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自适应控制模型对气候系统进行模拟,比较了基于不同参照基准年2℃升温目标下的金球允许排放路径,在评价各目标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减排目标方案,进而根据不同分配原则计算了中国未来的排放空间。研究表明,实现较工业化前升温2℃较为困难,实现较1850—1900年和1861—1880年升温2℃目标的可能性较大。提出了较工业化前升温2.5℃、较1986—2005年升温1.0℃和较1850—1900年升温1.5℃三种可行的轻度、中度和高度减排目标。中国在主权、平等主义和支付能力分配原则下可获得约1/5的比例份额,在三种目标情景中排放空间逐渐降低,排放缺口依次增大。

  • 标签: 自适应控制 升温目标 排放空间 分配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记述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中国古地理图集》编制过程中的历史背景、国内外学术动态、任务由来、人员组成和学术指导思想。着重分析了在板块构造理论出现后中国地质学家当时面临的任务:如何将中国境内的古地理变迁与大地构造演化史相结台?如何在古地磁资料尚不完善情况下在古地理图上反映活动论全球构造思想体系?本图集在上述领域内开展的研究和采用的一系列图面表达方式,体现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构造发展阶段论学术思想在古地理图编制中的特色和进展。也对80年代中期后我国古地理图编制方面的蓬勃发展形势以及活动论古地理图的日臻完善方向作了概括和展望。

  • 标签: 《中国古地理图集》 历史背景 活动论 垒球构造
  • 简介: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对我国西藏地区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与房屋破坏,道路、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及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本文介绍了本次地震的基本情况,并在现场地震烈度调查和地震损失评估的基础上,对灾区震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灾区房屋类别与破坏情况以及生命线系统与各行业的受损情况。通过分析此次地震的灾害特点,指出了灾区在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大地震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科学编制恢复重建规划,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提高农牧民抗震设防意识,加强农牧区房屋建筑的指导和监管等建议,以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尼泊尔8.1级地震 西藏地区 地震考察 震害特征
  • 简介:本文引用明、清时期航海史料中有关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记述,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论证钓鱼岛等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 标签: 钓鱼岛 归属 中国 航海史料
  • 简介:中国南方震旦系碳酸盐岩出现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白云化、去白云化、硅化、去硅化、重结晶、溶解、充填作用等,经历了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各阶段出现的成岩作用有一定的变化。本区晚震旦世为两个碳酸盐台地和两个盆地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处在盆地的不同部位,呈现不同的成岩作用类型。

  • 标签: 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阶段 沉积盆地 碳酸盐岩 震旦系 中国南方东部
  • 简介:【本刊讯】2011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技术局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国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学科发展史研究"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专家组认为这两个学科虽然都只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但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已足以成为固体地球科学中的两门支柱学科;

  • 标签: 中国科学院 学科发展史 地球化学 环境科学技术 固体地球科学 地球物理学
  • 简介: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我国沙尘暴的成因、源地和移动路径、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探讨了沙尘暴天气的大气环流特征、物理化学特性和数值模拟及预报方法,基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针对未来沙尘暴的主要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试图为今后沙尘暴研究提供基本框架与思路。

  • 标签: 沙尘暴天气 研究进展 主要科学问题
  • 简介:基于1951—1998年的铁路重大洪水灾害资料,对中国铁路洪水灾害频次、致灾程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1—1998年,中国铁路年均发生3.1起重大洪水灾害,重大洪水灾害造成全国铁路年均行车中断63d,其中1954、1960、1981、1991和1996年是铁路洪水灾害严重的年份。铁路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5—8月,其中7月发生次数最多,但行车中断天数在8月最多。从铁路洪水灾害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东及华南地区,发生洪水灾害次数最多的线路是兰新线,其次是京广线和陇海线,致灾程度最严重是淮南线。对中国不同区域铁路洪水灾害的致灾原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铁路 强降雨 洪水灾害
  • 简介:2008年10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和日文等8种文字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内容包括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应对

  • 标签: 中国应对 应对气候变化 政策行动
  • 简介:中国水泥行业生产了全球水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能耗和CO2排放仅次于电力行业.通过国际比较和宏观经济驱动力分析,预估了水泥产量在2010-2030年间3种可能的发展趋势.采用基于工艺流程的自底向上核算方法,评估了每种产量趋势下中国水泥行业在2010-2030年间的节能潜力和CO2减排潜力.结果显示,相比基准情景,在最佳技术情景下,水泥行业存在13.4%~14.6%的节能潜力和15.3%~16.3%的CO2减排潜力,分别带来平均4.2亿t标煤的累积节能量和37.2亿t的累积CO2减排量.总体上,燃料和熟料替代措施的节能减排效应要优于能效提高措施.在3种CO2排放源中,过程减排约贡献了总减排量的42%,其次是燃烧减排(36%)和电力减排(22%).

