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聚集指标法测得防治适期二枯鞘株的田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经频次分布检验,基本符合核心分却和嵌纹分布。五种抽样方法田间取样对比结果表明:Z字形样行式和分行取样式比五点、单对角线、棋盘式取样误差率小。

  • 标签: 二化螟 枯鞘株 分布型
  • 简介:关于水稻二为害后的补偿能力,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报道。这些报道指出,水稻受二为害后的补偿能力依地区、品种和施肥水平的不同而变。为明确我省大面积种植的几个主要水稻品种(或杂交稻组合)对二为害的补偿能力,

  • 标签: 水稻分蘖期 补偿能力 杂交稻组合 杂交早稻 补偿率 防治指标
  • 简介:根据永修县植保站简要分析了永修县二趋重发生的原因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的防治策略。应针对二种群不断积累,迅速回升和二抗药性已显著增强的特点,进行翻耕灭茬,减少虫源基数;做好预测预报,推广科学防虫;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插花稻田;推行综合治理,平衡生态条件。

  • 标签: 二化螟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永修县
  • 简介:一、桑危害特点桑,俗称卷叶虫、青虫等,是我区桑园主要害虫之一。桑一、二龄幼虫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及芽苞内取食,龄幼虫吐丝缀成卷叶或叠叶,隐藏其中咀食叶肉。桑暴发时,可造成桑园片叶所剩无几,不仅影响产叶量,其排泄物还污染叶片,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蚕病。

  • 标签: 桑螟 预测预防 早期 死光 危害特点 二龄幼虫
  • 简介:1994~1996年桑在我市连续3年暴发成灾,仅1996年调查统计,暴发面积达8万亩.亩虫量一般为1.8~4.3万头,最高虫量为侍岭乡信昌组一块625亩的桑园,平均虫量为8.5万头/亩.其发生量之大,危害程度之烈均为历史罕见.本文试就暴发的原因进行初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 标签: 原因及防治 桑螟 防治对策 有机磷农药 防治模式 农业防治
  • 简介:摘要云杉梢斑是一种小蛾类害虫,以主要危害云杉树的枝梢而得名。其幼虫多以云杉树新抽出的枝梢、刚萌发的嫩叶甚至坚硬的果实为食,对云杉树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云杉梢斑螟虫害在甘肃省中部和南部地区大面积发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并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如何采取科学措施对云杉梢斑进行防治,是当今形势下值得探讨的问题。

  • 标签: 云杉梢斑螟 防治对策
  • 简介:虱可湿性粉剂重庆市植保站扑虱是重庆市中稻穗期配方施药技术研究课题组研制的最新复配杀虫剂,由昆虫激素、沙蚕毒素、助剂等组成,有效成分含量50%,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杀虫毒性,适用于稻田兼治稻飞虱、螟虫等多种害虫,对稻飞虱的持效期可达30天,每袋6...

  • 标签: 可湿性粉剂 稻飞虱 重庆市 复配杀虫剂 有效成分含量 沙蚕毒素
  • 简介:摘要:玉米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活动,会对玉米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是玉米虫害管理中需重点重视的防控类别。本文对玉米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并对其绿色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发生规律 防控技术 绿色
  • 简介:试验结果表明:同在分蘖期接相同二螟虫量,杂交早稻威优49枯心丛和枯心株以及产量损失显著多于杂交晚稻汕优63,杂交早稻枯心丛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和穗粒数减少,千粒重对产量损失的作用很小,杂交晚稻枯心从产景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减少,稻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损失的作用很小。

  • 标签: 杂交早稻 粒数 心丛 直接通径系数 分孽 虫量
  • 简介:在鄱阳湖平原直播一季晚稻田间开展3个不同播种期与二代二发生为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播栽期(播种期、移栽期)影响水稻危险生育期(分蘖期、孕穗至抽穗期)与二卵孵盛期是否相吻合及吻合时间长短;一季晚稻播栽期推后,二代二枯心株率明显降低。

  • 标签: 一季晚稻 播栽期 二代二化螟 危险生育期 避害控虫
  • 简介: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由于常年防治水稻二以化学农药为主,不但污染了环境,影响了稻米质量,还导致二抗药性的产生。为探索生物农药短稳杆菌对水稻二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多点试验与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对水稻二的防治效果较好,每公顷用量1500mL平均防效85%以上,可与48%毒死蜱、20%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媲美,可在水稻二的防治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农药 短稳杆菌 二化螟 防治效果
  • 简介:采用点滴法测定阿维菌素、喹硫磷及其混剂对二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喹硫磷混配,各个配比均有增效作用,其中以1︰26(有效成分)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大,毒性比率和共毒系数分别为1.75和154.54。田间药效试验表明,阿维菌素与喹硫磷以1︰26的混剂对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室内结果在田间试验中得到验证。

  • 标签: 阿维菌素 喹硫磷 二化螟 毒力测定 增效作用
  • 简介:摘要:2021年东至县代二重发,本文主要列举了发生情况,并就重发原因进行分析。

  • 标签: 二化螟 重发 原因分析
  • 简介:本文对绿翅绢野在盆架木上的发生为害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应用该树种的建议。

  • 标签: 绿翅绢野螟 盆架木 发生 防治
  • 简介:摘要: 建立长效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制,随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将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大发生的状态内,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库项目对云南松的选育与研究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抓好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对云南松种质资源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玉白顶国有林场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种质资源库 松稍螟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土沉香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随之产生的黄野螟虫害也愈加严重,给土沉香的生长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伤害,也影响了土沉香产业发展,不利于经济效益的实现。为此应积极探究土沉香黄野综合防止技术措施,推动土沉香种植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减少黄野防止时化学药剂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 标签: 土沉香 黄野螟 综合防治技术
  • 简介:越冬场所复杂,除稻田禾蔸外,田埂杂草,春熟作物茎杆,室内外稻草等均发现大量越冬幼虫。由于各种越冬场所食料及温湿度不同,虫量不一,二发育进度差异较大。目前各地仅以调查稻田禾蔸虫量和发育进度为依据,进行一代二发生期预报,常常预测不准。有经验的植保干部往往根据历史资料及气候等条件综合进行分析来加以修正,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本文以

  • 标签: 发育进度 越冬场所 虫量 模糊综合评判 历史资料 越冬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