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居家照护展开应用范围审查,分析网络干预现状,为今后的护理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根据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对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等中文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PsycINFO、CochraneLibrary等英文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29日,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21篇文献,对于肺癌患者的居家照护内容涵盖了社会媒体、移动程序、自制网站。结局类型主要是为拓展社交生活与缓解负面情绪,以及提升经济效益与降低生理负担。结论 基于网络应用干预的肺癌患者居家照护,既能够拓展与缓解居家照护的社交生活和负面情绪,又能够提升与降低居家照护的经济效益和生理负担,继而在肺癌患者的居家照护中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优势。

  • 标签: 肺癌 网络干预 媒介方式 居家照护 护理 范围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生活照护技能专项管理在老年护理院中提高护理员照护技能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某老年护理医院在职护理员107人,按病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选取床上擦浴、床上洗发、坐位淋浴、床-轮椅移动、更换纸尿裤、卧床病人便器使用6项生活照护作为研究项目,比较两组在生活照护质量、患者皮肤安全、泌尿系统感染率、综合满意度、病区管理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干预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护理院 护理员 专项管理 照护技能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士安宁疗护知识与照护态度。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的任职护士中,随机抽选90例进行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护士的安宁疗护知识和照护态度。结果:在安宁疗护知识得分方面,标准分为(54.37±14.17)分,心理照护、灵性照护、社会照护均为达到标准分。在照护态度方面,标准分为(82.87±9.35)分,总体而言,护士的照护态度均良好。结论:安宁疗护对于生命临终阶段的患者而言,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让其坦然面对死亡,所以,提高护士关于安宁疗护的认知尤为重要。

  • 标签: 基层医院 安宁疗护 照护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服务的认知和态度,并探究阻碍或促进急诊发展缓和医疗照护的因素,以期为急诊缓和医疗照护服务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3—6月对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11名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归纳出3个主题,分别为:急诊患者及家属经常陷入决策困境;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在急诊环境中实施存在阻碍因素;急诊缓和医疗照护的实施方法需进一步探究,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培训的参与意愿较高。结论急诊缓和医疗照护需考虑急诊工作环境的特点,探究适宜的实施方法;可增加缓和医疗照护相关培训,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缓和医疗照护素养,为生命受限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效支持。

  • 标签: 护理人员 急诊科 缓和医疗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与需求,以期提供有效的干预和支持,提高照护质量,改善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门诊复查患者的12名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的形式进行资料的收集,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为疾病及照护技能欠缺、承受压力过重、心理困扰、疾病预后的不确定感、希望获得医疗及社会支持。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居家照顾者照护体验一般,对疾病知识及护理技能有较高的需求,医护人员在关注患者的同时,也要关心照护者的身心状态,为其提供个体化有效的信息及医疗支持,提高照护者的居家照护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术后 尿失禁 照顾者 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姑息照护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7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住院姑息照护。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精简版(DASS-2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DASS-21、MLHFQ、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ASS-21、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姑息照护可有效缓解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终末期 住院姑息照护 不良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整合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的照护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11日。以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汇集结果进行Meta整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研究,提炼出33个研究结果,归纳出8个新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分别为:整合结果1照顾者心理体验的变化(在长期照护过程,照顾者的心理历程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心理支持获得积极照护体验);整合结果2个人及社会关系变化(照顾者因长期照顾患者,个人角色及社会关系受到影响,寻求多重社会支持,逐渐调整并适应);整合结果3照顾知识及技能的改变(由于脊髓损伤的突发性,照顾者缺乏照顾知识及技能,渴望学到更多的照护技巧)。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的照护体验涉及多个方面,医护人员应重视照顾者照护需求和真实体验,为其提供专业的照护指导和支持,协助其更好地胜任照顾者角色,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及其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 照顾者 照护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认知适应理论调查终末期肾病患者照顾者的照护认知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50名终末期肾病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以认知适应理论为指导,自行设计照顾者对终末期肾病照护认知水平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将照顾者分为高认知组、低认知组,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对照顾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150名照顾者,其中照护认知水平高者60名,占40%。高认知组、低认知组在有无参加过知识培训、人生意义评分、内控量表评分、益处发现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参加过知识培训、人生意义、内在心理控制源、对益处的发现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照顾者照护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照顾者的照护认知水平受是否参加知识培训、人生意义感、内控心理控制源、益处发现影响。

