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老年心脑血管杂志为老年心脑血管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该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以及密切结合老年心脏、脑部、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及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

  • 标签: 老年心脑血管病 杂志 中华 血管系统疾病 科研工作者 稿约
  • 简介:近20多年来,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心脏的技术发展迅速。上一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经皮经静脉通过房间隔穿刺进左房的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先天性心脏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技术等开始临床应用。90年代以后,由于介入治疗装置的材料及设计的进展,介入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在冠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的基础上,为解决再狭窄开展了冠脉内支架装置术,由裸支架发展到药物洗脱支架至今几乎替代了开胸的冠脉血运重建术。

  • 标签: 经皮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冠脉血运重建术 冠脉内支架
  • 简介:美国心脏学会科学年会于当地时间2018年3月10~12日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会展中心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万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今年的美国心脏学会公布了多项新近完成的临床试验。大会开幕式后来自法国巴黎的P.GabrielSteg教授在会上报道了ODYSSEY-OUTCOMES的试验结果。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年会 科学 临床试验 佛罗里达州 会展中心
  • 简介:目的观察心尖肥厚型心肌(AHCM)与其他类型的肥厚型心肌(HCM)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87例HCM(B组)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及心电图检测,对比16例AHCM组(A组)与71例HCM组(B组)的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倒置、传导阻滞、病理性Q波、左室高电压、WPW的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的病理性Q波、巨大倒置T波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B组两组之间虽然心电图及其它方面存在许多共性,但病理性Q波以及巨大倒置T波的存在与否,对两种HCM的心电图改变有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心电图 诊断 鉴别诊断 T波倒置 传导阻滞
  • 简介:围产期心肌是一种特发性心肌,发病率低,但可以导致患者死亡。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年对围产期心肌的病因学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心肌疾病 围产期 妊娠
  • 简介:应激性心肌是较常见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心理、躯体应激、疾病、药物等多种病因均可诱发。早在古时圣经时代、古罗马时期,20世纪40及60年代,学者就已用伤心综合征、“悲伤心脏”描述心理应激与死亡关系,到80年代初Cebelin等报道了无冠心病突然死亡的应激性心肌病例。该病发病时左心室收缩常呈现特征性章鱼瓶形态,90年代日本学者Sato等首先用章鱼瓶心肌描述本典型特征。

  • 标签: 心肌疾病 Takotsubo心肌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 简介:据调查,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接近二亿,确实惊人,几乎接近美国全国人口之多。患了高血压痛后的症状,有些很轻微甚至没有症状,常常不被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迅速引起众多的并发症,例如高血压性心脏、冠心痛、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等等,成为威胁健康,引发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但是,高血压是可防可治的,特别是近年来,西医方面防治的方法突飞猛进,取得不少可喜的成绩。而在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面,亦与时并进,取得很多优异的成果。鉴于众多读者要求,希望较系统地了解我国如何应用传统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现对我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雷燕教授对这方面的治疗方法,予以系统介绍,希望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 标签: 高血压病患者 中医科学 治疗高血压病 天麻钩藤饮 眩晕 夏枯草
  • 简介:《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片文章中提出,每天服用推荐量维生素D的男性出现心脏发作或中风的可能性较仅服少量的男性低。该研究涉及接近119,000名成人,随访时间长达20多年.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维生素D 男性 风险 临床营养学 随访时间
  • 简介:最新研究显示,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的磺脲类药物在降低血糖水平的同时,可致比其他服用甲福明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心脏风险。研究人员在这项超过8,500名65岁或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的研究中发现,服用磺脲类的患者出现心脏发作以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12.4%,然而服用甲福明二甲双胍的患者仅出现心脏及血管问题的风险是10.4%。除此之外。研究指出服用磺脲类的患者可能会更早出现心脏。上述研究是在美国糖尿协会的年度会议中报道。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磺脲类药物 高风险 甲福明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美国糖尿病协会
  • 简介:心脏是美国的头号杀手,它造成40%的人死亡,比所有肿瘤加在一起引起的死亡人数还要多。为什么心脏会如此致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出现突发症状时,绝大多数人都来不及求救。不可否认,许多人突发胸痛时可能知道拨打911急救电话,以此幸运的捡回一条性命。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信号 死亡人数 急救电话 突发胸痛
  • 简介:目的研究并发心前区疼痛发作的高血压前期患者平板运动实验的特点。方法71例有心前区疼痛发作的高血压(HP)患者与64例有心前区疼痛发作的高血压前期患者,均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二组敏感性(82.6%,86.5%),阴性预测值(65.2%,75.0%),血压升高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83.3%,44.19%),阳性预测值(92.6%,62.7%),准确性(82.8%,66.2%),高血压前期组高于HP组(P<0.05)。HP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发生心电图ST段下移时间比高血压前期组延迟出现(P<0.01)。其冠脉造影阳性组最大ST段下移幅度大于冠脉造影阴性组(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运动试验假阳性率低,这部分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ST段下移即时出现,且最大ST段下移幅度大。

