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59例米勒链球群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159例中男性者103例(64.8%),未成年者(<18岁)19例,年龄(8.1±5.3)岁;中青年者(18~64岁)113例,年龄(45.5±13.1)岁;老年者(≥65岁)27例,年龄(74.7±8.6)岁。致病菌群为咽峡炎链球97例(61.0%)、星座链球55例(34.6%)、中间链球7例(4.4%)。感染累及部位较多者为腹腔(44例,27.7%)和胸部(19例,11.9%)。未成年、中青年患者最常见的感染脏器均为阑尾[12例(12/19)和(21例(18.0%)],老年患者为肺部[9例(33.3%)]。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对病灶进行穿刺引流(21例,13.2%)或手术清创(104例,65.4%)后,157例(98.7%)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链球菌群,米勒 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ASO)水平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表达,探讨链球感染与点滴型银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ASO水平;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LR2mRNA表达。结果银屑病组ASO阳性率和TLR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患者ASO阳性者TLR2mRNA表达水平高于ASO阴性者(P〈0.05)。结论链球感染可能通过1u也基因表达上调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银屑病 TOLL样受体2 抗链球菌溶血素“O”
  • 简介: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牙菌斑生物膜是龋病发生所依赖的微环境,是龋病的始动因子。变形链球是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寻找有效的对抗变链菌生物膜的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在物理、化学及生物三个层面对变形链球生物膜的清除方法加以综述,旨在为龋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 标签: 变形链球菌 生物膜 生物膜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无乳链球败血症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23例GBS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无乳链球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药敏及疗效。结果23例无乳链球败血症患儿中早发型7例,晚发型16例;临床表现体温异常11例,呼吸出现急促、暂停或呼吸困难11例,黄疸17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11例;其中早发型败血症患儿出现呼吸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晚发型组患儿,而晚发型败血症患儿出现体温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早发型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敏实验显示无乳链球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无乳链球败血症患儿临床表现多有发热、呼吸异常和黄疸,合并脑膜炎的多为晚发型败血症,治疗首选青霉素。

  • 标签: 无乳链球菌败血症 新生儿 临床特征 耐药率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B群链球(GBS)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收集202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法作为金标准对标本的GBS进行检测,同时采用以双抗体夹心法为基础研制出B群链球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作为对照,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计算Kappa值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免疫层析法检测GBS的敏感度为97.50%,特异度为97.54%;与细菌分离培养法的总符合率为97.52%,Kappa值为0.948。结论免疫层析法检测GBS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简便准确,对GBS的筛查和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群链球菌 胶体金免疫层析 培养
  • 简介:摘要停乳链球似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为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常定植于咽部、胃肠道、尿道和女性生殖道,可导致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坏死性筋膜炎、脑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现回顾性分析3例SDS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3例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SDSE,既往有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主要症状为发热。2例患者伴有下肢皮肤红肿,1例伴有脑梗死与眼内炎。抗菌药物治疗后好转。SDSE血流感染好发于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发热、皮肤软组织炎症为主要表现,治疗应首选青霉素。

