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她)们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盛衰。自1985年以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财政部共同领导和组织的连续6次(每5年1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遍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27个民族,包括汉族和回族、藏

  • 标签: 青少年学生 体育考试 学校体育 国家民委 学生身高 身体素质
  • 简介:以446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让被试报告父母冲突形式、内容。对父母冲突的认知评价,以及抑郁、焦虑、自尊、学习问题和不良行为,以探讨父母冲突形式和内容、青少年对冲突的评价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并检验认知评价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适应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男女生除在父母情绪冲突和自尊方面的报告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个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随年级升高,儿童知觉的父母冲突内容显著增多。抑郁情绪、学习问题显著增多,而自尊水平显著下降;(2)父母冲突的不同形式和内容,以及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不同认知评价可以预测青少年不同方面的社会适应;(3)认知评价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的内部适应中起中介作用,但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的外部适应中不起中介作用。

  • 标签: 父母冲突 认知评价 社会适应 青少年
  • 简介:青少年书法》杂志创刊于1985年。《青少年书法·少年版》是国内通过邮局发行的唯一面向18岁以下少年读者的书法月刊。在办刊理念上,《青少年书法·少年版》注重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注重书法知识的普及和书法技法的传授,同时重视由此培养少年朋友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标签: 青少年书法 征稿启事 民族自豪感 杂志创刊 少年读者 邮局发行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齐琳娜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学术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作为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状况并不乐观,社会价值观的物化、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信息质量的每况愈下,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文章基于对青少年犯罪的考量,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特征,讨论了青少年所处社会支撑体系的失范和重构。
  • 简介:榆林市青少年宫创建于1986年,从蹒跚起步,到昂首向前,32载风雨历程,无数陕北老区孩子的梦想在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抽枝开花。2017年,榆林市青少年宫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流动少年宫"为农村孩子的课外生活增添色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将其内容根植于孩子心中,

  • 标签: 青少年宫 榆林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乐园 成长 农村孩子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期,快速变动的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带来很多方面的社会影响源,参加社会实践教育能够让广大青少年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学习知识、锻炼意志、体验生活、感受时代精神,社会实践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后两者都是阶段性的,而社会实践教育则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不断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 标签: 青少年 社会实践 健康成长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最要好同伴吸烟、青少年个性特征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关系.对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和一所重点中学的1042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被试自我报告他们和最要好同伴的吸烟行为,以及他们的个性特点.结果表明:(1)吸烟和不吸烟的青少年在遵从动机、自我效能感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与不吸烟青少年相比,吸烟的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遵从动机和更低的自我效能感;(2)青少年的遵从动机、自我效能感与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间存在显著关系.遵从动机高、自我效能感低的青少年,其最要好同伴吸烟率要显著地高于遵从动机低、自我效能感高的青少年;(3)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与青少年吸烟行为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4)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既对青少年吸烟行为产生直接作用,又通过自我效能感、遵从动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产生间接影响.但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直接作用要大于间接作用.

  • 标签: 青少年 个性特征 最要好同伴 吸烟行为 心理研究 关系
  • 简介:当前毒品及其衍生品、替代品的种类不断更新、名目繁多,并呈向不同社会阶层扩散、泛滥之势。青少年作为新型毒品的最大消费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甚至毒害。帮助青少年远离和防范新型毒品带来的巨大危害,控制因涉毒而导致的犯罪行为,是犯罪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 标签: 青少年涉毒 青少年毒品犯罪 新型毒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对儿童青少年抗逆力测量(CYRNI-28)中文版进行修订。研究结果显示:问卷包括社会支持力、家庭支持力和个人抗逆力三个因子;初步修订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我国青少年的抗逆力。

  • 标签: 青少年 抗逆力 测量 信度 效度
  • 简介:以“国家亲权”和“康复”理念为特征的美国少年法院及少年司法制度在20世纪80、90年代青少年犯罪率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逐步转型,趋于硬化,并逐渐向成人刑事司法制度靠拢,传统的少年法院的福利性基础遭到动摇。然而,少年法院的理念已深深植入美国的法律文化当中,并且除了该制度的模式外,目前美国还没有更有效的替代机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2005年和2012年对罗珀诉西蒙斯和米勒诉阿拉巴马州两案所作的判决或将对美国少年法院未来的走向和青少年犯罪控制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美国少年法院 美国司法制度 犯罪控制 国家亲权 未成年人保护
  • 简介: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青少年感恩教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对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感恩缺失的表现、形成原因、内容和对策途径等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对近3年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初步整理,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青少年 大学生 感恩 感恩教育
  • 简介:随机选取衡水市860名中小学生,采用问卷法探讨青少年的合作意图。结果发现:在年级趋势上,从利己与否的角度评价,小学生考虑他人利益的意图高于利己的意图,中学生考虑个人利益的意图高于他人的意图;在互利意图上,年级越高,青少年越较多地考虑彼此的共同利益。性别上,女孩从利他的角度做出合作行为的可能性更高;男孩更倾向于从利己的角度做出合作行为。

  • 标签: 青少年 合作意图 发展特点
  • 简介:当前我省青少年积极向上和消极后进的状况,受市场经济、市场文化、现实社会和客观环境的影响.本文主张坚持常抓不懈、分层次要求、典型引路、实践教育和以预防为主,惩办为辅,着眼于教育、挽救与改造.

  • 标签: 青少年 社会道德 市场经济
  • 简介:摘要随着电子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的普及,网民群体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网络时代新的现象即网络欺凌也随之出现。网络欺凌是指人们利用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做出的针对他人或群体的恶意的、敌意的带有讽刺意味的伤害行为。由于青少年群体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使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网络欺凌问题也成为公共品德教育的一项巨大挑战,因此我们应在解决网络欺凌所产生的问题方面取得突破。本研究从青少年的情绪情感、认知方面、同伴关系、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学校、家庭教养方式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希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以及服务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欺凌 措施
  • 简介: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读图时代"的来临,许多青少年面对信息量十分庞大而且复杂的视觉产品,如何理性看待良莠不齐的视觉文化产品成了青少年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接受和学习能力如此强盛的青少年时期,获取视觉文化社会常识是有需求空间的。

  • 标签: 视觉文化 视觉素养 视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