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感染病原微生物状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妊娠晚期生殖道感染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妊娠晚期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生殖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比较两组孕妇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剖宫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宫内感染、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殖道分泌物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8.00%)、表皮葡萄球菌(18.00%)、白色假丝酵母菌(16.00%)、金黄色葡萄球菌(12.00%)、链球菌属(12.00%)、非白色假丝酵母菌(8.00%)、粪肠球菌(6.00%)。结论引起孕妇妊娠晚期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及粪肠球菌,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感染影响孕妇分娩结局。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病原微生物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猩猩、猪、小鼠、大鼠五种生物I型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N末端衍生肽在体外的杀菌效应,了解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根据人、猩猩、猪、小鼠、大鼠五种生物I型PLA2N-端第1-15个氨基酸残基为模板,分别合成衍生多肽AVW、ALW、AVN(因人与黑猩猩、大鼠与小鼠I型PLA2N-端第1-15个氨基酸残基序列相同,最终合成3条衍生多肽)。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将不同浓度的多肽分别与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在37℃孵育2.5h,然后铺板并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h,记录每一块琼脂板上的菌落形成数,并计算多肽杀菌率。结果衍生多肽AVW、ALW、AVN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均有杀菌活性,AVW和AV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杀菌作用较强,ALW对G+菌及G-菌杀菌活性较弱。结论不同生物I型PLA2N-末端衍生肽对G+菌和G-菌均有杀菌活性,而具有较多碱性氨基酸衍生肽杀菌活性较强。

  • 标签: I型PLA2 N-端衍生肽 杀菌活性 构效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检验标本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2月—2017年2月,按照时间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检出阳性率的差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检验阳性率为263例(87.67%);对照组总检验阳性率为185例(61.67%);由此可见,观察组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标本检验中,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差异较大,应让医生与检验人员间多沟通交流,加强标本的规范采集及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知识技能。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阳性率
  • 简介:摘要新形式下的医学检验人才不仅要有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占据着十分突出重要的地位。为了使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临床检验工作,在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探讨构建新实践教学新体系和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为医学微生物学检验专业整体的教学改提供新思路和可供借鉴模式。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检验 实践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方法我院微生物检验科室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实施针对性质量控制管理,与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实施的常规管理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期间选择的各300例检验标本进行观察,对比两种管理方式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种质量管理方式下对比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质量管理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标本受污染、标本送检不及时、采集时间错误及操作人员失误等,应在管理过程中实施针对性质量控制,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质量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使用生物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实际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8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每组41例的2组(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生物治疗,实验组在生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检测CD3、CD4、CD8阳性细胞数。结果实验组CD3阳性细胞为71±7×109/L,对照组CD3阳性细胞为66±8×109/L;实验组CD4阳性细胞为38±8×109/L,对照组CD4阳性细胞为31±7×109/L;实验组CD8阳性细胞为28±8×109/L,对照组CD8阳性细胞为33±8×109/L。实验组CD4/CD8比值为1.6±0.6,对照组CD4/CD8比值为1.1±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在使用生物治疗时配套进行相关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生物治疗 恶性肿瘤 护理干预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医学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通过病例引导PBL教学开展,通过课后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总结并分析,结果表明,PBL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PBL教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院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体的实践环节,教师应该利用案例分析法,传授学生更多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应该选择合适案例,从多个方面阐述新的观点,启发其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还应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

  • 标签: 医学生物化学 课堂教学 案例分析法 实践应用 探索 思考
  • 简介:摘要根据高职高专学校“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为前提、能力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理念,以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思考改革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校院合作、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以期培养出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

