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是否会被护理敏感指标所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两百名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区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接受护理敏感指标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敏感指标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以探讨护理敏感指标为目的,同时对将其应用于神经外科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定为本文的研究时间,同时将这期间符合本次研究的100例神经外科的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并征求其同意后,均分两组进入研究。组别以研究组和参照组表示,措施前者应用护理敏感指标予以管理,后者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并对应用各种管理措施后各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详细观察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以此来对比两组措施的优势性。结果 研究组包括护理文书、护理技能、医患沟通能力在内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高,同时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几项研究数据与参照组对比显示具有显著优势性,统计学对两组检验数据处理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患者开展护理敏感指标其作用能够将该科室的护士护理质量全方面提升,同时对于不良事件及不良并发症起到很好地控制作用,可一定程度令患者感到满意,因此,此项研究具备广泛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敏感指标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ICU实施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提供指导。方法2020年9—11月,通过查阅文献、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设计函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20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应答率分别为80%、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73;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98、0.176。最终确立的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95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对我国ICU实施及发展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姑息护理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跨文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医院跨文化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根据Donabedian模型和日升模式,采用文献分析法,由研究小组讨论初步筛选指标。于2020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大学附属医院的15名护理、医疗专家为函询对象,应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跨文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内容。结果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83和0.893。构建的跨文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跨文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可为护理质量评估及质量持续改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护理管理研究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跨文化护理 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ICU实施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提供指导。方法2020年9—11月,通过查阅文献、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设计函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20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应答率分别为80%、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73;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98、0.176。最终确立的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95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对我国ICU实施及发展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姑息护理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护理质量管理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价值及其与患者结局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科学、灵敏、实用、统一的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对护理工作所能影响的最重要的患者结局进行评价,提升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并体现护理的独特价值,促进良好护理环境的形成、优质护理的深化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 标签: 敏感与特异性 质量评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策。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作为基础,运用检索、小组讨论、层次分析法以及函询法等多种方式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明确,然后对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结果两轮函询之后,其回收率为92.3%与96.1%,权威系数达到为0.865、0.868,协调系数为0.175与0.265,采用χ2进行检验后,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构建出一个包括三项1级指标,21项2级指标以及97项2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医院依据ICU的实际特点,构建出一套专门针对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拥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可以为医院ICU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ICU 护理安全质量体系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旨在为评价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实用依据。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相关文献,构建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34名专家进行咨询,确定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果第1轮发放问卷34份,回收31份,回收率为91.17%;第2轮发放问卷29份,回收29份,回收率为100.00%;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和0.92;2轮专家咨询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39、0.214(P<0.05)。最终形成包括3项结构指标、3项过程指标及6项结果指标的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代表性,且可信度高,能够为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肿瘤 恶性血液病 德尔菲法 护理质量 指标构建
  • 简介:医疗界品管大师Donabedian强调“没有测量就没有质量”,可知测量对于质量的重要性,实际运用中则以指标进行医疗照护结构、过程与结果层面的监测,以作为医疗照护质量提升的参考。中国台湾地区的质量指标发展虽较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较晚,但发展至今已有本土化及覆盖全省的医疗质量指标监测系统,包括台湾临床成效指标(TCPI)、台湾医疗照护质量指标(THIS)与台湾地区医院协会发展指标系统(TCHA)等指标计划。亚东纪念医院藉由导入质量指标计划,逐步建构全面性的质量指标管理系统,制定全院质量指标制/修订、监测与改善的规范,在护理品管的推广过程中,凭借培养护理同仁的品管能力,将管制图运用于日常的病房指标监测,以积极推进质量改善的PDCA循环,同时积极拓展与同侪医院间的观摩与学习,通过建构、逐步推广、扩散与分析检讨,使护理品管的推广更畅通,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水平的照护质量

  • 标签: 质量指标 临床指标 指标测量 质量改善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构建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以及德尔菲法等方式,对影响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的相关指标进行明确。结果:患者对急诊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跌倒发生率、压疮发生率、给药错误发生率、分诊目标反应时间达标率、BLS/ALS认证率、急救设备完好率、急救药品合格率、绿色通道急诊-手术室的时常符合率等均是急诊护理质量的敏感性指标。结论:在循证基础上所构建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其可靠性、科学性以及准也性均相对较强,能为临床急诊护理质量的控制以及持续性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方向。

  • 标签: 循证 急诊 护理质量 敏感性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进行探讨。方法 以三维结构理论为依托,通过长期的文献研究以及德尔菲法的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并建立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在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问询的过程中,问询分为两轮进行,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专家的意见进行调查和统计。调查结束后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 96.34%和 99.16%,两轮的权威指数为 0.867和 0.893,协调指数分别为。 0.45和 0.36.在对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后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包括 3项一级指标, 24项二级指标以及 79项三级指标。结论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建有合理性与科学性,为今后高血压护理工作的有序开闸提供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合临床手术的护理敏感指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结合国内外护理研究理论成果及国际数据库系统,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内部、专家询函,确定科学的测量方法及关键指标。结果:构建了一个涵盖多种内容的手术室敏感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80,指标变异系数小于0.3,结果真实有效。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敏感性、专业性,对手术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室 专科护理 质量 敏感指标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符合国情的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来为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结构-过程-结果”的方式检索多种文献,并结合患者的个人需求以及临床实践来对指标条目设定,其中的内容确定应结合半结构访谈法,最后再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结果:最终所构建的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有结构指标、过程指标以及结果指标。结论:有效的构建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能够为护理工作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价工具,以此能够从有效的监管和指导中提升神经外科ICU护理工作效率以及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ICU护理 评价指标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访谈建立初始指标,邀请三甲医院的1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筛选指标,经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专家审议确定最终指标。收集某医院2022年1月-6月指标数据验证资料收集可操作性。结果确定了包含过程指标3项、结果指标2项的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7,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W)分别为0.238、0.336。某三甲医院5项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的分子和分母数据均完整收集。结论构建的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具有一定可靠性,体现了呼吸内科特点。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质量 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病预后差,医疗费用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代谢功能严重受损,需要通过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是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主要通过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质量控制 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护理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质量控制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质量 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配合人文关怀护理用于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于骨科(十五病区)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1例)、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研究组通过增加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干预实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对比组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组间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实施护理敏感指标+人文关怀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持续质量改进 不良事件 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