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全球化进程必然导致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冲突。对于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的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创作和传播而言,既要坚持古典文学样式的写作,又要面对新加坡多元社会的文化洗礼。对于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即中国古典文学种类的海外生存现状,以及在中外的对话、交流中反观我们中国古典诗词在当代的生存的问题,是具有现代意识与前瞻性的论题。

  • 标签: 文化特质 新加坡 旧体诗 后殖民主义 华文 中国古典文学
  • 简介:这个题目的意图很清楚:是对女性主义批评的批评,换句话说,是对女性主义批评的自我批评,是对女性主义批评所做的自我限制。我们不能以为我们曾经受到不公正的限制就变得不需要任何限制,曾经遭到过多的约束就变得不需要任何约束,尤其是自我约束。一个愤怒的和受压抑的人最有可能的是再度不公正地去压制别人或别种声音。导致另外一种精神上和思想上的黑暗降临。所以我主张——不只在女性主义批评这个问题上——

  • 标签: 女性主义批评 莎士比亚 相矛盾 优秀的文学作品 女权主义 性别差异
  • 简介:何其芳早年就讲过,叙事诗需要“歌唱”一个“故事”。长篇叙事诗尤其需要如此。“歌唱”与“故事”标示了长篇叙事诗抒情性与叙事性兼备的双重属性。以往,我们只关注诗歌的抒情性而忽视诗歌的叙事性。

  • 标签: 现实主义诗歌 长篇叙事诗 抒情性 惊蛰 长诗 左翼
  • 简介:传统的真实观是现代人的生存依据,以其为核心与要义的“本真性”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真实发生变异或变形,本真性被消解,拟像与仿真取而代之。从来源、内涵和功能等方面来比较,本真性是原创的、事实性的,保证了人类生存的完整感和连续性,仿真则是摹仿的、符号化的行为,造成了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仿真是一种超现实或新的真实,蕴含了解决身份危机的可能性。

  • 标签: 本真性 仿真 现代性
  • 简介:文学史、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除了还原历史以外,更应该从中总结规律、寻求殷鉴.数百年来,之所以对李梦阳的文学思想争议不休,除了它本身是一个缠夹的矛盾结构外,也由于研究者往往对其有关观点和创作状况归类铺陈较多,而对其内在规律、思想核心特别是有价值的殷鉴挖掘、总结较少.笔者认为,尽管李梦阳以复古为旗帜,以重格调和主情为其文学观点之两翼,但只要全面地作一番知人论世的工作,并将其文学观点与其实际运作联系起来考查,就会发现,其文学思想的核心乃在于通过文学进行社会参与,即通过文学复古来振奋士心,制造盛世氛围,为挽救明王朝之颓势、振兴朝纲服务.当他的这种努力与文学自身规律相结合时,便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影响;但当他为了社会参与而从"本诸法"、"祖其格"和因袭模拟等方面违背甚至抹杀了文学自身的规律时,他便得到了在当世和后世屡屡为人诟病的败绩和教训.这种对文学自身规律的违背和抹杀有其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今天看来,他的教训以及他本人对这个教训的总结和反思恰恰又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殷鉴.

  • 标签: 社会参与 自身规律 反思 殷鉴 文学思想 内在规律
  • 简介:本文是关于探讨用阳明学的方法来解决韩国社会问题是否可行为内容的。本论文提出了四个问题,并给出了从阳明学观点出发的解决方案。第一是一切都换算成分数,崇尚第一的成绩至上主义问题,这个问题用阳明学追求寻找真实自我的主要学习方法的致良知来解决。第二,越来越严重的'富愈富,贫愈贫'现象导致的阶级论和身份差别带来的社会矛盾,这个问题用阳明学的四民平等论为根据提出了解决对策。第三,千万宠物时代动物权利得以保护,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用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来解决,同时强调具有灵性、德行的人类与任何动物相比都是最重要的。第四,指出逆伦犯罪的蔓延导致的社会病理现状,这个问题用阳明学中在人类良知中自然发现的孝悌伦理来解决。同时在人类本性回归里可以找到关于这四个时代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共同点。提出了在'存天理,去人欲'的修养里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时代和社会变化有多快,如果需要一个合适的制动装置的话,无疑阳明学就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

  • 标签: 阳明学 良知 知行合一 四民平等
  • 简介:新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界似乎有了新的繁荣迹象。摆脱传统学术路径、建构新的研究范式成为理论工作者关注的主要内容,这一点无论在古典诗论的现代转换中,还是在形而上学美学的观念转型中都已得到足够的证明。与之相伴的,自然是数不胜数的学术成果:五花八门的概念、范畴、理论、精神次第呈现,几乎建起一个春意盎然的“术语百花园”。的确,哪怕只是粗略地翻看一下当前流行的期刊杂志或专著论文,便会承认此言不虚。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文论术语甚至已经播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 标签: 理论主义 文艺学 吴炫 贫困 理论工作者 中国文艺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坛,因鲜明决绝的性别姿态而暴得大名的女性主义写作,进入新世纪以来,不意呈现为日渐退潮的叙述趋势。这并非指女性作家未能写就新作或是作品日趋减少。事实恰恰相反,大多女性作家仍然笔耕不倦,新作接连涌现。

