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结核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用相关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对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简单归纳、总结。结果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改善腰椎结核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腰椎结核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行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抗结核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46个月(平均23.4个月)。末次随访CT证实植骨融合良好、全部为骨性愈合,植骨块无移位和吸收,植骨愈合时间3个月~6个月(平均为3.5个月)。Frankel分级2例B级患者恢复至D级,其余患者全部恢复至E级。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肯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胸腰椎 结核 植骨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总结一期经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活动性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1例活动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性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25.8(5~66)岁。结核病变位于胸椎12例(57.1%),后凸角度平均51.5°(30°~81°);胸腰段4例(19.0%),后凸角度平均56.8°(30°~80°);腰椎5例(23.8%),后凸角度平均23.6°(15°~34°)。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3例,D级7例,E级9例。3例患者括约肌功能受损,8例患者伴有轻重不一的神经根刺激症状。联合化疗2周以后,行一期后路内固定并后外侧融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335(270~420)min,术中出血1150(800~1800)ml。平均随访22.5(12~84)个月。术前ESR平均68(37~122)mm/h,术后3~6周起逐渐下降,6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ESR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围手术期并发伤口浅层感染1例(4.8%),随访期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1例(4.8%)。本组均无神经损害加重、植骨融合失败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最终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融合,无结核复发的病例。末次随访时术后平均后凸角度矫正86.3%,末次随访时角度丢失1.7。,最终矫正率为82.3%。胸椎、胸腰段和腰椎节段的后凸角度矫正率分别为58.6%,59.6%和160%。术后患者平均Frankel分级上升1.1级,神经根刺激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一期经前后联合手术入路可以早期治疗胸腰椎活动性结核,纠正后凸畸形,防止疾病进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结核 脊柱 一期手术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并植骨,一期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影像学确诊为椎体结核,所有病灶均累及2个以上椎体,术前经4周以上正规抗结核治疗,手术采用一期前路经胸膜外或腹膜外入路显露病变椎体,彻底清除病灶后取自体髂骨行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或断裂。VAS评分较术前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8,P<0.05);术后7d不同部位的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有一定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2,7.354,7.145,P<0.05)。结论经一期清除结核病灶并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脊柱 椎弓根内固定 病灶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46/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36/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48)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 肺结核 观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患有老年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19例患者采用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高达84.21%,对照组总优良率只有68.42%,观察组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非常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后路腰椎减压 治疗 老年腰椎管狭窄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中期疗效,对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LIF治疗的腰椎滑脱40例,所有病例随访观察>3年,对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腰背痛手术治疗评分标准的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术后1年、3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测量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术前和术后1年、3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手术能够恢复腰椎序列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针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中腰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纳入治疗对象。结果所治患者136例中,治愈80例,显效45例,好转6例,无效5例。结论电针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便易行,能有效缓解病人痛苦,患者乐于接受。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突出 电针 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微创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切口7-8mm,准确定位,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穿刺,逐级扩张软组织,安放工作通道,椎间孔镜下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射频消融部分髓核碎片,止血。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优良率90.5%,无腰椎不稳等医源性脊柱病发生。结论微创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少,严格选择适应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腰椎滑脱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对腰椎滑脱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腰椎滑脱的诊疗发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腰椎滑脱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对4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依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Cage植骨融合组(A组)和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组(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手术前后的JOA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优16例,良2例,可2例;B组优14例,良4例,可2例。两组的优良率均为90%。两组椎间隙高度均有所丢失,A组丢失量少于B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所有手术节段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和环形植骨融合分别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良好方式,临床疗效相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失稳 植骨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吸烟对于肺结核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国内一组200例其中吸烟132例,不吸烟68例结果吸烟组涂阳比(36.36%,48例)、咯血比(53.3%,70例)、空洞比(53.79%,71例)均高于不吸烟组结论吸烟对肺结核治疗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抗结核治疗时间延长

  • 标签: 吸烟 肺结核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结核的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14年7月~10月我院收治的37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37例患者在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死亡病例。结论肺结核治疗后病人抗结核抗体的较长、病灶范围广,应注意肺结核复发的可能。

  • 标签: 肺结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早期脊柱结核的疗效观察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们脊柱外科和传染科收治的100例脊柱结核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化疗方案(即2HZES/7HE方案)治疗;观察组选用2013年肺结核临床路径推荐的2HRZE/4HR治疗方案,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观察组中有25例治愈,23例显效,1例有效,总有效率98%,疗程后1年复查无1例复发;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复发率为10%。两组比较观察组在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上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相关治疗,2013年肺结核临床路径推荐的2HRZE/4HR治疗方案明显比传统的2HZES/7HE化疗方案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抗结核药 脊柱结核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越来越多,其X线影像表现更接近非特异性炎症,或者类似肺肿瘤,或者介于两者之间,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都缺乏传统肺结核的特征,这些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特别是淋巴结结核同时伴有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支气管壁增厚导致管腔狭窄,X线影像显示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或者斑点颗粒状影,更容易导致误诊。为了避免临床误诊,必须认识到目前肺结核发生的新趋势和特殊性,对各种X线影像特征做全面分析。

  • 标签: 肺结核 医学影像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牵引配合干涉波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采用腰椎牵引配合干涉波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症患者860例;男460例,女400例,年龄18—72岁,中位数42岁,单节段突出500例,其L3450例,L45200例,L5S1250例;多节段突出360例;腰痛伴臀部疼痛者460例,腰痛伴下肢放射痛者250例,单纯下肢放射痛者150例;病程7天至15年,中位数3年,治疗后随访观察腰痛、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及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中位数9.5个月,所有患者腰臀部及下肢疼痛症状均有改善。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评定疗效,痊愈450例,好转380例,无效30例。结论腰椎牵引配合干涉波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简便易行,患者乐于接受,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腰部活动功能恢复。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干涉波治疗仪治疗 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γ-干扰素联合结核蛋白芯片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72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的血清,检测γ-干扰素、结核蛋白芯片,评价两者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肺结核患者中,结核蛋白芯片的阳性率为62.5%(45/72),γ-干扰素的阳性率为88.9%(64/72),两者联合的阳性率为97.22%(70/72),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干扰素联合结核蛋白芯片能够提高肺结核患者阳性检出率。

  • 标签: &gamma -干扰素 肺结核 结核蛋白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的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结果对照组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为46%,观察组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为88%,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对照组结核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个性化护理,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高,可见个性化护理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应提倡该措施。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结核患者 肺结核知识知晓率
  • 简介: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特点.方法对南京市胸科医院实验室培养阳性的10389例菌株,经菌性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的223份样本,共70例患者的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互为先后顺序感染,也可以同时感染,以先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为多.结论对于特殊人群和治疗效果欠佳的的患者,应定期、多次的进行相关的培养、菌型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尽早发现存在混合感染及时调整治疗.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混合感染 病例分析 培养结果 药物敏感试验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