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近年来恶性肿瘤依旧是夺取人类性命的主要杀手。对于恶性肿瘤的防治,祖国医学有丰富且独到的经验。本文总结殷教授形神统一学说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综合其在临床的具体应用及疗效,验证该学说的有效性、正确性及具有的临床指导意义。并且通过综合分析,指出需要完善的方向。扩大殷教授的形神统一学说的临床影响,指导更多医务人员更精准的应用中药治疗恶性肿瘤,造福广大的恶性肿瘤患者。

  • 标签: 恶性肿瘤 形神统一 殷东风教授 中医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项目对提高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350例恶性肿瘤合并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全部的患者都积极、主动地进行治疗,17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而175例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增加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时间控制在1个月,随后使用生命质量量表(QOL)评价肿瘤合并贫血患者生活质量。结果除了身体功能基本没有差异外,观察组患者在总体生活质量、情绪及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方面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项目可以有效改善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肿瘤 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姚林军(19734-),男,内蒙古牙克石市人,大学本科,副主任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摘要目的对CYFRA21-l、CEA、以及NSE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检验,探寻符合组织学特异性的肿瘤肺癌标志物,为肺癌病理学及肺癌诊断提供依据及方法,从而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肺癌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把他们分成健康组(健康体检者)、实验组(肺癌患者)以及对照组(肺良性患者),每组的人数分别是96例、42例及63例,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他们血清中的CYFRA21-l、CEA、NSE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检验,并对他们的检验数据结果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1]。结果健康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3项肿瘤标志物含量比实验组低很多;病理类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造成影响;在肺鳞癌患者中,含量比较高的是CYFRA21-l;在肺小细胞癌中,含量比较高的是NSE;在肺腺癌中,含量比较高的是的是CEA。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上述3种肺癌的阳性率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其阳性率分别是881%、865%及772%。结论CYFRA21-l、CEA以及NSE等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且对于病理类型的确定也比较方便,另一方面,联合检测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得到提高,从而使肺癌的检出率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2007年12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另医学基金会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上,北京振国肿瘤研究中心主任、振国肿瘤医院院长王振国教授同吴蔚然、顾方舟等25名著名医学专家荣获“公益事业关爱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等领导到会祝贺并为获奖者颁奖。

  • 标签: 肿瘤专家 公益事业关爱奖 王振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医学专家 医院院长
  • 简介:11月5日,在中美肿瘤研究最新进展及未来全球合作发展方向高层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NFCR)首席运营官巴素娟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两国在肿瘤研究上已经取得非常大的进展,但在很多方面中国仍然可以向美国同行学习,包括通过民间渠道资助肿瘤研究等。

  • 标签: 卫生部长 肿瘤 临床研究 中国 资助 民间
  • 简介:恶性肿瘤已成为日益常见且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顽病之一,长期以来,各国政府及科研机构都对肿瘤的研究予以高度重视。目前对肿瘤的治疗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发展最快当属药物治疗,它已成为现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吡唑环作为杂环化合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高效、低毒、广泛的生理活性等优势,逐渐进入了药物化学研究者的视野。针对其抗肿瘤活性,药物化学家研究者吡唑环进行了大量的结构修饰和生物活性评价。本综述对吡唑衍生物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 标签: 吡唑 构效关系 抗肿瘤 生物活性评价
  • 简介:[摘 要]  目的 评估气道覆膜或硅酮支治疗恶性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与宜昌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覆膜支架或硅酮支架治疗恶性气管狭窄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气促指数、气管内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补吸气量(IC)及动脉氧分压(PaO2),并观察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的气促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分别为3.21和0.13,p<0.01=,最狭窄处管径直径显著扩大(分别为3.9mm和13.2mm,P<0.01=;FEV1、IC、PaO2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 气道支架置入在治疗恶性气管狭窄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氧分压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 标签: [] 支架 恶性气道狭窄 FEV1 IC PaO2  中医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胃镜造瘘空肠置管术在脑出血昏迷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行经皮胃镜造瘘空肠置管术,术后给予肠内营养.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EG/J,术后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结论:经皮胃镜造瘘空肠置管术是脑出血昏迷患者肠内营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保证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为患者康复提供了营养保证.

  • 标签: 昏迷患者 胃空肠造瘘 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