸Cobb角平均为32.5°(5°~47°);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为20~37mm/L,平均28.2mm/L。患者随访时间12446个月,平均22.5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Frankel评分,A级0例,B级0例,C级3例,D级8例,E级21例;后凸Cobb角平均12.3°(4°~20°),矫正率62%;CRP平均为6.2mg/L。术后全身症状消失,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可从事一般工作及日常生活。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创伤小、方法安全、疗效满意。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 椎弓根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