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时值鸦片战争之后.太平天国兴起.国税锐减,饷需日繁,外战内困.危机四伏,国库空虚。咸丰王朝不得不广开捐输.熔化金钟铜器铸行大钱,且不断减重,盗铸蜂起,

  • 标签: 王茂荫 《资本论》 中国 钱币学 文物考古 通货膨胀
  • 简介:人物研究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领域,是艺术史研究中跨学科研究的重要体现。当人物兼具跨文化、跨领域的特质时,搭建一个艺术史人物研究网络,提炼其艺术精神,寻求艺术人物研究的独立语境与独特的学科范式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艺术史发展困境入手,主张多层面、跨学科的艺术史研究;以搭建多维艺术网络与提炼文化核心为路径,探索艺术史研究界域与研究方法;以近代社会活动家、音乐学家光祈作为人物研究个案,通过对其艺术史坐标的分析,挖掘中国艺术家的多重身份与中国文化核心,使艺术史研究更趋完整。

  • 标签: 艺术史人物研究 艺术史研究方法 王光祈
  • 简介:<正>在江油市文管所,保存着13本右木烈士在日本学习时使用的讲义。这13本讲义是现存的右木烈士遗物中的珍品。右木烈士是四川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巴山蜀水革命的播火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他早年投身革命,把整个生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自己却始终保持着清贫、节俭的作风,因此遗物极少。根据右木烈士的大女儿,江油市政协委员松英的回忆,右木烈士1887年

  • 标签: 讲义 编述 历史的见证 日本学 法学博士 遗物
  • 简介:由来篇2009年初,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举办了"走近考古,步入宋金"的讲座活动,拉开了山西考古走向公众的序幕。活动是宋建忠所长亲自策划并主持实施的,诸多媒体以公众考古的"破冰之旅"来形容之。

  • 标签: 山西省 考古 公众 遗址 2009年 讲座活动
  • 简介:湖北钟祥发掘的明代梁庄墓是近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藩墓葬,梁庄朱瞻为仁宗之子,永乐22年(1424年)册封为梁,宣德四年(1429年)就国,正统六年(1441年)薨,属于明代前期墓葬.该墓随葬品非常丰富,是明定陵发掘以来宝物最多的陵墓.正如整理者指出的,'大量的金玉珍宝,其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居已发掘的亲王墓之首①.'

  • 标签: 大帽 曳撒 清三代 万历帝 元明 冠帽
  • 简介:城遗址位于夏县县城西北7.5公里处,因传说夏禹曾经在这里居住过,故俗称禹城。据考证,禹城即古安邑,亦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都城,秦汉及晋的河东郡治。在禹城遗址内、庙后辛庄村之北,保留有一处古代冶炼铸造作坊遗址。此遗址是1985年村里办砖瓦窑时发现的,后因土质不纯,窑场迁移。在近年来的平整土地中,这里时有各类陶范出土,为此,我们对该地点进行了多次的调查,现将情况简报如下:壹遗址概况遗址地点位于村北约400米处的缓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西距禹城大城西墙百余米,南距禹城中城北墙二百余米,已暴露的面积有600平方米左右(图一)。该地点遗存丰富,地层中夹杂有许多铁渣和含铁质的琉璃烧结物等,发现的遗物有锛、锄等农具范、构件范、货币范以及陶罐、陶豆、陶盆、瓦、铁锛等。现分别叙述如下:

  • 标签: 禹王城 砖瓦窑 手工业作坊 调查简报 平整土地 西距
  • 简介:本文以国家文物局“指南针中国古代建筑精细测绘——-万荣稷庙”项目所获调查测绘成果为基础,整理出该庙大殿斗拱类构件、柱梁类构件及平面屋架尺度三类数据。运用统计学中对总体平均值的估算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大殿各类大木作尺度数据的校正复原值。以《营造法式》材份制度为基础,运用统计学中对总体平均值一致性的假设检验方法,挑选出大殿七类外檐斗拱构件,结合宋尺实例及宋代尺制研究结果,对大殿的用材制度进行了探讨,确定其大木作用材份值为0.44寸,与《营造法式》中所规定五等材的份值尺寸相同。在已确定份值的基础上,通过多个角度的比对方式进行营造尺长的复原,得出了大殿大木作营造尺复原值为31.4厘米的结论。

