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螺旋藻乳酸菌雪糕蔡健(武汉食品工业学院武汉,430022)0前言螺旋藻是一种呈螺旋状的(蓝绿色)水生微藻,是70年代以来国内外科学工作者一分关注、广泛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一种新的植物蛋白质资源。其营养成分相当丰富,1kg螺旋藻含的营养相当于1000kg各...

  • 标签: 螺旋藻 乳酸菌雪糕 配方 生产工艺
  • 简介:研究了用红枣进行乳酸发酵,确定了发酵红枣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煮和蒸煮料水质量比1:5,预煮10min去苦,蒸煮10min;纯枣浆发酵条件的筛选:乳糖加入量为2%,蔗糖加入量10%,接种量为7%,培养温度41℃,pH值为3.70;稳定剂最佳配比为:黄原胶0.09%,海藻酸钠0.06%,琼脂0.15%;红枣乳酸饮料在压力为25~40MPa,温度为60~70℃下均质处理后,产品组织均匀,口感细腻柔和,稳定性良好.

  • 标签: 红枣 发酵型 最佳工艺条件 料水质量比 乳酸发酵 发酵条件
  • 简介:以芦荟汁、酸奶和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白砂糖和稳定剂等辅料,经过凝冻后,制成功能性的发酵型芦荟雪糕。

  • 标签: 芦荟 乳酸发酵 雪糕
  • 简介:本文介绍了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分子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和抗菌机理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乳酸链球菌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乳酸链球菌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乳酸链球菌素 分子结构 抗菌机理 食品工业 应用前景
  • 简介:将平菇汁和牛乳混合,将嗜热链球菌及保加利亚乳酸杆菌以1∶1的质量比混合作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以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配料组合,研制出具有浓郁平菇风味的乳酸菌发酵酸奶.

  • 标签: 乳酸菌发酵 平菇 酸奶 研制
  • 简介:以牛乳和豆乳为原料,对嗜酸乳杆菌G2的乳酸发酵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经G2菌发酵后,牛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提高了3倍,在4℃下冷藏24h,氨基酸的含量可增加20.15%.在实验中添加植酸,结果表明,当植酸的添加量为0.20%时,发酵24h后植酸的降解率为55%.在豆乳中乳糖的添加对发酵产酸没有明显影响,利用嗜酸乳杆菌G2和嗜热链球菌F01对豆乳进行混合发酵8h,可得出满意的酸度(pH为4.2~4.3),因此植物蛋白乳可用来制备乳酸饮料.

  • 标签: 嗜酸乳杆菌 牛乳 豆乳 发酵 乳酸饮料
  • 简介:在食品原料处理,初加工过程中很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在冷藏过程中也可能因温度变化而导致腐败。虽然防腐剂的添加可以延长贮存时间,但仍不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而且防腐剂也不宜多用。最近用乳酸菌来达到保存食品的目的这一研究受到重视。

  • 标签: 乳酸菌 防腐剂 冷藏过程 食品原料 初加工 抑制
  • 简介:对从健康婴儿粪便中筛选出的具有良好产酸、耐酸特性的嗜酸乳杆菌G2菌株在乳酸饮料中的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嗜酸乳杆菌G2菌株在单独发酵时,以2.5%的接种量,酸凝时间为12h,酸乳中的菌体量可达1.3×10^9mL^-1。酸凝后的贮藏试验表明,D4℃值为9d,D25℃值为4d,将嗜酸乳杆菌G2和嗜热链球菌F01混合发酵,两菌株间存在一定的互生关系,酸牛乳中G2的菌体量为8.3×10^8mL^-1,大大缩短了混合发酵后的酸凝时间(只为7.5h)。嗜热链球菌的存在对G2菌株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嗜酸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发酵 乳酸饮料
  • 简介:将两种水解度不同的大豆肽A、B添加至酸奶发酵中,作为乳酸菌发酵的促进剂,研究其对乳酸菌生长及产酸活力及其对乳酸菌活力保持的促进作用。实验采用单一嗜酸乳杆菌菌种,采用了两大类发酵培养液(乳和MRS培养基),并在发酵培养基中替代部分或全部有机氮源,抑或添加不同浓度的大豆肽(肽A和B),通过乳酸菌37。c恒温静态培养,测定乳酸菌培养液各种指标(pH值、吸光度、滴定酸度、美兰还原褪色时间以及活菌计数)。结果显示,两种大豆肽对乳酸菌生长、产酸均有较显著促进作用,且在酸奶发酵中添加大豆肽浓度为5g/L时,大豆肽对乳酸菌作用效果最佳。两种肽相比,大豆肽B对乳酸菌生长、产酸作用更为显著。

  • 标签: 大豆肽 酸奶 嗜酸乳杆菌 生长
  • 简介:采用国外八十年代先进的改良CHALMERS培养基方法,用于发酵乳和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计数,并与MRS和LAB培养基方法进行了比较。从改良CHALMERS培养基分离到的菌落选择率为100%,MRS和LAB分别为82.55%和84.95%(X~2=26.98.P<0.0005),改良

  • 标签: 乳酸菌饮料 CHALMERS 八十年代 发酵乳 菌落形态 选择率
  • 简介:为确保乳酸菌活菌奶的食用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选择深圳市日产20t以鲜乳、糖类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制成活菌奶的生产厂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原料乳及辅料采购,生产加工管道与贮存罐的清洗消毒,溶解糖及脱脂奶粉,灭菌,乳酸菌的接种,灌装为活菌奶生产加工的6个关键控制点(CCP),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结果显示该系统简单易执行,可在同行业内推广.

  • 标签: HACCP系统 乳酸菌活菌奶 乳制品 卫生质量 关键控制点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乳酸菌ATCC367在不同pH环境下的生长曲线和pH值曲线的差异,探讨乳酸菌的生长规律。方法配制不同成分、不同pH值的培养基,分别进行菌株培养并测定A。和pH值,获得生长曲线和pH变化曲线。结果乳酸菌ATCC367菌株在pH3.5和添加壳寡糖的培养基上生长受到抑制,适宜生长的pH0tg境为3.5—6.5,添加葡萄糖能促进其指数生长,添加30g/L的氨基酸可能不利于生长。结论ATCC367菌株可能根据生长环境和能量来源的不同,动态调节不同代谢途径,以获得最佳生长状态。

  • 标签: 乳杆菌属 氢离子浓度 培养基 生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