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龄产妇产后骨密度的变化和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超声骨密度检查仪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16岁到36岁3210例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42天康复体检者进行跟骨骨密度测定,以16—21岁划为低龄产妇,22—35岁为适龄产妇。结果202例产妇平均年龄19.21,骨质流失率达52.48%;骨密度达峰值骨的仅4.46%。结论骨质流失与早育产妇的年龄成负相关。必须加强对低龄孕产妇的营养及钙摄入量的指导,对骨质流失者要及时进行骨密度监测追踪,并实施干预,促进母婴健康;同时应对青少年进行性保健指导和避孕知识的宣教,避免过早生育。

  • 标签: 低龄产妇 骨密度 骨质流失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血脂异常患者,对于致动脉硬化指数及ABI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血脂异常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单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经过16周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踝臂指数等进行复查,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脂变化情况,计算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踝臂指数(ABI)。结果经过16周治疗,两组均可降低TC,TG及LDL-C,ABI,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组可进一步降低TC,TG及LDL-C,ABI,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进一步升高,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血脂异常患者,除降脂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以外,还可明显改善血脂异常患者动脉硬化指标。

  • 标签: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钙 依折麦布 致动脉硬化指数 踝臂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熵指数监测在无痛小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32例拟行无痛小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和监测组16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手术刺激强度追加丙泊芬用量,监测组根据患者熵指数监测来调节丙泊芬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检查时间无区别但监测组苏醒时间,丙泊酚的总量,体动发生率,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熵指数监测下麻醉能较好地指导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麻醉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熵指数 无痛小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CA)和非贲门胃癌(Gnon-CA)中体重指数(BMI)的差异。方法分析94例诊断为胃腺癌的临床资料,分为贲门腺癌组(GCAgroup)和非贲门胃癌组(Gnon-CAgroup)。分析在两组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GCA组和Gnon-CA组的体重指数均数分别是24.8±3.4kg/m2和24.1±3.7kg/m2(P=0.004),超重(24kg/m2≤BMI≤28kg/m2)的比例分别是42.70%和33.71%,相对危险度(oddsratio,OR)为2.21(95%CI,1.12~4.35;p=0.021),肥胖(BMI>28kg/m2)的比例分别是13.14%和5.81%,OR为3.17(95%CI,2.60~4.83;p=0.007)。结论与Gnon-CA患者相比,GCA患者存在更多的超重和肥胖患者,并且BMI是GCA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贲门腺癌 非贲门胃癌 体重指数
  • 简介:摘要根据医改政策中关于医疗机构要加强管理的要求,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考核基准,采取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的方式,1从我院选取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指标,使用权重系数确定各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分值,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工作效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通过近二年的运行,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工的肯定。

  • 标签: 指标体系目标值权重系数加权综合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的护理,体会BIS在患者病情观察中的作用。方法将BIS监测的4个电极,分别放置于前额中心,鼻上(两内眦连线)5cm,太阳穴区(眼角和发线之间),一侧眉弓平行上部,连接电极传感器与BIS模块后,显示数值及波形。结果均顺利完成BIS监测。结论BIS可以作为麻醉镇静和深度的监测指标,也可作为监测脑代谢的指标,BIS使用人群广泛,操作简便,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直观性。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BIS)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上表现为双侧基底核对称低密度的各种疾病,以加深对该CT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26例,其中肝豆状核变性10例,EB病毒性脑炎9例,一氧化碳中毒7例。均行CT平扫。结果26例均表现为双侧基底核(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对称性低密度,其中1对、2对或3对核团同时受累。结论CT上表现为双侧基底核对称性低密度的疾病很多,其中肝豆状核变性、EB病毒性脑炎和一氧化碳中毒具有一定CT特征。了解具有以上CT表现的疾病范畴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底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colles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235例老年人colles骨折(单侧)病人采用OsteosysEXA—3000型X线骨密度仪行健侧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结果235患者中,BMD正常者24例,骨量减少者41例,骨质疏松者170例,其中42例为严重骨质疏松。结论骨质疏松可明显增加老年人colles骨折的发生率,且老年女性病人中骨质疏松发病率及程度均较男性病人为重。

  • 标签: 老年人colles骨折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骨密度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间收治的44例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跟骨骨密度、桡骨远端骨密度,并选用Kellgren分级标准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跟骨骨密度、桡骨远端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8例(63.64%)患者峰值骨量低于2.0SD,可诊断为骨质疏松。

