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全球化的文化浪潮实现了多种文化的并存,而文化输出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表现。面临全球化背景下,开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传播,提高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成为中医药文化存续、发展的新路径。

  • 标签: 全球化 背景 中医药文化 产业 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形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4.20-2022.5.20收治的66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分为TH组与VD组,两组均33例,TH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VD组采用多形式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白内障知识掌握程度。结果:VD组患者白内障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T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多形式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多形式健康教育模式 老年性白内障 护理作用
  • 简介: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比例高达30%,其中50%来自于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本研究对HBsAg阳性的孕妇行被动免疫(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以探讨其对HBV宫内感染的预防作用和可能机理,从而找出阻断HBV宫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HBV 宫内感染 阻断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对现代互联网传播特点的分析,结合中医药文化的特性,探讨互联网如何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发现,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时效性、互动性、跨文化性和全球性等特点,显著扩大了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提高了传播效果,并扩大了受众范围。此外,互联网还促进了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中医药的国际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本研究旨在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并评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孕期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孕期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控制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进行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在产科定期行产检并分娩的HBsAg阳性,同时HBV-DNA也为阳性的母亲和新生儿共198例,按照孕期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前后母血HBV-DNA变化情况进行分组:一组为HBV-DNA转阴者;二组为HBV-DNA下降者(不包括转阴组);三纽为HBV-DNA升高者。对三组新生儿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多次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后,82%(162/198)的孕妇静脉血HBV-DNA含量总体出现下降,其中有4.95%(10/198)的孕妇HBV-DNA出现转阴,有18%(36/198)孕妇HBV-DNA含量上升。一组10例与二组152例的新生儿免疫失败率均为0,而三组36例新生儿免疫失败率为25.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考孕期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前后母血HBV-DNA拷贝数变化情况能够有效预测新生儿免疫失败的概率。

  • 标签: 孕期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药物服务中将药品信息可视化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传播绩效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06月未采取药品信息可视化前门诊的1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07月-2021年12月采取药品信息可视化后门诊的100张处方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用药错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用药错误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用药错误发生率(1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学服务中将药品信息可视化用于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能够将药物信息的具体使用说明具体化,避免老年人群因视力、文化等不同原因导致药物使用错误,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药学服务 药品信息可视化 传播绩效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医疗服务的载体,守护人民的健康。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医院人流量不断扩大,工作量日益饱和,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保障安全运行成为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本文将阐释、论证“技防”与“人防”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期为医疗机构消防安全能力的提升提出宝贵经验。

  • 标签: 人防 技防 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