  • 标签: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血流感染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B族链球肉汤增菌培养法(Todd-Hewitt型,T-H)、直接培养法、液体显色培养法及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法(LAMP)在孕晚期妇女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采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门诊产检妊娠35~37周孕妇直肠阴道分泌物标本969份,采用双盲法,以T-H肉汤增菌培养法为参考方法,分3个研究阶段先后比较直接培养法、液体显色培养法及LAMP法的检验性能。以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尤登指数为评价指标,一致性用Kappa检验。结果增菌培养法共检测标本969份,阳性90份(9.3%)。以增菌培养法为参考,敏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LAMP法[100%(25/25)]、直接培养法[81.5%(22/27),95%CI:65.8%~97.1%]、液体显色培养法[71.1%(27/38),95%CI:55.9%~86.2%];特异度则依次为直接培养法[100%(282/282)]、液体显色培养法[98.1%(455/464),95%CI:96.8%~99.3%]、LAMP法[94.0%(125/133),95%CI:89.9%~98.1%];符合率依次为直接培养法[98.4%(22+282)/309]、液体显色培养法[96.0%(27+455)/502]、LAMP法[94.9%(25+125)/158]。而直接培养法(0.889)、LAMP法(0.832)与增菌培养法的一致性Kappa值均≥0.75,液体显色培养法则为0.708。直接培养法有18.5%(5/27)的漏检率,LAMP法漏检率为零、假阳性率为6.0%(8/133),液体显色培养法的漏检率、假阳性率分别为28.9%(11/38)、1.9%(9/464)。结论本研究所比较的几种GBS筛查方法中,仅LAMP法与增菌培养法在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上均具较好的一致性,而其他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漏检。临床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条件、技术力量选择使用,或参照欧美指南推荐的孕晚期增菌培养筛查与产时核酸检测相结合,以最大程度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妊娠末期 无乳链球菌 细菌学技术 培养基 核酸扩增技术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晚期B族链球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就诊孕晚期B族链球感染高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记录两组分娩结局和GBS感染情况,并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且该组GBS感染率为2.50%,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专业护理干预应用于孕晚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羊链球病是羊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动物疾病,绵羊和山羊最容易患上此病。羊链球病对羊的生长健康危害巨大,若是养殖户缺少病情的诊断方式以及治疗、预防工作,那么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羊链球病的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贪睡、精神萎靡,还有一部分羊会出现流泪、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有些羊再换上羊链球病之后,甚至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行走困难的情况,逐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针对羊链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必须要格外重视,结合专业的诊断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对症治疗,同时做好防治工作,提升养殖效果和治疗效果。

  • 标签: 羊链球菌病 诊断方法 治疗
  • 简介:摘要:家禽链球病是由溶血性链球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传播速度相对较快,感染的家禽动物多种多样,并且不同家禽动物之间能够实现病原菌的交叉传播蔓延,危害加重。兽医临床上不同的家禽受到链球感染之后,往往会表现出差异性的临床症状,主要以急性败血症、关节炎和神经炎症状为主。近年来,随着家禽养殖业的不断向前发展,链球变得传播流行范围呈现逐渐扩大的态势,由于养殖户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防范,等到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之后再进行药物治疗,难度相对较大,经常会造成大批量的鸡群发病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本次研究以鸡养殖为例探讨了鸡链球病的诊断和中西医治疗措施,希望对更好的控制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 标签: 家禽链球菌病 流行特点 中西医 治疗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孕晚期B族链球感染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22.05~2023.05间收治的孕晚期B族链球感染患者58例,使用随机信封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积极护理干预)各29例,对比两组干预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B族链球感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htrA、clpP基因缺失对变异链球耐酸性的影响。方法变异链球标准株及htrA缺陷株、clpP缺陷株培养至对数中期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进行5h预酸化处理(pH=5.5),一组作为对照组在普通乳酪消化胨酵母(TPY)培养液中处理5h,然后将两组菌株在致死性酸环境(pH=3.0)处理3h,每隔1h取菌液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测定活菌数,计算得到生存率,统计学分析。结果3h内,未经预酸化处理三种菌株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酸化处理后,与标准株相比htrA缺陷株和clpP缺陷株生存率都有下降(P〈0.05),两种缺陷株相比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酸化处理的标准株和htrA缺陷株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未经预酸化处理(P〈0.05),预酸化处理对生存率的影响大于两种基因分别缺失(P〈0.05)。结论与变异链球标准株相比,htrA缺陷株和clpP缺陷株耐酸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htrA基因 clpP基因 耐酸性
  • 简介:目的:了解肺炎链球(Streptococcuspneumoniae,SP)临床分离株红霉素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及和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对住院儿童分离到的43株肺炎链球进行红霉素药敏试验,并用PCR法检测与红霉素耐药相关的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B)、主动外排转运基因(mefA)。结果:43株肺炎链球红霉素药敏试验40株耐药(占93%),3株敏感。红霉素ermB基因总检出率为76.7%(33/43),mefA基因总检出率为23.3%(10/43)。3株红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均未检出ermB基因和mefA基因;40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ermB基因和mefA基因的PCR检出率分别为82.5%(33/40)和25%(10/40)。共有35株肺炎链球检出ermB基因或/和mefA基因,其中单独携带ermB基因的耐药表型为25株(占71.4%);单独携带mefA基因的耐药表型2株(占5.7%);同时携带ermB基因和mefA基因的耐药表型8株(占22.9)%。结论:ermB基因和mefA基因同时表达或单独表达均可导致红霉素耐药,ermB基因表达是儿童肺炎链球对红霉素耐药的主要原因,mefA基因表达是造成对红霉素耐药的次要原因。红霉素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基因ermB 基因mefA 红霉素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链球感染致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早期防治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例肺炎链球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对比分析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颅脑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10例,预后不良组11例,死亡5例;预后不良组年龄<2岁10例,预后良好组2例;预后不良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16.9±18.9)d]明显长于预后良好组[(8.0±5.68)d];预后不良组患儿脑脊液蛋白定量[(4.14±2.89)g/L]、乳酸脱氢酶水平[458(235,1247)U/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2.09±1.47)g/L、99(59.75,221.2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回归分析发现患儿发病年龄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89,P=0.018)。结论肺炎链球脑膜炎患儿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年龄每小1个月,本病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10%;发热持续时间越长、脑脊液蛋白定量高、乳酸脱氢酶水平高提示预后越差。

