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患者眩晕症状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病因。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本院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眩晕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对眩晕患者病因予以确诊。结果本院收治的患者中有47例患者为壶腹嵴顶结石病、4例为梅尼埃病、2例为前庭神经元炎、2例为突发性耳聋、35例为PCI患者。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眩晕病因予以了解,能够提高患者病症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 标签: 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病因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眩晕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合东部沿海地区地域环境特点,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患者眩晕证病因多为湿热证,在眩晕病发病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况。中医药治疗老年患者眩晕的历史源远,有大量著述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本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沿海地区地域气候条件,结合老年患者眩晕症发病表征及祛湿清热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湿热眩晕的中医辨证过程进行研究,结合临床对湿热眩晕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

  • 标签: 湿热眩晕证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356例眩晕患者的监测分析。方法356例眩晕患者,分为男性206例,女性150例,全部用TCD检测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眩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不仅表现血流速度的增快,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不对称,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流速度无明显异常,而且还出现涡流及血流频谱异常。结论眩晕患者以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流频谱峰顶圆钝为主要TCD表现。

  • 标签: 眩晕 经颅多普勒超声 平均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2例眩晕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来自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根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分别采取中医疗法和常规西医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停药1个月内眩晕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眩晕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明显。结论:对眩晕患者应用中医疗法治疗可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较之常规西医治疗更具优势。

  • 标签: 眩晕 中医 眩晕程度评分
  • 作者: 吕文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25期
  • 机构:聊城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眩晕的治疗方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治疗有关眩晕治疗的相关文献,分析、归纳总结研究结果。结果:中医内外治法结合西药对于治疗眩晕疗效较好,且复发概率较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效果显著,临床优势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眩晕 治疗方案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眩晕宁片治疗组治疗后能明显改善眩晕症状,本研究中观察到眩晕宁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恶心、呕吐、耳聋、耳鸣、睡眠障碍等临床症状,本文主要比较眩晕宁联合西比灵与单用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不足性 供血 动脉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眩晕宁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3例患者采用耳石复位法,后半规管BPPV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治疗,平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治疗,连续应用5-7次。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力定眩片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眩晕宁片。结论:眩晕宁片治疗BPPV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更低的复发率,,能有效减轻眩晕残障程度,消除残留症状,且药效经济学价值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眩晕宁 BPPV 药效经济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哮喘患者没有发作时,和身体健康的人一样生龙活虎,蹦蹦跳跳也绝对不会有困难。可哮喘一旦发作,那真是险象环生。试想一下,“有气入没气出”是怎样的一种情况,你就心中有数了。

  • 标签: 哮喘发作 医院 哮喘患者 身体健康 发作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一旦发生冲动,应实施有效医疗护理措施,尽快终止和预防再度发生冲动行为。

  • 标签: 躁狂 发作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21岁。于2001年6月进藏,自2001年7月由于过度劳累和心情不好第一次出现不明原因反应,具体症状:情绪激动,呼吸急促,手脚(嘴唇)麻木,意识清醒,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失控感),大喊大叫,四肢僵硬,站立困难,有恐惧感及濒死感等,吸氧休息后症状很快减轻。2002年去军队院校进修,军训期间再次出现类似症状。之后,如遇过度劳累、心情不好即出现上述症状,共计五、六次。

  • 标签: 惊恐发作 焦虑障碍 高原反应 心理疏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以难以控制的白天过度嗜睡(EDS)、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临床症状。常于10—20岁发病,人群患病率为0.02%-0.18%,无性别差异,是继睡眠呼吸障碍引起白天过度嗜睡的第二大病因。为一终生性睡眠疾患,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酿成意外事故而危及生命。

  • 标签: 发作性睡病 症状 睡眠呼吸障碍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