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换药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护理服务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门诊换药期间交叉感染发生率是0.42%,对照组是3.75%(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9.17%,较对照组的90.00%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门诊换药室中采取综合护理有利于预防患者发生交叉感染,并且有助于维护良好护患关系。

  • 标签: 门诊 换药 交叉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门诊抽血中心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2015年3月以来在门诊抽血中心通过改善环境、设立质控员和科研小组、弹性服务时间、开展亲情服务、定期培训护士、抽血操作中注重细节护理、健康宣教、实施绩效等方法来实施细节管理。通过制定问卷调查表从护士职业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护士职业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得到提高,实施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门诊部抽血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可显著提高护士职业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细节管理 抽血中心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门诊个体化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32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单双号分组的形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60名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160名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情况、服药依从性、健康生活情况、药物治疗等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压情况、服药依从性、健康生活情况、药物治疗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个体化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 标签: 高血压 个体化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职的3600例门诊接种狂犬疫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另一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门诊 狂犬疫苗 人群 心理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门诊输液老年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96例门诊输液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98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焦虑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46.2±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2±4.8)分。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门诊输液老年患者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而提高老年患者的配合程度。

  • 标签: 门诊 老年输液患者 焦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门诊病人投诉的原因,提出对策,改善医患关系,避免投诉发生。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发生的11起投诉事件的分析,从病人及家属方面查找原因,也从医疗制度方面及医务人员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各方面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结果因病人及家属心理原因引起的投诉6起占54.5%;因医生服务态度及沟通不佳原因引起的投诉3起占27.3%;因医生技术原因引起的投诉1起占9.1%;其他原因引起的投诉1起占9.1%。结论病人及家属过高的期望值以及病人感觉口腔门诊治疗费用高等因素所致投诉占主体,医生技术方面所致投诉并不算多,而80%以上的投诉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解决,充分说明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和医务人员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

  • 标签: 口腔门诊病人 投诉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定期进行CKD门诊随访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随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标号,奇数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健康指导和肾内科普通门诊复查随访;偶数为实验组,除了进行传统健康指导外,还将患者导入CKD专病门诊,建立健康档案,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疾病认知、服药指导、自我监测、心理支持、饮食与运动)的掌握程度和随访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随访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CKD专病门诊,对慢性肾脏病门诊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全方位、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随访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延缓病情的进展,推迟进入尿毒症期。

  • 标签: CKD门诊随访 健康指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原因并探讨防范措施。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资料库中检索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引发门诊发药差错的原因并具体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本次研究通过对近五年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后得出发药差错的原因主要包括药师业务技能水平低、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药品管理不完善(药品外观近似、药名相近、数量错误、剂型错误、剂量规格错误)3种。结论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加强药品管理有助于降低门诊药房发药错误率。

  • 标签: 门诊药房 发药差错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沟通技巧在儿科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患儿2000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注重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结果应用护理沟通后的观察组患儿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配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结论将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儿科输液室中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家长的满意度,确保穿刺的顺利进行,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沟通技巧 儿科 门诊输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医院门诊输液室患者病种复杂,患者多、流动性大,做好门诊患者身份核查并使用腕带,能有效避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工作安全。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腕带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文将2015年6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120例纳入课题研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每组患者6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护理干预,个性化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输液质量指标、护理质量评分和对输液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患者输液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无痛输液、无痛拔针、肿胀、渗出、淤青和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好于常规护理组,P<0.05;个性化护理组患者对输液护理服务的各项满意度指标均显著好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门诊输液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门诊输液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预检分诊退换号问题发生原因,总结改进对策。方法2015年1月-2015年3月,医院门诊预检分诊退换号2671例次,占8.80%(2671/30340),前瞻性分析,分析科室、时间分布。在发现退换号后,指导患者对象填写调查表格,综合分析记录在案的退换号原因,统计分析换号原因。结果外科占10.33%(285/2759),内科8.65%(2386/2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上看当日门诊患者人数越多,退换号率越高,最高日退换号率13.35%(126/944);从具体的原因来看,从高到低分别为候诊时间过长20.74%、人员失误18.57%、改换专家号17.00%、预检分诊失误13.85%、未预检9.40%、信息差错9.21%、医生临时未到7.00%,其它中包括接诊医师建议转号、医保原因更换、复诊医师未接诊、病情变化等。结论门诊预检分诊退换号原因较复杂,需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引导,使了解挂号的流程、提高自助终端使用效率、鼓励预约、对停留者提供心理支持、规范专家号的管理,规范管理,提高信息通畅率,提高预见分诊能力。

  • 标签: 门诊 预检分诊 退换号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门诊患儿家属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据的3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于2017年1月开始强化健康教育,再随机抽选3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门诊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对疾病知识掌握度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2%,对照组为79.67%。疾病知识掌握度方面,观察组在疾病预防、药物使用、疾病知识三个方面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门诊强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提升对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门诊 健康教育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门诊病人流动性大、诊疗环境开放、治疗操作程序繁琐,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是职业暴露的易感人群,需要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采用标准预防,讨论能否有效地做到减少职业暴露,避免院感的发生。结论标准预防能够保证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患意识,切断传播途径,降低院感的发生。

  • 标签: 标准预防 职业防护 口腔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5年5月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的输液护理,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进行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可以大大地提高患者门诊输液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 输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采血中心护患冲突的原因,探讨相关防范对策。方法抽取我院门诊采血中心登记的护患冲突,共47起,回顾分析冲突发生原因并加以总结,依据冲突原因制定预防对策。结果造成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依据比重依次为护患沟通不畅、候诊时间长、护理态度差、护理技能水平低、家属不理解、其他。结论为有效避免或降低护患冲突,门诊采血中心的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服务观念,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 标签: 护患冲突 门诊采血中心 冲突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术后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门诊手术后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者1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输液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输液期间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3%,优于对照组的7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术后输液病人实施舒适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舒适护理门诊术后输液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优化口腔科门诊导诊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4月口腔科门诊导诊工作情况,总结分析挂号错乱、投诉事件原因,并于2017年5—8月实施优化改进措施。比较分析优化导诊前后口腔科门诊挂号率、挂号正确率以及投诉例数。结果2017年1-4月优化导诊前,口腔科总门诊量11210例,每位医生限号情况下,挂号率为91%、挂号正确率为82%、投诉例数为3例,投诉率0.03%;而2017年5—8月优化导诊后,口腔科总门诊量10966例,首诊医生不限号情况下,挂号率为100%,且挂号正确率93%,投诉例数1例,投诉率0.01%。优化导诊后各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优化导诊前,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导诊前4个月和优化导诊后4个月相比,病人挂号就诊率提高明显,挂号准确率显著提升,且诊间预约成功率显著提高,因而病人满意度也相应提高,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口腔科 门诊 导诊 优化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用药处方指标的现状。方法对我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与分析。结果单张处方药平均品种数为2.59种;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百分率为45.33%;应用注射剂的百分率为32.08%,处方药应用通用名百分率为85.66%;处方应用《医院基本药物目录手册》中药物的百分率达100%。结论该院目前门诊患者用药部分处方指标不够合理,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率明显偏高,有待干预。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针对门诊输液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实施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0名输液患者,并随机将400名输液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的200名门诊输液患者实施较为常规化的输液护理,对观察组的200名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并加强管理门诊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观察组的输液患者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输液患者,并且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也要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门诊输液不安全因素实施护理措施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护理成绩,可以显著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幅度提高输液患者患者满意程度。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输液患者 患者满意程度 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