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胆碱酯酶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脑、肝、血以及胆碱能神经末梢的突出间隙中,其活力降低常见于有机磷中毒,和肝实质细胞损害患者。肝脏在有实性损害时,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失代偿肝硬化及其他肝实质损害的慢性肝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此酶活性降低。这是由于肝细胞损害后酶合成降低所致,其下降程度常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我们收集了7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CHE的测定结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胆碱酯酶 检测 有机磷中毒 肝实质细胞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的β2-mg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3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检测血清的β2-mg水平,其中30例经治疗后1个月给予复查,比较治疗前后血清β2-mg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β2-mg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明显下降,但仍比对照组高。结论血清β2-mg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改变可作为了解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变化和疗效的一项辅助指标。

  • 标签: 脑梗塞 血清 &beta 2-mg
  • 简介: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uEPO)对颅脑创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表达的影响,评价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纳入住院治疗的颅脑创伤患者32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于规定时间皮下注射r—huEPO。对照组不予r—huEPO处理,其他治疗两组相同。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颅内压及脑水肿变化情况;两组均在研究时间静脉采血,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分析各组NSE变化。结果从临床征象比较,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恢复较好;两组患者血清NSE均随时间变化表达不同,治疗组血清NSE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E是较为敏感特异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的指标,利用r—huEPO进行红细胞动员,可通过各种机制抑制颅脑创伤后的继发病理损害及其过度炎症反应,对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颅脑创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放射治疗对血清β-CTX和PINP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2015年3—2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癌骨转移患者,均给予放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β-CTX和PINP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后的β-CTX水平和PINP水平与放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放疗后完全缓解31例,部分缓解19例,有效率为89.29%。结论放疗有助于降低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β-CTX和PINP水平,β-CTX和PINP可以作为评定肺癌骨转移放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肺癌骨转移 血清&beta -CTX 放疗效果 PINP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抑郁综合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eeine,HCY)水平,并探讨其与抑郁综合症症状的相互关系。方法本文采用我院住院病例一对一的分析方法设计,用循环酶方法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抑郁综合症住院患者100例(患者组),健康检组100例(对照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患者组与健康体检组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结果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16.80±6.6)μmol/L,健康体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10.80±3.86)μmol/L。检测结果抑郁综合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结论抑郁综合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临床上显示轻度增高,可能与抑郁综合症症状的病理有着直接的相互关系,有待于临床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抑郁综合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和肺癌患者首次确诊时血清CE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5月于我院首次确诊为胃癌和肺癌的218例患者(胃癌和肺癌各109例)血清CEA检测结果,同时随机选取144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定量检测血清CEA浓度;根据CEA浓度<5.00μg/L、5.00-10.0μg/L、10.01-20.00μg/L、>20.00μg/L对胃癌组、肺癌组及健康体检组进行分类,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分析;按照年龄和性别因素运用方差分析比较胃癌组及肺癌组与健康体检组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4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EA有7例阳性;胃癌组血清中CEA阳性率为30.3%(33/109);肺癌组阳性率为37.6%(41/109);CEA在肿瘤组血清中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方差分析可见各年龄段及不同性别间三组数据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胃癌和肺癌的血清CEA检测结果与健康体检组有明显差异,血清CEA检测在胃癌和肺癌的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辅助参考价值。

