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译贵在传神,已成为译界共识。前举苏曼殊、马君武、胡适三人用格律体译拜伦《哀希腊》,认为苏译最有味。实际上梁启超(1873—1929)早在1902年即用散曲体译过此诗,应是拜伦最早的汉译者,他用《沉醉东风》(曲牌名)译的妙如下:

  • 标签: 《哀希腊》 英诗汉译 梁启超 马君武 苏曼殊 汉译者
  • 简介:中国是的国度,优秀的诗作是国之精粹,民族之魂。中国诗作贯穿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过程。中国是盛世强音最优美的语言,国难之时是强烈的呐喊,诗品凝聚人品,人品铸就国魂,诗品赋予多娇山河以灵魂。中华诗词凝聚了中国各个时代的大雅正声。中国的是相随着中华民族文化文明而起源的。郑康成《谱·序》曰:"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其时有亡,载籍变蔑云焉。《虞书》曰:‘言志,歌咏言,声依依,律和声。’然则之道,放于此乎。"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曰:"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传说中的尧、舜、虞、商汤盛世都有颂扬当时的歌辞,《吕氏春秋》中说"有夏歌辞,实启风骚。"《三百篇》是春秋以前的作品,是中国纯文学之祖,其文学之价值堪称祖国文

  • 标签: 民族之魂 中华诗词 中国诗 诗言志 诗品 人品
  • 简介:  寂静  从远处走来,寂静以手捂嘴  示意我沉默.她把树上的风和鸟  逮住,把草间的昆虫装进瓷壶  把糖放在婴儿嘴里,把药撒在老人伤口  让光明暗一点,让黑暗亮一点  给爱加一点恨,给恨加一点爱  让一切事物麻醉,但不死亡.……

  • 标签:
  • 简介:"不可说、不可知的意味"--在我过去的诗中,如上判定正是我所追求的,有时候这种不可说、不可知的意味会导致神秘主义倾向,但我要确切的则是通过具象的陈述而达到必要的形而上的冲击力.

  • 标签: 诗独白
  • 简介:<正>艾青活跃在中国诗坛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他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最多、经验最丰富而又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早在四十多年前,艾青就在他著名的《诗论》中说过:“一首的胜利,不仅是它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艾青的整个诗歌创作的胜利,当然也是他的美学的胜利。他的,是他的美学主张的实践。他关于的美学主张,他的美学,则是他的丰富的创作经验的结晶和升华。那么,他的美学,究竟包含着一些什么样的

  • 标签: 艾青诗歌 诗美 美学主张 诗歌创作 诗论 美学原则
  • 简介:》训零补吕朋林古人有云“无达诂”,此言虽过,亦道出其事之难。自汉迄今,为《》作训者众矣。有诸说并存,“未知孰是”者①,有各执一端,“递相非笑”者②;有新训迭兴,犹无确解者。今不揣浅陋,作零补数条,或助、正旧说,或增以新见;至若“新见”与旧说偶...

  • 标签: 《诗》 《诗经》 “离” 发音部位 《史记·天官书》 终南山
  • 简介:一、别致的回环宋代文学家苏轼和秦观是好朋友。一次秦观出外游玩。很长时间没回来。苏轼很惦记他,就写信询问他的情况。不久,秦观给苏轼回了一奇怪的信(如图)。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别致的回环。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外的生活和情趣,读法是:

  • 标签: 苏轼 秦观 诗谜 宋代文学 回环 情趣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