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矽肺患者血清CYFRA-211的临床意义。方法在100例矽肺病人、100例肺癌病人和100例肺部良性疾病病人中检测血清CYFRA-211。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血清CYFRA-211在矽肺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矽肺病人组织血清CYFRA-211的水平较良性疾病病人组显著升高(P<0.05),与肺癌患者相比(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矽肺患者血清CYFRA-211升高临床意义不大。

  • 标签: 矽肺 CYFRA-211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科学的方式对眼睛近视的患者血清多巴胺含量进行测定,探讨相关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空腹抽血,然后采集其血清约1毫升,在低温条件下予以妥善保存作为后续检测标本。检测方法采用杨煜等学者的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使用该方式来检测患者血清DA含量。结果无论是轻度近视,还是中度近视,这两组患者中的血清中DA含量均要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轻度近视与中度近视,两组患者血清中DA含量与近视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人体血清多巴胺的含量与近视眼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近视眼 多巴胺 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血清对准分子术后干眼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眼科就诊行准分子激光手术(LASIK)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自体血清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术后对照组常规使用氟米龙滴眼液及加替沙星滴眼液,自体血清组添加使用自体血清,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部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的变化。结果:通过术后1周、2周、1个月的观察,自体血清患者较对照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清对准分子术后患者干眼症有明显的临床效用。

  • 标签: 自体血清 准分子手术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9例乙肝患者按照轻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其中轻度组25例患者以及重度组14例患者。统计两组39例患者HBV-DNA、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结果轻度组25例患者HBV-DNA水平低于重度组,重度组PCⅢ、CⅣ、LN、HA水平均明显低于重度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血清学检测指标与血清肝肌纤维指标对鉴定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进展有重要作用。值的临床借鉴。

  • 标签: 肝纤维化进展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结果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检测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为正常健康人,还有20例为1级高血压患者,10例为2级高血压患者,10例为3级高血压患者。对这些人给予循环酶法进行血清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正常健康人40例血清半胱氨酸检测11.71±3.81μmol/L,20例1级高血压患者血清半胱氨酸检测13.26±4.16μmol/L,10例2级高血压患者半胱氨酸检测16.71±5.11μmol/L,10例3级高血压患者半胱氨酸检测26.71±13.81μmol/L。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对比健康正常人的血清半胱氨酸浓度要高一些,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主要的测量数据,机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在临床上诊断和监测高血压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住院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90例,其中重度45例设为重症组;轻中度患者45例,设为非重症组。另选取45例同期体检健康患者,设为非感染组。观察3组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体温水平。重症组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记录患者预后情况。结果重症组及非重症组患者WBC、hs-CRP、PCT水平及体温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PCT水平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组与非重症组WBC、hs-CRP水平及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重症患者预后不佳、死亡5例,存活40例。存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PCT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可以作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辅助诊断指标,并对判断为重症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重症 肺部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肌炎患者血清BNP及cTnⅠ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病例78例,为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所接诊,视为本次研究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所接诊非心肌炎病例78例,为对照组。对空腹静脉血进行采集,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血浆BNP及cTnⅠ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合观察可知,两组在血清BNP及cTnⅠ的表达水平上均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BNP为(1089.64±10.34)pg/ml,治疗后为(214.57±2.57)pg/ml,P<0.05。血清cTnⅠ治疗前为(0.52±0.003)ng/ml,治疗后为(0.01±0.005)ng/ml,P<0.05。结论对于心肌炎患者通过对血清BNP以及cTnⅠ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于帮助其确诊以及恢复情况监测均存在有重要意义,可在心肌炎患者治疗中进行采用。可较为直观对其病症严重程度进行反应,对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案优化均存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肌炎 血清BNP cTnⅠ 表达水平 诊断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价值。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286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非重症组(180例)与重症组(106例),另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测定并对比三组受试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非重症组与重症组乙肝患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更高;重症组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与非重症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病情改善的乙肝患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改善者,独立样本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是乙型肝炎常用的检查与诊断指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支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IgA IgG IgM 表达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联情况。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4.63±4.27)μmol/L,比对照组的(7.24±3.81)μmol/L更高(P<0.05)。重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32.63±4.27)μmol/L,相较于中度梗死患者的(25.47±2.87)μmol/L更高(P<0.05);中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较于轻度梗死患者的(14.23±3.82)μmol/L更高(P<0.05)。重度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3.27±5.28)分,高于中度梗死患者的(22.48±6.71)分(P<0.05);中度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轻度梗死患者的(11.49±2.84)分(P<0.05)。结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相关,早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维生素D与血清离子钙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其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病变组(60例)和未病变组(4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病变组和未病变组的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变化,并与对照组作对比,分析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结果未病变组治疗前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病变组治疗前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较其与两组均明显较低,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病变组治疗后其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未病变组和病变组组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维生素D、离子钙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显著正向相关性(r=0.531,P<0.05)。结论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血清离子钙等水平变化差异十分明显,且血清离子钙与血清维生素D之间呈正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血清维生素D 血清离子钙 变化意义
  • 简介: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脑卒中后伴发睡眠障碍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舒乐安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观察高尿酸血症对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入选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根据血清尿酸水平的不同,分别入选正常尿酸(A组)60例,高尿酸血症组(B组)60例,共计120例。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及一月后行心脏超声心电图(UCG)检查,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S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间及组内差异;六月后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分别比较以下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电图指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B两组患者在入院一月后均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发生左室重构,但B组患者心室重构的发生率较A组高,预后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六月后观察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B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不良影响,高尿酸血症组较正常胰岛素组预后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高尿酸血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水平对重症细菌感染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感染性疾病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实验室血清检查,将其分为A组(细菌性感染组,57例)、B组(病毒性感染组,43例),所有入选者均需接受血清PCT、CRP及WBC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A组血清PCT、CRP、WBC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B组,血清PCT、CRP、WBC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WBC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减少漏诊与误诊现象。

  • 标签: 重症细菌感染 PCT CRP WB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方法随机抽选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4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为观察组,另取150名已育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卵泡期、排卵期及黄体期的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结果(1)卵泡期观察组患者T、FSH及E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RL及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2)排卵期观察组患者排卵期LH、T、FSH、P、E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黄体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LH、PRL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显著下降(P<0.05)。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迥异于正常人群,检测血清性激素可辅助临床诊断女性不孕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不孕症 血清性激素 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在慢性肾衰竭(CRF)诊断及分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测定各期CRF患者血清PTH、铁蛋白(SF)、尿素(Urea)、肌酐(Scr)、钙(Ca)、磷(P)值,与健康体检者对比,并分析PTH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TH水平在失代偿组、肾衰竭组、尿毒症组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TH在实验组各期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肾衰竭组和尿毒症组内PTH与Urea、Scr、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Ca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SF呈正相关(P<0.05)。结论PTH在CRF的诊断、分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中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甲状旁腺激素 铁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7例PLC患者和47例同期来我院检查的健康人,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A242、CA724和AFP。结果PLC患者在术前AFP、CA242和CA724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t=49.293,t=17.392,t=9.394,P〈0.01);在TACE治疗后半年和1年,PLC患者血清AFP和CA72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CA242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LC患者在接受TACE治疗后血清CA724和AFP水平均显著降低,在临床上评价肝癌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糖类抗原24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慢性轻中度乙型肝炎组(n=42)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n=40),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检验并比较3组受试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重型乙肝组与慢性轻中度乙肝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轻中度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均明显低于临床未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乙肝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及病情程度判断有一定应用价值,还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病情判断 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