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权力转移”理论被普遍认为是可以用来解释中国未来发展动向的国际关系理论见解之一,因为该理论强调大国崛起的战争效应,认为大国间力量再分配的均衡、而不是力量再分配的差异更容易导致战争。然而,无论是从理论建构的严密性、还是从经验实证对该理论的测试来看,“权力转移”理论都无法称得上是成熟的战争起源解释理论。“权力转移”理论迄今只能说是一种有关战争现象的“研究项目”。基于该理论对中国崛起未来的任何臆测同样是站不住脚的。

  • 标签: “权力转移”理论 霸权性现实主义 国家间权力分配 奥根斯基
  • 简介:<正>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院长斯米尔诺夫于1989年11月8日同苏联《文学报》科学评论员莫罗兹就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进行了一次对话,全文如下:莫罗兹(以下简称莫):目前我国出现了深刻的经济危机,并且一时还难于看出有什么转机。现在听到不少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当然,这您了解得不比我差。看来,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理论 罗兹 马列主义 苏联
  • 简介:2006年12月10日http://www.counterpunch.org网站刊登了美国学者洛仁·戈尔德纳题为《虚拟资本与资本主义终结》的文章,认为1973年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美国虚拟资本爆炸性增长,迫使日本、德国也采取金融化模式,这给世界实体经济造成损害,也给世界劳动人民带来了灾难。作者认为,1973年以来的资本主义危机和以前危机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一场大规模的全球性的长期隐蔽萧条,资本主义进入慢性死亡阶段。作者认为这表明资本主义不再能推动社会,并据此提出对未来社会经济的18点计划,以重新启动社会发展。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虚拟资本 世界实体 文章主要内容 慢性死亡 物质资料生产 未来社会
  • 简介:"9·11"是当代世界历史性的大事件.它将引发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层面的全方位变革,并将影响当代资本主义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走势.选择以"9·11"为切入点,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研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崭新课题.

  • 标签: 世界经济 当代资本主义 发展走势 “9·11” 变革 当代世界
  • 简介:美国新保守主义帝国战略既是“9·11”恐怖袭击事件直接催生的产物,也是冷战后美国新保守主义当权派基于其政治信仰的帝国野心的大暴露,更反映了二战后形成的美利坚帝国管制模式在新形势下的恶性发展;而所有这一切,都根源于美国独特的具有帝国倾向的联邦共和国的建制经历和治理经验。

  • 标签: 美国 新保守主义 政治信仰 “9·11”事件 国家安全 外交政策
  • 简介:2011年4月1日,加拿大著名学者马耀邦给本刊寄来他的文章《中东剧变与美国、新自由主义》。马耀邦先生长期研究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出版有《中美关系——透视大国隐形战争》、《美国衰落:新自由主义的穷途末路》、《美国批判: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混乱》等著作。

  • 标签: 新自由主义 美国 剧变 中东 著名学者 国际政治
  • 简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持续增长使我们必须采取激进的减排方案,以避免地球和人类未来面临灾难性的后果。长期以来,对如何在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反对增长但赞成市场的“稳态经济学派”,主张通过寻求“只增质,不增量”的稳态经济,在政府设定“限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继而避免生态环境走向崩溃;另一种是支持增长的“绿色资本主义”学派,主张通过征收碳税、让消费端对生产过程施压等方式打造绿色工业革命,继而确保资本主义式的经济增长永远持续下去。反增长学派有关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减少消费与能耗的主张是正确的,但由于忽视了资本主义增长的内生性及其无法被剥离的事实,加之其过于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很可能将生态环境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此,我们必须在资本主义模式以外寻求答案,一种基于人类真实需求来组织生产、严格限制特定资源能源消耗、尽力减少污染与浪费的社会主义式生态经济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 标签: 温室气体减排 反增长学派 增长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式生态经济
  • 简介:当前,俄罗斯的共产主义运动正处在分化、重组之中.在这种情形下,几个自称坚持"科学共产主义"的共产党组织组成"马克思主义协会",并呼吁所有共产党人参加进来,对俄罗斯的共产主义运动进行改造并使之现代化.现将该协会发表在杂志2004年第3期的呼吁书全文译载如下.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俄罗斯 共产党 共产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 政治主张
  • 简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和传播,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165年以来,《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从变译到全译,从秘密到公开,从文言到白话,折射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的历史轨迹。系统梳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影响,对当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编译与传播 中国历史
  • 简介:在由凯恩斯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和“第三务道路”的理论和政篡的过程中,当代资本主义逐渐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但其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垄断,以及由垄断所产生的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并没有根本改变。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为社会主义社会准备着更加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又给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巨大压力和威胁。应对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新的历史性课题。

  • 标签: 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自由主义 新帝国主义
  • 简介:近年来,司法裁决与民意之间的冲突不断显现。2010年7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发布《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09年)》,提出了建立健全民意沟通表达机制。一系列热点问题,如成都,杭州等地连续发生的醉驾肇事案,湖北巴东邓玉娇故意杀人案都被写入白皮书。[1]诚然,上述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民众法治意识的提高,但同时也体现了部分司法裁判结果并没有与民意保持一致。裁判人员的职业主义与大众的民主主义之间缺乏在司法制度范围内建立的沟通机制和矛盾解决机制。故笔者欲从司法方法为基础,探索如何以司法方法为媒介,促进裁判人员与民意之沟通,进而实现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平衡。

  • 标签: 职业主义 民主主义 司法界定
  • 简介:人的一生是不断社会化的一生。据此,我们认为,一个犯了罪的人,经过司法机关改造教育,成为一个守法的,并能贡献于社会的人,可以说是该人的社会化整体过程中的特殊阶段过程,或者说是一个特殊的再社会化过程。本文就是试图对这种特殊再社会化形成的理论依据及其得以实现的条件作一切浅的探索。

  • 标签: 再社会化 罪犯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过程 司法机关 社会的人
  • 简介: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对国家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遇到许多问题,体现在公众参与意识薄弱,传统的政治管理方式产生阻碍,社会组织的不健全和沟通渠道的缺乏等方面。如何走出困境,促进公众健康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是每一个政治学研究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 标签: 社会治理 公众参与 社会矛盾 政治文化
  • 简介:伴随着越南革新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权国家建设的步步推进,社会监督日益成为越南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反腐倡廉和维护国家、公民利益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实践中,越南不断推进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和评议,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支持祖国阵线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社会论证活动,加大社会监督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成贸的监督权利,保障了社会民主,凝聚了社会共识.

  • 标签: 越南 权力 社会监督 越共 社会民主
  • 简介:最近,中国的博客们骂声四起:韩寒在自己的博客上公然与白烨叫板,导致后者关闭博客;高晓松加入战团起诉韩寒,骂战升级;梁永斌在博客上贬低蔡琴,声称“一个偶像在心中破灭”……在口水战和花边新闻的冲击下,我们困惑了,平民话语权带来的究竟是什么?这种问题在美国也同样存在,请听美国著名专家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 标签: 博客 社会分化 群众文化 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