  • 标签: 女性主义写作 乡村叙事 20世纪90年代 林白 分裂 女性作家
  • 简介:后新时期以来,20世纪中国批评话语出现了一种革命式的断裂,一些批评家借助于西方后现代思想资源的启示而告别了自梁启超和王国维以来的“本质主义批评话语”。我将这种越出本质主义批评话语后另行生成的话语形态称之为“中国新批评”。与本质主义批评的话语倾向相反,“中国新批评”的根本特征是“反本质主义”,它反对根据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本质对艺术进行“真理审判”,而将无限自由的“思想反思”和“意义启示”作为批评的根本目标。其结果必然是,20世纪中国单一的本质主义批评话语彻底“复数化”了。

  • 标签: 中国新批评 反本质主义 真理审判 意义启示
  • 简介:最近一段时间,我虽然写了几篇讨论性的文字,但却从未奢望过能被讨论对手所“苟同”或“接受”的。近读《文艺理论与批评》第3期上的《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不应轻易否定》(以下简称《否定》)一文,更加重了我的这个印象。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如《否定》一文的作者所说,在“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观点”问题上有严重分歧。由于彼此依循的哲学根基不同,所以在美学主张上达成一致是困难的。

  • 标签: 《文艺理论与批评》 实践存在论美学 人本主义 美学研究 朱立元 马克思哲学
  • 简介:本文旨在深入解读斯皮瓦克所界定的对“伦理特异性”做出回应和负责任的后殖民翻译诗学:后殖民翻译应履行的文化批判与政治介入功能:呈现第三世界属下阶层、属下女性被遮蔽的他者性;应承担的正义的伦理责任:对多重差异性的第三世界属下他者文本的爱与爱欲;应采取的思维方式或认识论立场:一种“策略上的本质主义”;以及应实行的操作策略与技术:屈服于第三世界原文语言修辞性的直译法。

  • 标签: 斯皮瓦克 属下阶层 伦理特异性 爱欲 策略上的本质主义.
  • 简介:文学人告别“附属”,走向自主、自觉,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社会的精神维新。批判“两个凡是”为告别“附属”奠定了思想和社会基础,《祝词》、“改译”推动了告别“附属”的进程,“以人为本”理念促进自主自觉“人的文学”实践。

  • 标签: 附属 自主 自觉 人的文学
  • 简介:《烟花楼》这个书名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性,烟花女许春兰的特殊身份尤其容易让人想象种种风流韵事。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情不自禁被许春兰的生存意识和人格意识所震撼,快感等待不知不觉转化为美感冲动,你纵然有性的欲望也得到了美的净化。许春兰这一人物形象包涵有深刻的意蕴,这是因为她不是一般意

  • 标签: 审美价值 烟花女 生存意识 使人 人格意识 人格独立
  • 简介:<正>周扬同志在一九八○年四月二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继承和发扬左翼文化运动的革命传统》的文章,指出左翼文化运动从来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工作,这是我们一个优良的传统。纪念“左联”,就要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要为建立具有我们自己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

  • 标签: 左翼文化运动 民族特点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左联 革命传统 周扬
  • 简介:在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重提启蒙的话题,不免令人感到有几分沉重和悲凉,在业已逝去的这个充满了呐喊与奋争、挫折与失败、变革与暴力、进步与灾难的世纪里,为了一个现代化的神话,几代人前仆后继,苦苦探寻,在面临着本土与世界、现代与传统、革新与救亡、群体与个人等等各个方面的重重矛盾与价值困境的情势下,几代前辈付出了悲壮的努力。然而,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他们的努力却未必得到充分和准确的理解,在当代的市场化语境中,在物质生活的进步这一事实中,这种努力还在不断地遭受误解、遗弃、轻蔑甚至嘲讽。我当然不否认时代的变迁正不断地改变文化与知识者的价值趋向,但与前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勇气相比,那些最宝贵的精神价值与原则正在遭受蹂躏和遗弃,这种极其恶劣的行为,正借助商业时代的传媒机器和文化时髦而大获利益。这不是当代知识分子的进步和光荣,而是悲剧和耻辱。启蒙的问题根本上就是现代性的问题。现代性在20世纪中国当然是一个未完成的命题,因此启蒙的使命也并不意味着已经终结。当然它会有新的内涵,因为时代语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正因为如此,现代性和启蒙的问题在当代已变得变动不居,充满了内在矛盾和悖...

  • 标签: 中国文学 主义基本 否中国
  • 简介:崔柯(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我们这期论坛讨论的主题是"如何理解‘美学和历史’的批评——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批评标准与方法"。前两次讨论中我们多次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实践性。我们知道,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是非常紧密的。在马恩的文学批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异常精彩的对文艺现象的穿透。

  • 标签: 文艺批评标准 文学批评 马恩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现象 批评实践
  • 简介:“72行”生活实践活动课程,以“家校协作、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模拟角色、体验生活”为目的,将社会的缩影移植到校园,学生通过活动,真正地做到了寓教于乐,培养公民意识,更促进素养全面提升。该课程,得到家长、社会的好评,纷纷表示这项课程是送给孩子们成长的最美好的礼物。

  • 标签: 生活德育 生活实践 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