  • 标签: 膝关节 重度骨性关节炎 骨密度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2-40阳性者淋巴管密度(L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4例胃癌和26例癌旁组织中D2-40的表达情况,并分别计数D2-40阳性的LVD,分析LVD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D2-40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7%(59/74)和30.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胃癌组织中LVD计数11.02±3.4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55±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LVD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通过随访证实,LVD与患者生存年限负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D2-40阳性者LVD与胃癌预后呈负相关,LVD有望成为胃癌发展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胃癌 D2-40 淋巴管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武义县蚊类种群密度及其密度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虫媒传染病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结果2009-2011年武义县蚊类平均密度为2.48只(/灯•h),蚊虫密度高峰在7—8月。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67.63%。5个不同生境中,以牲畜棚蚊密度最高,为7.21只/小时•灯。结论淡色/致倦库蚊是武义县的优势蚊种,是防灭的重点。

  • 标签: 蚊类 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系统(简称自建系统)进行初步性能评价。方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10-A2文件1,使用自建系统和配套系统测定HDL-C,进行准确度、总不精密度及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实验评价,并用患者标本与配套系统进行比对分析实验。结果自建系统低、中、高样本回收率分别为98.6%、99.3%、98.2%,平均为98.7%;自建系统低、中、高样本总不精密度CV值分别为1.79%、1.22%、0.80%;线性范围可达5mmol/L(相关系数r2=0.9995);与配套系统相比,Y=1.0319X-0.0003相关系数r=0.9854,测定结果显著相关(P<0.05)。当甘油三酯(TG)浓度≤10mmol/L,血红蛋白(Hb)浓度≤3g/L,维生素C(Vc)浓度≤1704μmol/L,胆红素(BIL)浓度≤342μmol/L时对本法无显著性干扰。结论自建系统各项分析性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且检测成本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检测系统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抚触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足月分娩的152例新生儿,对照组采用传统抚触,观察组采用早期抚触,对比新生儿黄疸指数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过早期抚触干预后,第2d到第7d的新生儿黄疸指数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明显较低,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抚触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症状,从根本上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抚触 新生儿黄疸指数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儿童性早熟采用骨龄指数(BAI)诊断,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临床诊断为性早熟的85例女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女童均进行GnRH激发试验,进行左手腕正位X线摄影并用中国手腕骨骨龄评价方法(CHN法)对女童的骨龄进行测定,将患儿分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组和外周性性早熟(PPP)组,分析患儿的BAI和GnRH激发试验的相关指标。结果GnRH激发试验前后两组女童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基础值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LH和FSH峰值均较基础值高,且两组LH峰、LH/FSH差异显著P<0.05。ICPP组骨龄较实际年龄有明显差异P<0.05,PPP组骨龄也提前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骨龄指数(BAI)可以有效诊断儿童性早熟,而BAI越大,则中枢性性早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BAI在儿童性早熟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骨龄指数 儿童性早熟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老年人的骨密度检测分析,了解中老年人骨量变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唤起各方对骨质疏松的重视以及加强防治。方法利用GE公司的DPXMD型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2400例中老年人常规进行腰椎前后位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评价T值大于-1.0SD为正常,T值在-1.0SD~-2.5SD为骨量减少,T值小于-2.5SD为骨质疏松。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值由骨量减少向骨质疏松发展的趋势增加。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双能X线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骨碱性磷酶与骨密度B超在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接诊0~2岁早期疑似佝偻病患儿210例,进行骨碱性磷酶与骨密度B超联合检测。同时,进行左腕关节X线摄片进行对照。结果通过骨碱性磷酶与骨密度B超联合检查,210例早期疑似佝偻病患儿中有202例符合两项诊断标准,确定为佝偻病,早期诊断率为96.19%。通过X线片检查,有200例患儿检查结果异常。X线与这两项检查结果相符率为99.0%。结论联合使用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和骨密度B超早期诊断佝偻病,可以减少单一技术应用时出现的误诊漏诊,为更好地早期诊治佝偻病提供了诊断依据。

  • 标签: 骨碱性磷酶 骨密度B超 佝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岁以上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依据骨密度测定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与骨密度正常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骨密度,分析血脂指标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HLD-C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脂指标检测结果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HDL-C与腰椎(L1-4)、全髋和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TG和TC以及LDL-C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HDL-C增加可能对骨密度具有负面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男性 骨密度 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