  • 标签: 万荣稷王庙 北宋 营造法式 大木作 营造尺 精细测绘
  • 简介:元初名臣刘秉忠书丹《国朝重修鹊山神应庙之碑》考释范玉琪在河北省内邱县神头村原鹊山神应庙旧址,现露天屹立元碑一通,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颇高,值得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妥善注意保存(图一、二)。是碑通高2.08米,宽0.90米,厚0.30米。龟跌座。弧形碑...

  • 标签: 刘秉忠 鹊山 神应王 元初 朝重 名臣
  • 简介:殷墟陵区共发掘十余座带墓道的大型墓葬,其腰坑的底部距地表的深度普遍在11~14米,远远超过同时期商代水井的地下潜水线,可证在陵区商人营建大型墓葬时,墓穴(尤其腰坑)的深度均应穿透地下水,达到"下及黄泉"的效果。本文认为,这正是商代社会中"黄泉观念"的体现,商墓底部的腰坑就是死者灵魂通往黄泉路的入口,腰坑中的殉狗就是通往黄泉路上的引领者。

  • 标签: 殷墟 商代墓葬 腰坑 黄泉观念
  • 简介:杏雨书屋藏羽153V《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中九色鹿舍身救怀孕母鹿故事所述的释迦鹿苑度五比丘说法一事,当是参考竺佛念所译《出曜经》。鹿舍身救怀孕母鹿的本生故事,借鉴了窥基的《妙法莲华经玄赞》,窥基的注文采自玄奘《大唐西域记》,并有补充润色。玄奘所述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在鸠摩罗什所译《杂譬喻经》《大智度论》及《大庄严论经》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写卷中“九色鹿”之名。借用了九色鹿救度溺水人故事中主角的名称,与佛典中“菩萨鹿”的记载相结合,传达了因果报应和舍身布施的宗教含义。

  • 标签: 羽153V《法华经讲经文》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法华玄赞》 《大唐西域记》
  • 简介:本文对吐蕃统治河西时期的两位"破落官"锡及S.1438文书中的沙州长官所遗存的文字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揭示吐蕃统治河西时期没蕃汉人的普遍心理,以及他们在吐蕃上层统治者与汉人百姓之间所起到的调和作用,并探及其文章的文学特性.

  • 标签: 破落官 王锡 沙州长官
  • 简介:今年9月13日是著名集邮家、钱币收藏家松麟先生逝世十五周年纪念日。时间虽然己过去了十五个年头,但松麟先生那宽厚慈祥、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却时时浮现在我眼前,对其的缅怀、思念也与日俱增。正如“有的人死了,他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松麟是属于那种永远活着的人.永远活在我们心里的人.不会被人们忘却的人。

  • 标签: 钱币收藏家 集邮家 王松麟 中国 思想品德 工作业绩
  • 简介: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本刊记者采访了市委常委、副市长文超。文超就龙门石窟申报成功的意义以及如何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洛阳旅游业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 标签: 王文超 龙门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 旅游业 中国 河南
  • 简介:安徽境内发生的太平天国历史事件众多,使得太平天国保留着醇厚的安徽元素,同时也给安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太平天国历史文物。安徽博物院藏三尊太平天国谒天义陈铜炮较为罕见,皆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一尊铜炮铸有铭文:"九门御林开朝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二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1月。另外两尊铜炮铸有相同铭文:"九门御林开朝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三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4月。铜炮是谒天义陈志书驻守常州期间铸造,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陈为守卫常州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与贡献。陈志书是太平天国忠李秀成部将,作战勇敢,战功卓著,但史书对陈的记载稀疏分散,远远不及其胞弟护陈坤书。本文依据淮军领袖李鸿章攻打常州期间的奏疏,参阅太平天国文献,并结合地方志,考释谒天义陈铜炮背后的历史信息,以揭开历史边缘人物陈志书的人生经历与悲壮命运。

  • 标签: 陈志书 太平天国铜炮 谒天义 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