  • 标签: 癌胚抗原 胃癌 肺癌 健康体检 统计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观察高尿酸血症对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入选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根据血清尿酸水平的不同,分别入选正常尿酸(A组)60例,高尿酸血症组(B组)60例,共计120例。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及一月后行心脏超声心电图(UCG)检查,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S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间及组内差异;六月后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分别比较以下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电图指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B两组患者在入院一月后均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发生左室重构,但B组患者心室重构的发生率较A组高,预后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六月后观察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B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不良影响,高尿酸血症组较正常胰岛素组预后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高尿酸血症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37例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NTIS)脓毒症患者、71例非NTIS脓毒症患者、47例非感染患者甲状腺功能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等。另选95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比较NTIS脓毒症组与非NTIS脓毒症组、非感染组和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水平的差异。结果NTIS脓毒症组血清FT3(2.63±0.29pmol/L)、FT4(14.22±3.65pmol/L)和TSH(1.37±1.14mIU/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FT3(4.67±0.41pmol/L)、TSH(2.33±1.19mIU/L)明显下降;FT4(12.22±1.41pmol/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TIS脓毒症组血清FT3、TT3(0.54±0.18nmol/L)、TT4(95.04±25.20nmol/L)与非感染组比较血清FT3(3.66±0.83pmol/L),TT3(0.96±0.43nmol/L),TT4(105.3±20.96nmol/L);与非NTIS脓毒症组FT3(3.61±0.49pmol/L),TT3(0.89±0.29nmol/L),血清TT4(107.22±26.99nmol/L)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IS脓毒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较明显,血清FT3和TSH水平下降,FT4水平增高,其中血清FT3是一个敏感生物标记物,对感染情况判断可能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甲状腺素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对64例门诊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中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检测,按性别、年龄1∶1匹配选取就诊体检健康者6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血清FT3、FT4和TSH浓度。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Montgomery2Asbery抑郁量表(MADRS),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抑郁症患者组治疗前、后血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FT4明显下降。结论抑郁症FT4升高继发于情绪障碍,治疗前血清FT4水平能预测患者的抑郁严重度。提示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与症状的消失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遴选我院收治的25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与25例非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纳入本次调查,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及体温,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白细胞计数与体温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较大程度地影响着肺部感染程度,可作为预测与识别重症肺部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重症肺部感染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水平对重症细菌感染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感染性疾病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实验室血清检查,将其分为A组(细菌性感染组,57例)、B组(病毒性感染组,43例),所有入选者均需接受血清PCT、CRP及WBC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A组血清PCT、CRP、WBC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B组,血清PCT、CRP、WBC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WBC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减少漏诊与误诊现象。

  • 标签: 重症细菌感染 PCT CRP WB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黄芪对CHD患者血浆ET-1和血清SOD、NO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化学法对32例CHD患者进行了血浆ET-1和血清SOD、NO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论CHD患者在治疗前血浆ET-1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SOD、NO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三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黄芪治疗CHD患者有降低ET-1水平和升高SOD、NO水平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黄芪 内皮素-1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不同时期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3例不同部位子宫肌瘤患者在月经增殖期和分泌期的性激素水平,同时选择30例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各期各组患者血清E2、LH、FSH、PROG及T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颈(体)平滑肌瘤组及多发性平滑肌瘤患者E2水平高于其他部位(P<0.05);子宫壁内平滑肌瘤组与多发性平滑肌瘤组LH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不同部位子宫肌瘤患者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性激素水平,检测其有助于子宫肌瘤的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估。

  • 标签: 子宫肌瘤 性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新生儿溶血患者实施血清总胆汁酸的检验,分析临床应用的结局。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前来本院进行溶血治疗的新生儿为对象,经过回顾式分析,对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进行对比说明。对照组患者以 60例黄疸新生儿进行对比,观察组则为 60例溶血新生儿,分析数值水平差异。结果:从研究数据上看,观察组患儿在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上均为( 1.66±5.74) umol/L和( 165.52±74.36) umol/L,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直接胆红素水平和 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上依然存在差异性,即观察组数值为( 14.39±5.55) umol/L和( 6.49±4.25) umol/L,依然远远高出对照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日龄低于 5天的新生儿,其血清总胆汁水平酸明显低于日龄超过 5天的新生儿。结论:采用血清总胆汁酸检验能够对新生儿溶血疾病的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其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也有所提升。

  • 标签: 新生儿 溶血患者 血清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价值观察。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至 2020年 3月收治的 58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 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对象,将其划分至实验组和对照组当中。两组患者均采取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 PCT、 CRP以及 WBC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 PCT、 CRP以及 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诊断中,通过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检测价值准确,能够为患者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早期诊断意义显著。

  • 标签: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 价值观察
  • 简介:目的检测各期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重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设重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每组患者血清中自细胞介素(IL)-2,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Fas),α-干扰素(IFN-α)的水平。结果各期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病情越重,IL-6,TGFβ1,TNF-α,sFas水平越高,而IL-2,IFN-α水平越低。结论血清IL-2,IL-6,TGβ1,TNF-α,sFas,IFN-α的水平与肝细胞凋亡和坏死、损伤和修复以及病毒的复制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对评估重型肝炎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重型肝炎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Α-干扰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高症患者采取血清CysC、HCY、mALB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妊高症患者(妊高症组)和8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ysC、HCY、mALB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妊高症患者血清CysC、HCY、尿mALB单独及联合检测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妊高症组联合检测异常率与血清CysC、HCY、尿mALB单独检测相比略高,但无差异,P>0.05。结论妊高症患者采取血清CysC、HCY、mALB联合检测效果显著。

  • 标签: 妊高症 CysC HCY mALB 联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