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和分析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狭窄支数之间的血脂代谢变化,进一步探讨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47名住院男性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50%列为对照组,≥50%列为冠状动脉病变组,其中又根据不同狭窄支数分为1支、2支、多支病变组,不同狭窄程度分为50-75%组及75-100%组。除外糖尿病、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结果病变组HDL-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但病变组不同狭窄程度,不同狭窄支数之间HDL-C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SC/HDL-C及LDL-C/HDL-C比值较HDL-C,显著性差异意义更大。结论HDL-C水平下降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SC/HDL-C以及LDL-C/HDL-C比值升高可能更好预测冠脉狭窄严重程度。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HDL-C 狭窄程度 对照组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人群中muscli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随机选取门诊病人300人,分为健康对照组合代谢综合征组,生化常规方法检测血糖、血脂,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采用ELISA法测量肌肉素的含量。结果:代谢综合征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血脂,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和代谢综合征组血清musclin蛋白含量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代谢综合征人群中,胰岛素抵抗导致了musclin水平的上升,可能是通过胰岛素抵抗导致了胰岛素上调musclin的表达。

  • 标签: 代谢综合征musclin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了解股骨颈和大转子及转子下股骨外侧皮质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临床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置入物进入的最佳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测量干燥股骨颈标本水平面的前皮质线、中线、后皮质线,额状面的上皮质线和下皮质线与大转子和转子下股骨外侧皮质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股骨颈前皮质线与转子下股骨外侧皮质的前缘平齐,中线与前中1/3交界附近相对,后皮质线与中后1/3交界附近对应,上皮质线与大转子外侧最突点上0—0.5cm相对应,下变质线对应转了下股骨外侧皮质3.5—4.5cm范围。结论手术中各种置入物进入股骨颈的最佳植入点足大转子外侧最突点下0.5—3.5cm及该范围的股骨外侧皮质的前中1/3交界附近。

  • 标签: 股骨颈 大转子 对应关系 测量
  • 简介:目的研究养血生发胶囊单次给药对小鼠造成的肝毒性在病理学上的损伤程度,为养血生发胶囊肝毒性损伤提供病理组织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方法,通过光镜下阅片观察和病理图像分析,观察养血生发胶囊单次灌胃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中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给药后2h检测发现,在给药后6~24h表现较明显。"量-毒"关系研究:在2.50~12.00g.kg-1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组织学损伤,本品导致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肝细胞嗜酸性变、玻璃样变、脂肪变、空泡变等。结论单次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养血生发胶囊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并可导致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变、玻璃样变、脂肪变、空泡变等病理学改变。

  • 标签: 养血生发胶囊 肝毒性 病理学 “量-时-毒”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围生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56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1例)、轻度子痫组(20例)和重度子痫组(15例),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56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围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的差异。结果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新生儿体长、头围、体质量指数(BMI)及出生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随产妇病情加重,上述指标呈下降趋势。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直接影响胎儿内分泌代谢调节,并随着高血压病情加重而加重,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围生儿 生长发育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患者攻击行为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M·Bond编制的防御方式问卷(DSQ)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分为攻击组(n=32)和非攻击组(n=36)在入院时和住院3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在发病期,有攻击行为患者DSQ不成熟因子分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DSQ中间型和成熟因子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后,两组病人的DSQ成熟型因子分明显增高(P〈0.01)。有攻击行为组患者DSQ不成熟因子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攻击行为与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有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心理防御机制
  • 简介:通过对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方法获得的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苯甲酰肼衍生物,通过1HNMR、13CNMR和MS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RSK2激酶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初步揭示了抑制RSK2活性的构效关系,并通过模建的RSK2氮端三维结构揭示了该系列化合物抑制RSK2的作用机制。

  • 标签: RSK2激酶抑制剂 苯甲酰肼衍生物 构效关系 分子对接
  • 简介: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的存活率明显提升,该病患儿是否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备受临床医生和家长的重视。本文对我院2001年12月-2002年10月收治的37例HIE患儿进行头颅CT动态观察及临床随访,以了解该病不同时期头颅CT与预后的关系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头颅CT 预后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惠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型的影响,及其疗效与外周血DC表型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2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和治疗满4mo时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并以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拉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使DC增殖、成熟,以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表型。结果干扰素治疗4mo时DC的增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细胞总量平均增加2.8倍;惠者DC表面CD80表达水平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未见显著差异,而CD86,HLA-DR和ICAM-1的表达在治疗前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01和p<0.01),治疗后DC表面CD86,HLA-DR和ICAM-1的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分别为p<0.05,p<0.05和p<0.01),而与健康对照未见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干扰素完全应答组除CD80以外,DC表面CD86,HLA-DR和ICAM-1的表达均相应高于部分应答和无应答组,且治疗后这四种分子与无应答组之间的并具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p<0.05,p<0.01,p<0.01和p<0.05)。结论CHB患者外周血DC不成熟,功能低下,并可能影响干扰素的抗病素疗效;干扰素治疗可显著提高DC的增殖和成熟,进而促进机体清除乙肝病毒。