  • 标签: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个不同厂家的格列比嗪片的人体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评价二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5mg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格列比嗪浓度。并用3P97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单剂量口服受试及参比格列比嗪片5mg的Tmax分别为2.85±1.44h和2.76±1.13h;Cmax320.80±96.19mg·L-1和301.15±92.42mg·L-1;t1/23.02±1.06h和3.53±1.01h;AUC0-152136±580.82mg·h-1·L-1和2033.23±506.46mg·h-1·L-1;AUC0-∞2281.22±520.93mg·h-1·L-1和2106.94±638.60mg·h-1·L-1。试验格列比嗪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7±10.5)%。结论两个不同厂家的格列比嗪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 标签: 格列比嗪 生物利用度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避免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及时准确和客观公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必须重视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是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室间质控是建立在一个完善的室内质控基础上的,做好室内质控直接关系到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室内质控的重要控制因素有6大方面专业技术过硬的实验人员、先进稳定的实验设备、及时更新准确的实验方法、合格优质的实验材料及试剂、规范安全的实验环境和对实验全过程的规范控制。结论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坚持进行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按期参与实验室间比对、仪器校准、能力验证人员培训,有效提升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各类检验样品能力,以保证检测结果公证客观、准确可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阶段进行质量风险管理探讨。方法以风险管理方法中的的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处置为基础,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阶段进行质量风险评估。结果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阶段中质量管理风险进行排序。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生物等效性 质量风险管理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海绵共附生微生物并鉴定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梯度稀释海绵匀浆液,涂布海水培养基,分离纯化典型特征菌落;采用纸片法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采用16SrDNA法鉴定菌株。结果共分离纯化得到7株典型菌株,其中1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结论筛选并鉴定出一株强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短小芽孢杆菌。

  • 标签: 海绵 金黄色葡萄球菌 拮抗 16S rDNA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FNA和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两者生物力学作用。方法根据手术方式选择不同,随机分为PFNA组和DHS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FNA组优良率91.49%,DHS组优良率76.93%。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两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更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PFNA DHS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行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依从性、疗效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生物反馈训练同时给予61例观察组FC患者自我效能干预,将既往接受常规干预的74例FC患者作为历史对照,在10次干预后对两组进行依从性、疗效等评价。结果(1)自我效能干预后,观察组FC患者的自我效能显著提高,且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历史对照组(P<0.01)。(2)干预后,观察组FC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为83.61%,显著高于历史对照组62.16%的总有效率(P<0.01);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3.44%。结论自我效能干预不仅能提高FC患者的自我效能及依从性水平,还可有效改善生物反馈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针对学科知识量大,内容繁杂,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也不断更新,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我们的教学应如何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从改变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重视实验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为主,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提高肌肉兴奋性,促进神经恢复,为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入94例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法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功能相关指标以及尿失禁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失禁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87.2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肉分级比较中两组治疗前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压、膀胱颈活动度比较中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压、膀胱颈活动度比较中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进行治疗,临床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有效缓解尿失禁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盆腔功能障碍 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新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方法以川芎嗪、β-丙氨酸、阿魏酸及其类似物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2个川芎嗪芳酸醚β-丙氨酸类衍生物。结果合成了2个川芎嗪芳酸醚类β-丙氨酸衍生物。结论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MS得到确证。药理结果初步显示化合物1a、1b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6.4%、27.4%。

  • 标签: 川芎嗪 &beta -丙氨酸 阿魏酸 抗血小板聚集 合成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随着学校招生规模扩大,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真正动手动脑机会少,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讨论,我们从从实验教学内容重新配置与安排,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优化考核制度等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 标签: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肾透明细胞癌关键基因,为临床寻找相关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肾透明细胞癌相关基因芯片(GSE46699),通过R语言分析肿瘤组织与正常肾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用DAVID网站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核心基因。结果经筛选获得848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84个,下调基因464个。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免疫反应、炎症反应、氨基酸代谢降解、PPAR信号通路等。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示COL1A1、COL1A2、COL6A2、COL6A3、COL4A2、COL4A4、COL4A5、COL4A3、COL3A1、COL5A2、COL5A1、COL8A1、COL15A1、COL23A1、COL21A1、DCN、FN1、CCL5、CXCR4、CXCL9等基因为关键节点基因。结论筛选所得的核心基因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肾透明细胞癌诊断及治疗的生物学靶标。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