  • 标签: 节能潜力 CO2减排潜力 中国 水泥行业 碳减排措施
  • 简介:上对流层水汽分布对于全球能量和水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美国Aqua卫星红外高光谱仪器(AIRS)反演的湿度廓线资料对中国上对流层水汽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了保证卫星反演湿度廓线产品精度可以满足气候特征分析的需求,首先利用JICA野外加密探空试验观测数据对卫星反演湿度廓线进行了真实性检验,分析表明,Aqua卫星搭载的AIRS反演的湿度廓线与探空加密观测数据总体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200hPa高度相对湿度偏差在5%以内,其精度可以用于上对流层水汽气候特征的分析。通过趋势分析以及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2003年1月—2013年12月的中国区域上对流层水汽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夏季风影响,中国区域上对流层水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年周期特征,中国大部分地区上对流层冬季偏干、夏季偏湿,夏季高湿区可以北移到35°N以北。而在新疆地区冬季偏湿、夏季偏干。总体来说,全年夏季水汽含量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小。2003年以来新疆地区及南部海域上对流层水汽呈显著增加趋势,华南、华北、内蒙古中西部水汽也有所增加,在高原地区及东北区域上对流层水汽稍有减少,但变化均不显著。上对流层水汽的增加,将有可能放大温室效应,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应给予重视。

  • 标签: AIRS 湿度廓线 对比检验 时空特征分析 上对流层
  • 简介:志愿船观测是中国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目前,中国海洋志愿观测船只呈逐年减少趋势,从过去的百余艘船只降至三、四十艘,并且从观测能力上也存在较多问题,比如观测手段比较落后、观测要素单一、观测资料缺乏。从根本上讲,志愿船运行机制缺乏有效的制度化保障,因此难以形成业务化能力,并且不能有效的履行国际义务。本文将对志愿船现运行状态及发展进行论述。

  • 标签: 志愿船 海洋观测 船舶监测
  • 简介:近日,中国一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的永久会址在浙江省德清县奠基开工。这标志着德清将成为全球地理信息管理界的一个重要交流场所。地理信息论坛是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加强协调与合作,分享地理信息管理体制机制、法规政策、技术标准、经济模式等最佳做法和经验,

  • 标签: 地理信息管理 国际论坛 联合国 浙江省 永久 中国
  • 简介:Areasonablewarmerwinterindex(IwwI)intheframeworkofthethreeequiprobabilitycategories(i.e.warmer,normalandcoldercategories)isproposedbasedonthewintertemperaturedataobservedat565stationsinChinaduring1956-2005,whereIwwIisdefinedastheratioofthestationnumberofwarmercategoryoverthetotalnumberofstations.TheresultssuggestthatthetrendofIwwIwasconsistentwiththatofthewintertemperatureondecadaltimescale,andtheirratesofchangewere10%/10aand0.4℃/10a,respectively.Itisfoundthatonly13warmerwintereventsintotalweredetectedbyIwwIoverthepast50years,and85%ofthemoccurredafter1986.

  • 标签: WARMER WINTER INDEX WINTER temperature INTERDECADAL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受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分区及古地理、古气候分区的控制,我国新生代盆地发育5类生物气藏基本形成模式。第一类是西北部山间大型走滑挤压坳陷盆地的高原、高纬度、高海拔、寒冷、干旱气候下的内陆成化湖、盐湖生物天然气藏;第二类为西南部山间的超小型走滑拉分裂陷盆地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下的内陆微咸水、淡水湖成因的生物天然气藏;第三类为东南沿海亚热带平原、河口湾相、大型三角洲相区第四系生物天然气藏;

  • 标签: 中国 新生代 生物天然气藏 形成模式
  • 简介:亚洲一直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中国在2003年的增长速度也首次达到45.1×10^4桶/日。日本也起了主要作用,尽管是暂时的,但由于它的核动力危机,却导致了2003年需求增长速度达到8.4×104桶/日。

  • 标签: 需求增长 亚太地区 石油 中国 增长速度 核动力
  • 简介:基于多媒体通信技术,中国气象局构建了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利用该系统为全国气象部门提供天气预报远程会商、行政电视电话会议、技术培训及技术交流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全国天气预报高清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是对原有标清系统的重要升级,针对视频质量不高、系统稳定运行能力低下和组会能力不够灵活的现状,采用先进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建立高清电视会商系统。详细介绍了全国天气预报高清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结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并与标清电视会商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清电视会商系统技术领先,功能强大,是目前气象行业先进的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是支撑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平台之一,在气象服务体系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天气预报远程会商 多点控制单元 视音频终端 标清 高清
  • 简介:中国西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一哈密盆地保存有地球上最厚的和面积最大的二叠纪湖相地层。在准噶尔盆地南部的沉积中心,这些非海相沉积厚达5km,而其中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相也属于世界上最厚和最丰富的油气源岩(Graham等,1990;Lawrence,1990;Demaison和Huizinga,1991;Carroll等,1992)。

  • 标签: 湖相沉积 中国西北部 二叠纪 准噶尔盆地 海相沉积 油气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