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分析新加坡华语的助动词——“会”。关于这个助动词,不少早期研究新加坡华语语法的学者虽已对它做了描写和分析,但迄今它的整体面貌仍不是很清楚。本文首先说明现有研究的局限,并引入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mapmodel)这种跨语言比较的工具以期解决由偏侧关系所造成的研究困难,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分析文献中的语料,进一步通过语法调查扩大语料范围,确定了新加坡华语的“会”的不同语法功能,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新加坡华语“会”的产生机制。

  • 标签: 新加坡华语 助动词 语义地图模型
  • 简介: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素养是个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能力之一。阅读素养的培养在我国主要由语文教学来承担。从2000年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全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关键领域的能力水平发起了国际比较研究,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其中2000年、2009年以及即将开展测试项目的2018年都是以阅读素养为重点测试学科。

  • 标签: 阅读素养 初中语文教材 教学内容 框架选择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简介: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考察新型搭配'形容词+一下'这一结构的意义,分别从句法意义、语用意义及其语义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试图对这一结构在句子中所体现的语法等意义进行解释。

  • 标签: A+一下 语法 语用 语义 句法
  • 简介:祝酒辞一般是在重要的喜庆场合、欢迎宴会等开始的时候,主人表示对来宾的热烈欢迎和感谢,烘托或调动现场气氛的应酬之词。祝酒辞通常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字里行间洋溢着热情与美好的祝愿。它有助于增添友好的气氛,拉近主人与宾客的关系。一般来讲,祝酒辞文本由四部分构成:标题、称谓、主体、结尾。标题一般由活动(宴会)名称和文种构成,如"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

  • 标签: 一带一路 欢迎宴会 高峰论坛
  • 简介:性质形容词内部在语义蕴含关系、与程度词的搭配限制以及能否充当补语等方面存在差异,表明其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次范畴。文章依据形容词所引导的量级结构的不同,把形容词分为相对形容词和绝对形容词,不同形容词比较标准的确定方式不同:(1)相对形容词所引导的量级结构没有上下限,比较标准由语境提供;(2)绝对形容词所引导的量级结构具有上限或/和下限,比较标准由上限或下限提供。对形容词做出这两种分类,能对形容词内部在语义上的异质特征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更合理的说明,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和理论需求。

  • 标签: 形容词 等级性 量级结构 程度语义学
  • 简介: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成果颇丰。目前,学者们研究的方向主要有4个:讨论拷贝结构的定性问题;分类讨论不同拷贝结构的具体特征;从“拷贝”的格式特征出发,关注拷贝结构的话题性研究;从拷贝形成的认知心理出发,探讨有关拷贝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但就当前研究成果来看,拷贝结构研究范围划定仍不够明确,不同结构的研究成果不够均衡,结构结构之间关系的互通性发掘较少,已有究成研果有时无法形成统一认识。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拷贝结构研究中引入“话题”视角,将拷贝结构看作一个连续统,考察其共时与历时交错的痕迹,探寻修辞与语法之间互补与共生的可能。

  • 标签: 拷贝结构 研究现状 问题 展望 话题性
  • 简介:“看+N”和“看+C”两种句法结构内部存在短语型“看X1”和情态型“看X2”两种用法。“看X2”的虚化过程大致经历了行域到知域、句法主语到言者主语、命题成分到情态成分、自由度低到高四个阶段。在叙实程度与传信功能上,其主要表达感知、推估和总结等功能,在转折语义及预期偏离、回溯推理、适量原则等语用因素的作用下,“看X2”有发展出隐性否定的语用趋势,是语用化的过程,对语境的依赖较强,隐性否定的话语意义还没有完成语义化、规约化过程。“看X2”的情态化历程经历了主语提升、语义虚化和以命题为操作域三个过程。

  • 标签: “看X1” “看X2” 情态化 隐性否定 语用趋势
  • 简介:本文首先指出信息结构分析可能遭遇的一些问题,然后在澄清几个与信息、话题、焦点等有关的概念之后,举例说明话题形式、话题链组合、焦点标记三者如何互相作用而决定语篇片段的最终语法及修辞形式。

  • 标签: 信息结构 话题 话题链 焦点 新消息 新信息
  • 简介:木材是中国传统家具中最重要的使用材料之一,作为木作结构的核心—榫卯结构,自然是中国匠人们所留下的造物精华。榫卯不仅有着技术与艺术,结构与装饰并存,更是蕴含着深刻的设计思想内涵。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榫卯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并且许多中外设计师用创新的形式将榫卯结构使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

  • 标签: 传统文化 榫卯结构 现代家具
  • 简介:作为指导语文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具有鲜明的国际性、时代性、统筹性与前瞻性等特性,它不仅规范当下语文课程实施的取向,还引领未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近30多年来信息社会的积累与发展的时代格局中,公平与质量成为全球教育的主题,聚焦"全民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创新精神"的共同话题以及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质量的评估业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

  • 标签: 语文课程标准 国际视野 课程结构 课程理念 语文教育改革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