  • 标签: 高血压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平板运动试验 心电图ST段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糖尿(DM)和冠心病(CAD)者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差异,以利早期干预。方法选择分析48例DM和69例心肌梗死(MI)者24h动态心电图(DCG)资料,其中DM伴心肌缺血者26例为DM1组,不伴心肌缺血者22例为DM2组。急性心肌梗死(AM1)组3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1组)30例,比较4组HRV5项时域指标差异及昼夜节律变化。结果DM组5项指标均有显著降低。但以后二项(RMSSD和PNN50)降低为著。MI组前三项(SDNN、SDANN、SDNNI)显著降低,而RMSSD和PNN50无明显降低。DM1组和DM2组比较,前三项指标有显著差异,后二项指标无差异。结论DM者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CAD者以交感神经受损为主,DM合并心肌缺血者自主神经受损加重。

  • 标签: 糖尿病冠心病 心率变异
  • 简介:我是93年因心绞痛住院,经检查才知道自己患有心血管,当时有哪些想法.如何正确对待治疗和调养.谈谈我的经过和从中得到哪些教圳?

  • 标签: 心血管病 调养 治疗 心绞痛
  • 简介:目的:通过对非典型川崎(atypical或incompleteKawasakidisease)的临床分析而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32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发热并不总是首发症状;(2)发热、皮疹和口唇干红、皲裂发生率高,手足硬肿和颈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低;(3)反复发作者第2次发作较第1次发作不典型;(4)对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者,再给丙球一疗程,仍无效则改用甲强龙冲击治疗。结论:对于非典型KD的诊断不能太拘泥于诊断标准.应结合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作综合分析,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4例,静点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124例,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分别检测粘度、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塞通对糖尿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疗效可靠、稳定、安全.

  • 标签: 糖尿病 血管疾病 并发症 药物治疗 血塞通注射液 预防
  • 简介: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中国介入心脏学杂志、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北京麦迪卫康广告有限公司承办,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的第15届全国介入心脏学论坛将于2012年3月1-4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 标签: 介入心脏病学 论坛 中国医学基金会 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AHCM)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特点,探讨其对AHCM的诊断指导价值.方法对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就诊的60例AHCM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时期我院正常体检人群50名为对照组.行12导联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及有无特征性变化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表现为胸导联T波倒置伴ST段下移及左室高电压表现;胸导联QRS波群时间延长,且QRS波群振幅在不同导联上变化明显,均超过正常值;在ST段分别表现为V3~V6和Ⅱ、Ⅲ、aVF下移;且有42例出现V3~V6T波倒置.患者左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0.05mV,T波对称性倒置,左胸导联同导联R波高度与T波倒置深度,ST段压低深度呈负相关(P〈0.05),T波倒置深度与ST段压低深度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心电图诊断对心尖肥厚型心肌有辅助指导价值,对AHCM患者早期行心电图检查可提高其疾病确诊率.

  • 标签: 心电图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ST-T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