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观摩,了解了其医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其机能实验更为重视人体实验、重视医学基础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重视团队讨论,而这些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针对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人体生理实验、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等提出改革的设想。

  • 标签: 美国 医学生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 启示
  • 简介:摘要:刚步入全面小康的中国就遭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重打击。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疫情,发现非典型性肺炎是离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最近且影响最大的疫情。因此,本文在回顾非典型性肺炎史实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法,史论结合,运用历史观科学辩证,总结此次重大疫情的经验教训,并总结出启示。得出的结论是,疫情反思对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要善于总结重大灾难的得与失,使得将来遇到这般甚至更大的灾难时使自身损失最小。

  • 标签: 非典型性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抗疫 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从宏观视角利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数据,分析有效距离与疫情传播轨迹、时间和规模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截至2020年2月23日我国各地COVID-19首例确诊患者的住院治疗/隔离治疗日期以及累计确诊病例数,利用"百度迁徙"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大数据平台(LBS)获取武汉市到各地的迁出人口比例数据,建立有效距离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从省级和市级层面分别对有效距离与疫情抵达时间及累计确诊病例级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论在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上,武汉市到目的地的有效距离与COVID-19疫情抵达时间及累计确诊病例级数都存在明显的线性关联,各线性模型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省级层面上,有效距离可以解释其与抵达时间模型71%的变异,解释其与累计确诊病例级数模型90%的变异;在市级层面上,有效距离可以解释其与抵达时间模型66%的变异,解释其与累计确诊病例级数模型85%的变异。结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LBS大数据与有效距离模型能够用于对疫情传播轨迹、时间和规模等进行估计,为突发急性传染病宏观预警及防控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有效距离 人口迁徙 传染病 预警防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大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涌现,各项权威糖尿病诊疗指南的决策理念逐渐转向关注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或安全的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作为最早开展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的新型降糖药物,已经证实了其心血管安全性。而新近公布的使用利格列汀对比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AROLINA)作为目前唯一以活性药物(格列美脲)作为对照开展的CVOT与利格列汀治疗具有心脏和(或)肾脏疾病高风险的成人T2DM患者的心血管与肾脏安全性结局试验(CARMELINA)相互补充,在更广泛的T2DM人群中证实了利格列汀的长期心血管安全性,为T2DM患者选择最优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循证证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严重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2009—2010年的甲型H1N1(2009年)大流行性流感(简称甲型H1N1大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病特征和临床特征进行了比较。与另外两种疾病相比,COVID-19传染性更强、传播更隐蔽、传染强度更大、临床表现更严重。如果COVID-19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对人类健康乃至社会发展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认识三种疾病尤其是COVID-19的特征,提高对COVID-19的危害性认识,对贯彻“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指导方针,做好COVID-19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甲型H1N1(2009年)大流行性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