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了解南京市2014年秋冬型恙虫病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以南京市六合区和浦口区为监测点,根据恙虫病诊断标准对报告的恙虫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进行确诊,对确诊病例开展病例个案调查。结果共收集恙虫病病例44例,发病高峰期为11月(40例,占90.91%)。发病年龄集中在50-70岁,所占比例为56.82%(25/44),其中女性占63.64%(16/25),农民(占79.55%)为高发病人群,50.00%有田间作业暴露史,27.27%居住在村边,65.91%家庭内有鼠类活动。结论本地区秋冬型恙虫病发病高峰为11月份,且以女性农民为主,应做好该人群恙虫病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其对恙虫病的认识,同时做好防护工作以减少发病。

  • 标签: 丛林斑疹伤寒 恙虫病 流行病学
  • 简介:对全市部分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理化指标和空气细菌数合格率为86.6%;公共用品用具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2.5%,大肠菌群阳性率为12.2%。存在问题较大的是商场的噪声,展览馆的噪声和照度,以及旅店为珠枕套、脸池、浴缸,文化娱乐业的茶怀,桑拿拖鞋,理发剪刀的消毒效果。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贯穿动脉腋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及操作的安全性方法110例行上肢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0例,B组50例,分别实施改良贯穿动脉腋臂丛阻滞和传统腋臂丛阻滞,观察并记录起效时间、阻滞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B两组的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2.5±1.3)min和(5.5±2.4)min,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神经阻滞效果达I级的占95%,明显高于B组的32%(p<0.05)。结论改良贯穿动脉腋臂丛阻滞定位准确性高,可使局麻药沿腋动脉两侧扩散,能大大提高阻滞成功率。

  • 标签: 贯穿动脉 腋路 臂丛阻滞 效果
  • 简介:屈指算来,结婚已有六个年头。从恋爱到结婚,由于我们夫妻俩不懂得如何避孕,致使妻子两次流产。几经挫折后,妻子最终选择了放置宫内节育环的避孕方法。谁知,麻烦接踵而至……

  • 标签: 避孕方法 婚姻 家庭 性生活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观察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对三踝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3年11月的三踝骨折患者35例,进行改良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5例三踝骨折的手术和康复情况进行了总结。治疗优良率为94.28%,进一步证实了手术的有效性和患者整体康复情况。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固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能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及骨折愈合,值得在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治疗
  • 简介: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质量,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南京市1996-2000年孕产妇死亡病例及评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从1996年的38.48/10万降至2000年的15.95/10万;平均死亡率为21.94/10万,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接近全国先进城市水平;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产褥感染;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包括医疗服务因素(人员业务素质,卫生资源配备等)和社会,家庭因素(经济,文化水平等)。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 监测 分析 南京市
  • 简介:目的了解南京城区居民的膳食模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市2个城区7个社区里年满30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专门设计的食物频数量表,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结果因子分析提取5种膳食模式:调味品模式、动植物蛋白模式、传统健康模式、甜食模式和饮酒、饮料模式。传统健康模式类似于精明膳食模式;甜食,饮酒、饮料模式类似于西方膳食模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传统健康模式与男性、高龄、高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status,SES)、健康生活方式呈正关联,与体重指数、腰围呈负关联;而甜食模式和饮酒、饮料模式与低龄、不健康生活方式、体重指数、腰围呈正关联(均有P〈0.05)。结论膳食模式受社会人口统计学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高SES、健康生活方式人群易采取健康膳食模式。应加强公众教育,倡导平衡膳食,尤其针对低SES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

  • 标签: 膳食调查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流行病学
  • 简介:为了解南京市纯净水卫生状况,对南京市站检测的70份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合格率为42.9%,监督和委托样品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不合格指标为微生物指标。

  • 标签: 纯净水 卫生状况 监测
  • 简介:艾滋病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从来,迅速蔓延,现在己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在目前是全球60亿人的最大流行瘟疫,一跃为人类的第四杀手,在非洲是第一杀手。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通常是性接触或血液、血液制品传播,侵犯免疫系统,临床表现为全球性迅速传播、发病缓慢,为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没有特效的疫苗预防,有限的对症治疗不能根治,仅能延缓生存时间。感染者一旦发病其预后是可悲的,因无治愈的方法,死亡率极高。

  • 标签: 元素医学食疗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 南京 血液制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建邺区60岁以上人群的死亡趋势和特点,为该人群的疾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0年建邺区的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期间建邺区60岁以上人群的平均死亡率为473.17/10万,占全人群死亡的82.37%。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南京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实施效果.方法于2014年4月~6月,以街道社区为单位,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共成立50个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内容参考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所建立的中国本土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chronicdiseaseself-managementproject,CDSMP).活动前和3个月后分别开展相同的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以评估管理效果.结果共登记愿意参加自我管理小组的高血压患者586例,完成6次小组活动的患者575例,应答率为98.1%.与活动前相比,参与者高血压防制相关的10道题目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行为的6方面、生活质量的生理总评分((49.56±8.15)vs(51.29±7.61),t配对=6.254,P<0.001)和心理总评分((49.25±10.84)vs(51.66±9.62),t配对=5.888,P<0.001)活动后均显著提升;而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分别降低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配对分别为7.516、6.382、2.034,均有P<0.05).结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在南京社区推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故CDSMP可在南京社区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为提高婚前保健工作质量,促进生殖健康,对1996-2000年南京市17家婚前保健机构的婚检年报表进行汇总,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年来婚检人群中性病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女性高于男性,城区高于郊区(县),性病中以梅毒多见,其次是尖锐湿疣,说明需加强性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和围婚期青年的性教育,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促进生殖健康。

  • 标签: 婚前保健 性病 生殖健康 南京市
  • 简介:<正>6月8日,由安利纽崔莱冠名、江苏省体育局主办、国际知名品牌舒华(中国)有限公司赞助支持的"江苏省/南京市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暨安利纽崔莱健康跑新闻发布会"在南京维景国际酒店隆重举行,这也标志着舒华体育"领跑"中国健身运动器材市场的战略再次启动。

  • 标签: 南京城市 纽崔莱 安利 健身运动 跑步机 南京站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社区居民慢性病的基本情况及危险因素,为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我社区l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对5828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所患慢性病按患病率的高低排序前五位分别是高血压(18.09%)、冠心病(2.78%)、肿瘤(2.09%)、糖尿病(1.84%)和脑卒中(0.86%),男性高血压和肿瘤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吸烟和饮酒等。结论加强社区卫生健康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病患病率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和南京两地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北京和南京的6123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IDF(2005)定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和女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9.5%和33.6%。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女性(OR=1.49;95%CI(1.40,1.59))、年龄增长(OR=1.23;95%CI(1.16,1.31))、低体力活动(OR=1.76;95%a(1.13,2.76))、糖尿病家族史(OR:1.33;95%CI(1.11,1.60))、高血压家族史(OR=1.46;95%CI(1.29,1.65))、年龄性别交互作用(OR=1.29;95%a(1.21,1.40))、居住在城市(OR=1.09;95%CI(1.02,1.18))均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居住在南京(OR=0.76;95%CI(0.71,0.81))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结论代谢综合征是多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女性、慢病家族史、低体力活动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