  • 标签: 认知适应理论 终末期肾病 照顾者 照护认知水平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儿父母的照护体验,全面了解其照护需求,为改善父母心理状态及患儿照顾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有关CKD患儿父母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提炼出69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得出4个整合结果:父母身心状况受到影响;父母与其支持系统的关系改变;父母生活重建;父母的照顾需求及问题尚未得到满足。结论父母对于CKD患儿疾病管理至关重要,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在为患儿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父母心理状况及需求的关注,通过为其提供指导及支持,促进父母更好地对患儿实施照护及疾病管理。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父母 照护体验 定性研究 Meta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就母婴同室新生儿在家长照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展开论述,分析相关方案设计以及应对措施。方法基于回顾性资料分析,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74例出现安全隐患的母婴同室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看护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婴儿安全风险问题。结果近一年内,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安全隐患的概率为10%以内,具体包括烫伤、被钝器、尖锐物体砸伤或刺中形成的外伤、呛奶窒息以及意外伤害事件等情况。其中,婴儿先天性因素占小部分,大部分情况为家长照护过程中会由于缺乏专业护理知识,过度关心反而对婴儿健康产生威胁。结论加强母婴同室新生儿家长照护过程中对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培养,对家长开展健康宣教,告知相关护理常识,是减少新生儿患病的重要手段,建议在临床护理方案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母婴同室 家长照护 安全隐患
  • 简介:目的:探讨新父母学堂对出院新生儿父母家庭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其社区医院辖区的新生儿父母30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产妇孕产期采用新父母学堂对准父母进行家庭护理培训;对照组新生儿出院前采用传统的口头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新生儿家庭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出院后7d回访患儿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父母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8.67%和94.67%,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对照组对新生儿家庭照护知识的掌握率分别是97.33%和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7d回访,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22.67%和4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父母对新生儿体重增长的满意度分别为96.67%和78.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父母学堂能够明显提高新生儿父母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强其对新生儿的家庭照护能力,预防各种新生儿疾病、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父母学堂 新生儿 健康教育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缓和照护需求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缓和医疗实施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文献分析、质性访谈、专家小组会议初步确定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评估指标体系初稿,于2020年9—10月邀请15名从事临床心血管病治疗护理、从事缓和医疗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综合专家意见、指标满分率和变异系数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90,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为75%和100%;2轮函询后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均在0.30左右,最终形成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灵性需求和善终准备需求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68个三级指标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缓和照护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缓和照护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可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缓和照护实施提供评估工具。

  • 标签: 晚期心力衰竭 缓和照护 指标体系
  • 作者: 张娟 潘玉芹 章新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肿瘤内科,合肥 230088;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合肥 23060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肿瘤内科,合肥 230088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合肥 230601
  • 简介:摘要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实施是在充分尊重患者医疗自主权的基础上帮助临终者实现符合本人意愿的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疾病终末期的生活质量。本文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从阻碍和促进的角度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进一步为我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阻碍因素 促进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儿父母的照护体验,全面了解其照护需求,为改善父母心理状态及患儿照顾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有关CKD患儿父母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提炼出69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得出4个整合结果:父母身心状况受到影响;父母与其支持系统的关系改变;父母生活重建;父母的照顾需求及问题尚未得到满足。结论父母对于CKD患儿疾病管理至关重要,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在为患儿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父母心理状况及需求的关注,通过为其提供指导及支持,促进父母更好地对患儿实施照护及疾病管理。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父母 照护体验 定性研究 Meta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癌症患者心灵照护方案关键要素。方法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依据,采用专家小组讨论、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建立癌症患者心灵照护方案关键要素。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34/34)和94.12%(32/34),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9,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411。最终确定的关键要素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89个。结论本研究形成的心灵照护方案关键要素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癌症患者 Swanson关怀理论 德尔菲法
  • 简介:[目的]探讨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对医学本科生关怀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选修《关怀与照护》课程的114名医学本科生,以关怀特征量表(CAS)测试开设课程前后学生的关怀特征.[结果]课程结束后医学本科新生CAS总分高于开课前得分(P〈0.05),条目7,11,12,14,15得分开课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设《关怀与照护》课程有助于培养医学本科新生的关怀特征,尤其理解关怀的精神力量、深入理解他人、具备良好的关怀技能及技巧、全面考虑情境因素、注重帮助他人成长方面.

  • 标签: 关怀与照护 关怀特征 医学 本科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 评定癌痛患者采用互联网 + 居家照护平台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癌痛患者 60 例,按单双号法将患者平均分为 2 组,对照组( n=30 )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n=30 )接受互联网 + 居家照护平台护理,比较两组的癌痛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疼痛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等六项)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癌痛患者采用互联网 + 居家照护平台的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居家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癌痛 互联网 居家照护平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痴呆照顾者的护理技能培训措施以及价值。方法对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进行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护理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意外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经培训后的护理技能考核成绩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培训后,老年痴呆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培训前(P<0.05)。结论给予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相关护理技能的培训,可以将其护理技能提高,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 护理技能 培训
  • 简介:摘要任何长期照护解决方案都需要人民的参与。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