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出现感染率的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p<0.05);实验组感染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在医院出现感染的情况,不仅起到了预防的作用,还提高了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加强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预防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过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疗效有效性分析。 方法: 选取 80 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 40 例,血液透析滤过)与对照组( 40 例,常规血液透析),比较分析两组炎性指标改变、甲状旁腺激素( PTH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 白细胞介素( IL-6 )、 C- 反应蛋白( CRP )、降钙素原( PCT )及 PTH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血液透析过滤有助于清除炎性因子,对改善微炎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方面有显著效果,同时安全性高。

  • 标签: 血液透析过滤 维持性血液透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措施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 9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护理)各 49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总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分别是( 89.6±1.1)分、 87.7%,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到宫颈癌患者护理中可以获得良好护理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 宫颈癌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效果。方法:抽选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 96例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据随机数字法分为 2组,对照组( n=48)行乙酰氨基酚片治疗,研究组( n=48)联合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更低( P< 0.05)。结论:加味青蒿鳖甲汤可有效缓解患者发热症状,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 标签: 晚期肺癌 癌性发热 加味青蒿鳖甲汤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分析活血止痛汤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8月 ~2018年 7月我院收治的早期骨性关节炎患者 5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 n= 25)与观察组( n= 25),常规组患者行西药治疗,对观察组行活血止痛汤治疗,比较组间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根据观察数据显示,观察患者治疗后效果明显更优于常规组,其在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上相比常规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早期骨性关节炎患者行活血止痛汤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使其关节功能得到改善,可在临床中普及。

  • 标签: 早期骨性关节炎 活血止痛汤 布洛芬
  • 简介:目的观察内热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纳入临床观察的60例患者将全部患者分配为内热针组与电针组,每组各30例。内热针组选取枕骨上项线、下项线、胸锁乳突肌乳突附着点、颈2~7棘突旁椎板、肩胛提肌肩胛骨内上角附着处(或双侧)组织压痛点为治疗点,标记出相距1~2cm的进针点。每次选取16~20个治疗点进行,分2次进行操作,每周治疗1次。电针组取穴颈2~颈7夹脊、风池及局部阿是穴,电针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两疗程间隔1d,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分别于疗程结束后、1月及3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内热针组总有效率为92.9%,电针组总有效率为75.9%,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CV评分呈升高趋势,但内热针组升高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电针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月时,两组患者ESCV评分呈升高趋势,内热针组的升高趋势更为明显,与电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月时,两组患者ESCV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电针组下降趋势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月时,内热针组总有效率呈升高趋势,电针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3月时,内热针组与电针组总有效率呈下降趋势,但内热针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热针疗法能松解软组织痉挛,缓解疼痛,从而减轻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是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内热针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VIPP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两个教学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订社区护理学课程核心内容的VIPP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实践,收集可视性素材进行课堂汇报。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自制测试卷评价两组学习满意度及效果。结果:实验组课程学习满意度及知识测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PP教学法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满意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并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应努力倡导。

  • 标签: VIPP教学法 社区护理学教学 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评价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3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方式,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总有效率、护理舒适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护理舒适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和护理工作的舒适度,也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患者的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预后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舒适护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ET)技术评价晚期妊娠妇女双侧颈动脉顺应性改变的价值。方法:对正常妊娠女性35例(妊娠组)和该年龄段的非妊娠女性35例(对照纽),应用ET技术检测双侧颈总动脉的硬化度(β)、弹性系数(Ep)、动脉顺应性(AC)、膨大系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妊娠组β、EO、AI、PWVB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AC降低(P〈0.05,P〈0.01)。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简便、准确地反映妊娠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 标签: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妊娠 颈动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