  • 标签: 脑膜炎,细菌性 链球菌,肺炎 预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链球感染致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早期防治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例肺炎链球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对比分析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颅脑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10例,预后不良组11例,死亡5例;预后不良组年龄<2岁10例,预后良好组2例;预后不良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16.9±18.9)d]明显长于预后良好组[(8.0±5.68)d];预后不良组患儿脑脊液蛋白定量[(4.14±2.89)g/L]、乳酸脱氢酶水平[458(235,1247)U/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2.09±1.47)g/L、99(59.75,221.2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回归分析发现患儿发病年龄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89,P=0.018)。结论肺炎链球脑膜炎患儿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年龄每小1个月,本病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10%;发热持续时间越长、脑脊液蛋白定量高、乳酸脱氢酶水平高提示预后越差。

  • 标签: 脑膜炎,细菌性 链球菌,肺炎 预后 儿童
  • 简介:摘要A族链球(GAS)是造成全球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原之一。细菌分型是研究病原微生物流行特征最常用的手段,emm分型是研究GAS常用的分型方法。近些年新提出的emm簇分组系统是基于M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与宿主血清蛋白结合能力进行分型,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菌株选择及疫苗开发等,但在国内目前尚未被应用。emm分型是基于emm基因的一个小的可变区域,而emm簇分组系统根据emm基因的几乎完整序列定义GAS类型,且emm簇分组系统可直接由emm分型比对获得,简单易行。因此,emm簇分组系统可提供有关GAS不同emm型中M蛋白的功能和结构特性的更多信息,现就emm簇分组系统的方法、原理及目前在GAS相关研究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以便于在国内推广应用。

  • 标签: A族链球菌 emm簇分型 emm分组 M蛋白
  • 简介:摘要A族链球(GAS)是一种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病原体,每年在全球感染1 810万人,导致50万人死亡。GAS常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破损的皮肤等传播。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是感染GAS的高危人群,学校、幼儿园、医院和养老院等人群密集地区是GAS传播的高发区域。预防和控制措施应关注改善生活条件及个人手卫生。在高风险环境中应强调遵守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现总结GAS感染的传染病学要点及防控策略,旨在为GAS的防控提供依据。

  • 标签: A族链球菌 传染病 预防 感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