  •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 树突状细胞 表型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与甲状腺素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4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加重期时,COPD组中血清T3、FT3,、T4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缓解期时,44例病情缓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上升(P〈O.01),病情加重的3例无回升。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与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甲状腺激素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互关系。方法将医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A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B组,将同期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C组。测定3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水平,利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CIMT,分析血压、血脂、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体质指数(BMI)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B、C组,B组TG、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B、C组,B组HDL-C水平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cy及CIMT值均高于B组、C组,B组Hcy、CIMT值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r=0.451,P〈0.05)。结论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及时降低Hcy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强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监测可以提高对急性脑梗死的防治能力。

  • 标签: 高血压 H型 脑梗死 急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st-C水平变化与TOAST分型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7例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yst-C水平测定,按照TOAST标准将病因分为5类,即心源性脑梗死(CE)、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其他病因明确性脑梗死(OC)和不明病因性脑梗死(UND),分析患者血清Cyst-C水平与TOAST分型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Cyst-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4.32,P〈0.05)。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CE病因、LAA病因、SAO病因、OC病因和UND病因的Cyst-C水平分别为(1.090±0.213)、(1.144±0.302)、(1.051±0.282)、(1.028±0.202)、(1.057±0.24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LAA病因组浓度明显升高。结论血清Cyst-C水平根据TOAST分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可见急性脑梗死血清Cyst-C水平对病因分型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Cyst-C TOAST分型
  • 简介:对14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血白细胞(WBC)计数及近期预后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年AMI病人的CPK随血WBC计数的增加而增高;WBC计数增高的老年AMI病人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与WBC计数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认为老年AMI病人血中WBC计数与梗塞面积及近期预后关系密切。应予临床重视。

  • 标签: 心肌梗塞 血白细胞 老年人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老年高血压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取100例于2020年3月-2020年10月间前来我院体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并以患者舒张功能正常与否进行分组,并进行 Pearson 及logistic相关性分析。结果 老年高血压与舒张功能呈正相关的为BMI、空腹血糖、LDL-C、尿酸;呈负相关的是心血管危险因素、CVD10 年风险分层,统计学分析(P<0.05)。空腹血糖、 尿酸和 CVD 10 年风险分层为舒张功能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通过研究,老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舒张功能有直接关联。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舒张功能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肾小球IgG4(免疫球蛋白G4)沉积与原发性膜性肾病临床及病理关系。方法:于2022年04月--2023年04月接收100例伴有IgG沉积的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临床对象,探讨肾小球IgG4临床分布特征,分析肾小球IgG4阳性与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病理关系。结果:100例患者中84例IgG4阳性[47例弱阳性(1+)、24例中度阳性(2+)、13例强阳性(3+、4+)],16例IgG4阴性。IgG4阳性患者尿蛋白定量高于IgG4阴性患者,血白蛋白低于IgG4阴性患者(P<0.05)。结论:肾小球IgG4阳性程度与原发性膜性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

  • 标签: 肾小球 免疫球蛋白G 原发性膜性肾病
  • 简介: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FQNs)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其化学结构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FQNs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研究其化学结构与不良反应机制间的关系。结果:FQNs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与其结构位上C8,C7,C5,N1取代基有密切关系;其C6的F与C2的H不可取代,其与不良反应没有相关性,但与抗菌疗效有密切联系。结论:临床医师在使用FQNs新药时,应充分了解此类新药的不良反应资料,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氟喹诺酮 药物不良反应 化学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良性阵发性部位性眩晕与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20年八月到2021年八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90名老年 BPPV病人为研究对象,选择90名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非 BPPV老年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本特征、影像学和化验指标,对老年人 BPPV的发病特征进行了临床分析,应用单一 Logistic回归方法对老年 BPPV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研究组大血管狭窄、腔隙性脑梗死、大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脑血管病 老年
  • 简介:目的探讨CRP在72DM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51例子2DM无AS组,27例T2DM有AS组CRP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与72DM无AS组比较CRP含量有差别P〈0.05,正常对照组与T2DM有AS组比较CRP含量有差别P〈0.001,T2DM无AS组于了2DM有AS组比较CRP含量有差别P〈0.001。结论CRP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防治糖尿病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可靠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研究微小RNA-21(miRNA-2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探讨血浆miRNA-21与NSCLC铂类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63例NSCLC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miRNA-21表达的差异;检测铂类化疗有效(CR+PR)的患者(n=11)与化疗无效(SD+PD)的患者(n=24)血浆miRNA-21的表达差异。结果:NSCLC患者血浆中miRNA-2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1),miRNA-2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但与TNM分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血浆miRNA-21在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95%CI:0.681-0.868),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6.19%和70.0%。铂类药物化疗(PD+SD)组血浆miRNA-21表达水平较(CR+PR)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7)。结论:血浆miRNA-21是NSCLC诊断的特异性标志之一,并对铂类联合化疗的疗效具有良好的评判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微小RNA-21 血浆 诊断 铂类药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