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香朴顺气颗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赤芍、厚朴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薄层色谱(TLC)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结论:香朴顺气颗粒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香朴顺气颗粒 薄层色谱法
  • 简介:目的观察验证拔罐疗法在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唯治疗组术前即开始在大椎、命门、腰俞、脾俞、肾俞穴拔罐治疗。术中及术后2组治疗和处理方法相同。观察各组病例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缩小程度及疼痛、水肿、渗出、坠胀等并发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7,14天在减轻肛门疼痛,减少创面渗出,改善肛门坠胀方面,2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8.26±5.94)d,对照组为(32.19±5.4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拔罐疗法可明显改善疼痛、水肿、渗出、坠胀等术后并发症且无毒副作用,达到了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 标签: 拔罐 低位单纯肛瘘 创面愈合 临床评价
  • 简介:疗效评价问题是胃癌前病变临床研究的关键。当前上皮内瘤变病理评价方法难以反映疗效的细微变化,组织半定量评价可敏感反映疗效变化;萎缩、肠化的准确评价需足够数量高质量的活检,加强培训和交流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上皮内瘤变内镜下缺乏特征改变,尚难用于疗效评价,萎缩、肠化等黏膜表现需要规范、统一和合理量化;症状评价宜筛选3~5个主症,从程度、频率规范评价。开发证候评价量表有利于提高证候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开发特异的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量表),或考察现有的消化不良量表的适用性,可从患者角度对疗效进行补充评价

  • 标签: 胃癌前病变 疗效评价 中医药疗法
  • 简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科学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学健康发展的航标,是高校体育教师行为的指挥棒,与高校学生体育意识、习惯、行为、能力的强弱效度相关,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单一化评价或者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已经影响了课程本身的发展。高校管理者应该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用发展的眼光、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进行较为客观、可靠地分析,基于多元化评价为导向,以推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多元评价体系 公共体育课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