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专题研讨结合案例教学在护理本科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级116名本科生按照班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专题研讨结合案例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学习结束后,采用理论考核与问卷调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76.93±10.22)分和(70.40±17.54)分、实践考核成绩分别为(75.47±5.56)分和(71.24±5.1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专题研讨结合案例教学这种方法总体反馈较好。结论专题研讨结合案例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并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专题研讨 案例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模拟实训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优选综合模拟实训项目,基于工作过程进阶式安排案例情境和工作任务难度。先由教师演示,然后师生共同参与演示,最后进阶到学生组内独立演示,每次演示后进行讲评。采用自行编制问卷调查课程效果评价,并对实训课程实施前后两个年级成绩进行比较。结果2014级学生对进阶式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总体满意的人数占72.6%。2014级学生的内科护理期末考试及格率67.95%,2012级学生的及格率为5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模拟实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其熟悉临床工作流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 标签: 教育 护理 综合实训 工作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专题研讨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69名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在同一学期进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对照组(n=82)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n=87)采用专题研讨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理论考试成绩及教学效果评价表评估专题研讨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除人际沟通维度外,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自我管理维度得分、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专题研讨教学效果评价良好,6个条目的赞同率均在90%以上。结论专题研讨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考试成绩,有效地增强了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方法 妇产科护理学 教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级学生在学习基础护理学课程时使用传统的教学资源。2014级学生在使用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同时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比较2个年级学生基础护理学课程考核成绩、学生评教得分及2014级学生对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和评价情况。结果2014级学生技能操作成绩及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均较2013级学生高(P〈0.05),对资源库的评价得分为(18.63±1.07)分。结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基础护理学 教学资源
  • 简介:目的探讨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及操作性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条目进行筛选,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对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0.0%(27/30)、96.3%(26/37),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6,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2、0.48、0。21,确定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结构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20项二级指标和65项三级指标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内涵,为临床护理教学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医院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提供了客观量化的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目的]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选取来自上海市15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咨询,确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68,两轮协调系数分别为0.244,0.179(P〈0.01)。初步建立了一套由职业素养、教学能力、临床护理工作能力3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结论]建立的新入职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可信度高,可用于新入职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的遴选和规范化培训。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师资培训 师资准入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遴选
  • 简介:[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对提升实习护生岗位核心胜任力的效果。[方法]将2011级8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带教模式,2012级108名护生作为试验组,在常规带教模式基础上实施Sandwich教学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综合案例考核成绩、核心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和2012级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生综合案例考核成绩(88.08分±3.35分)、核心能力(141.64分±54.61分)及护患沟通能力(176.39分±20.34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85.73分±2.80分,112.64分±33.72分,166.07分±1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大多数护生对教学安排、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满意。[结论]Sandwich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效果,提升护生岗位核心胜任力。

  • 标签: Sandwich教学法 实习护生 临床实践教学 岗位核心胜任力 护患沟通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共200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与统计学分析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与CBL教学法相比较,PBL教学法中有19个项目相对于CBL教学法具有更大优势(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更适合学生,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 标签: PBL教学法 CBL教学法 内科护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3年入职的122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培训方法;将本院2014年入职的303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1年。培训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了解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01);其对培训安排、课堂体验的认可率均在88.9%以上。结论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学习成效并提高其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新入职护士的认可。

  • 标签: 新入职 护士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护理理论 操作技能
  • 简介: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情景案例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成医学基础课及《护理人际沟通》课程学习的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2013级的72名护理本科生设为对照组,在课程结束前的复习阶段只进行个体辅导;将2014级的89名护理本科生设为实验组,在复习阶段为学生提供自行编写的《护患沟通情景案例集》,要求学生在自学时思考并写出沟通方案.干预后比较两组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护患沟通情景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使护理本科生更懂得站在患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并理解患者的内在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共情能力.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共情能力 案例教学法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对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及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大学2014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1班(33人)为对照组,2班(35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方法,观察组在临床见习中应用“三明治”教学模式。见习结束时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护患沟通能力量表、教学效果评价表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6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总分及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协调沟通网络能力3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的课堂教学、学习促进、能力提高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明治”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有助于提升《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效果。

  • 标签: 内科护理学 三明治 教学模式 临床见习
  • 简介:[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民族高校本科护生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民族高校2010级~2012级本科护生107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3人),两组临床见习分别采用Seminar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干预前后分别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沟通能力量表和团队凝聚力问卷评估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见习结束后,分别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表和Seminar教学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198.2分±20.7分)和沟通能力(66.0分±5.1分)评分高于对照组(183.7分±14.6分、63.8分±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成绩(78.2分±8.4分)高于对照组(72.5分±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护生对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在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Seminar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法,适用于民族高校本科护生。

  • 标签: SEMINAR教学法 外科护理学 临床见习 本科护生 评判性思维能力 沟通能力
  • 简介:目的探究以概念图、情景教学为基础的团队合作学习在本科护生急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2名本科护生教授急救护理学时,采用以概念图为辅助工具的团队合作学习,并配合情景教学教学模式,在干预前后采用课堂参与问卷、团队价值问卷、自主学习问卷,以及干预后采用情景教学效果评价问卷,通过自身前后对比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护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价值总分分别是(72.0±8.4)分、(64.6±8.7)分,均高于干预前的(68.5±10.9)分、(62.1±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景教学效果反馈显示,以概念图、情景教学为基础的团队合作学习对促进有效团队合作(3.9±0.9)分、促进学习积极性(3.8±0.9)分、改善理论知识应用(3.8±0.9)分、提升临场应用能力(3.8±0.9)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3.7±0.8)分及自信心(3.6±1.0)分,但不足之处是23.5%的本科护生认为本教学使得本科护生知识储备不够或学到的知识不够全面,17.6%的本科护生认为练习不够,15.7%的本科护生认为情景不够真实,10.8%的本科护生认为本教学费时费力。结论以概念图、情景教学为基础的团队合作学习在本科护生急救护理学教学中能提高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价值,激发本科护生学习动机,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提升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并且为今后教学发展的方式和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护理教育 本科护生 合作学习 情景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 简介:2017年1月12日-15日.在美丽的春城昆明,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办、云南中医学院承办的教指委工作会议暨2017年护理学专业教育高峰论坛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校级领导、护理学院领导以及教师代表、临床教学基地的领导和临床教师代表共3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聚焦护理学专业认证及护理学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颁布等热点话题,采用专题演讲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全力促进我国的护理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 标签: 教学指导委员会 护理学专业 高峰论坛 专业教育 高等学校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