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护理方式研究。 方法 : 本次研究主体选取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11 月 本院收治的 114 例 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主体。将所有研究主体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7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研究主体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应对方式的评分。 结果 : 经 过护理后,实验组研究主体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应对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 组间数据呈现较大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 ( P<0.05 ) 。 结论 : 在改善脑卒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患脑卒中疾病者100例进行研究,因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8.0%)显著高于常规组(86.0%),实验组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综合护理 运动功能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填充绘画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填充绘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与YMRS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HAMD评分与YM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观察组Y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填充绘画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心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填充绘画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躁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田野研究方法对上海、深圳、连云港3家安宁疗护单位的8名安宁疗护护士分别进行为期1周的半参与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结果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包括自然表达、表层表达、深层表达;护士情感劳动受个体因素、组织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当前安宁疗护护理岗位设置不清晰、多学科团队指导保障不足、公众安宁疗护认知不够、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等现象,易使护士角色适应不良,增加护士的职业疲累感,使护士情感劳动行为缺乏稳定长效的动力源泉,影响其情感劳动行为的表达。结论应当关注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对影响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的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及社会因素加以干预和完善。

  • 标签: 护士 安宁疗护 情感劳动 影响因素 田野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田野研究方法对上海、深圳、连云港3家安宁疗护单位的8名安宁疗护护士分别进行为期1周的半参与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结果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包括自然表达、表层表达、深层表达;护士情感劳动受个体因素、组织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当前安宁疗护护理岗位设置不清晰、多学科团队指导保障不足、公众安宁疗护认知不够、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等现象,易使护士角色适应不良,增加护士的职业疲累感,使护士情感劳动行为缺乏稳定长效的动力源泉,影响其情感劳动行为的表达。结论应当关注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对影响护士情感劳动行为表达的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及社会因素加以干预和完善。

  • 标签: 护士 安宁疗护 情感劳动 影响因素 田野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新生入校前后对学校接纳程度的变化,以及影响新生爱校情感的场所、活动和人员情况,探究培养大学生爱校情感的途径。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内蒙古农业大学5个学院共470名新生爱校相关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入校后,对本校的接纳程度下降。新生对宿舍、食堂、管理、教学、自习以及对学生会干部、学办教师等的接纳程度,与他们对本校的接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学校的场所、活动及学生会工作干部是新生爱校情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培养新生的爱校情感,对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新生 爱校情感 影响因素 途径
  • 简介:摘要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性的教与学,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教学情感的交流,会让教学活动充满人性化。本文旨在探讨教学情感在组胚教学中的应用,建立友好、愉快、轻松和和谐的人际心理气氛,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 情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住院患者的情感障碍状态和与之相应的医患关系,探讨减少医患纠纷的策略。方法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共968位住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affectivedisorder,B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BPD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喹硫平片,对照组35例给予奥氮平片;治疗1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eck-Rafaelsen狂躁量表评分(BRMS)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P<0.05)。(2)观察组副反应量表评分(TESS)为(1.92±0.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7±1.54)分(P<0.05)。结论应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喹硫平 双相情感障碍 疗效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儿家长情感体验的本质和共性,为护士临床实践中唇腭裂患儿家长实施人文关怀、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并制定更加人性化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方法主要采用无结构式的访谈法对唇腭裂患儿家长进行深入的访谈,运用三维度叙事分析法进行叙事分析。结果唇腭裂患儿家长在患儿不同治疗阶段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且有多种因素。结论只有从唇腭裂患儿家长自身的素质、所遇的具体问题和所处环境的特点出发,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指出家长的心理状态是决定患儿能否及时接受治疗的关键。

  • 标签: 唇腭裂 家长 情感体验 叙事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就诊的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130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同时对患者进行第二次诊断。结果所有的130例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中,有70例患者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误诊率达到53.85%。主要误诊原因包括对患者精神症状的误解、对患者病史了解不全、对相关诊断标准掌握不严等。结论临床医师因对患者精神症状的误解等原因,导致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极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医师不仅要注重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更要对患者疾病的演变加以分析,严格掌握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可以大大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避免出现误诊。

  • 标签: 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 误诊原因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中采用情感鼓励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供应室的护理人员情感鼓励后进行SAS与SDS的评分,在治疗前也对其进行相应的评分,观察情感鼓励前后护理人员的情绪变化。结果SAS和SDS的评分干预前后有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情绪上的观察,一旦发现其有较大的差异和变化需要及时给予情感鼓励的管理和运用,促进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的提高。

  • 标签: 供应室护理 情感鼓励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 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MMSE评分及 MO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 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认知和减轻外显攻击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 护理效果
  • 简介:由香港李锦记家族捐资的“李锦裳健康与快乐研究中心”,日前在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正式揭幕。该新中心的最高目标是建立一门全新的跨学科科学,致力探索抵御个别疾病的心理、社会、情感因素及正能量,进一步了解情感状态与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

  • 标签: 身体健康 情感因素 公共卫生学院 美国哈佛大学 情感状态 跨学科
  • 简介:通过对98例再入院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病情复发或加重的相关因素,认为未坚持服药、社会与家庭支持不足为主要因素。

  • 标签: 情感性精神障碍 再入院 复发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脏病情感障碍及危险因素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参与调查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65例,采用调查问卷,对所有住院患者使用SDS、SAS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为60.9%,焦虑的发生率为53.4%;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为74.3%、72.9%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者的39.5%、23.9%,情感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为Scr降低、自费、家庭低收入。结论对于肾功能不全等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与普通人群相比,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偏高,主要危险因素为自费和家庭低收入。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情感障碍 抑郁 焦虑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