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对儿童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服用丙戊酸钠初治癫痫患儿6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甲状腺素(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同时选择门诊体检正常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癫痫患儿丙戊酸钠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6个月后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不影响患儿的甲状腺功能。

  • 标签: 丙戊酸钠单药 患儿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吉奥药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给予替吉奥化疗。每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共27例患者替吉奥一线治疗,其中部分缓解8例,稳定例7例,进展12例。毒副反应大多轻微。结论替吉奥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大多可耐受,尤其适用于高龄及生活质量评分相对偏低的患者。

  • 标签: 胰腺癌 替吉奥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多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组以甲磺酸阿帕替尼口服治疗,同期对照组改为替吉奥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56.25%,对照组 37.50%,且 P< 0.05;两组药物治疗期间高血压、蛋白尿、口腔溃疡、贫血、脱发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中 P> 0.05。 结论:针对多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方案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毒副反应具有可控性。

  • 标签: 乳腺癌 多药耐药 晚期 甲磺酸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划分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多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74例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而运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则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多药耐药晚期乳腺癌 卡培他滨 甲磺酸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对多耐药晚期乳腺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多耐药的晚期乳腺癌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卡培他滨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药方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疾病控制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疾病总控制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于具有多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可达到理想的短期疗效,且患者的副作用可控,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磺酸阿帕替尼 乳腺癌 耐药 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多耐药晚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纳入96例多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来源于2020年3月-2023年3月医院收住院患者。将患者分入2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有48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治疗,治疗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对比2组疾病控制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疾病控制率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多耐药晚期乳腺癌的效果良好,有利于疾病控制,且安全系数较高。

  • 标签: []甲磺酸阿帕替尼 多药耐药 晚期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口服避孕止血的护理相关影响因素,观察口服避孕止血的疗效,为进一步对做好孕妇口服避孕应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在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新疆阜康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就诊的人流、上环、取环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超过2周的妇女23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口服避孕止血影响因素有感染、不良分娩史、宫内残留、多次人工流产史,及女性内分泌紊乱等。结论妇科临床门诊对治疗口服避孕止血的孕妇,其前提是要保证手术质量,手术护理操作规范,要求我们努力宣教生殖健康知识,及时处理术后不良反应。

  • 标签: 孕妇 口服避孕药 护理 止血
  • 简介:目的:对新型口服抗凝(NOACs)在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章,对新型口服抗凝的药理学特性、临床试验结果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于CHA2DS2-VASc评分≥2或既往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有卒中史的患者,应该使用抗凝药物。新型口服抗凝,与维生素K拮抗剂(VKA)相比,有相似甚至更好的抗凝效果、安全性和便利性。它们具有快速起效,更多可预测的动学特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饮食对其无明显影响,比华法林导致颅内出血的风险更低。

  • 标签: 口服抗凝剂 房颤 达比加群 阿哌沙班 利伐沙班 系统性栓塞
  • 简介:摘要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成为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抗凝方案,较维生素K拮抗剂,其具有较高的抗凝效果,使抗凝抗栓方法获得较多新选择。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种类较多、半衰期短,不同药物之间的药物作用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因此,本文对希美加群(已撤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的动力学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现状进行阐明,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合理性。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药理学 维生素K拮抗剂 血栓栓塞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基层医院口服降糖的疗效,解决Ⅱ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服法错误率高的问题。方法对口服降糖患者采取糖尿病专科护士强化管理,调查专科护士管理前后口服降糖的错误率。结果实行专科护士强化管理后错服药率明显下降(P﹤0.005)。结论基层医院采用糖尿病专科护士强化管理是降低口服药服法错误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基层医院 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 专科护士管理
  • 简介:本实验采用外标一点法测定苗大果木姜子油口服乳剂中1.8-桉叶素的含量,吸取对照品液、供试品溶液、阴性样品溶液约2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用前在105℃活化30min以上[3])展开槽中用醋酸乙酯-环己烷(1∶15)为展开剂进行展开,样品的含量测定取3批大果木姜子油口服乳剂

  • 标签: 乳剂质量标准 口服乳剂 姜子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服药干预机制在老年病房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效果。方法在对不安全因素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干预措施,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结果在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中调查显示,用药错误排在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第二位。

  • 标签:
  • 简介:本实验采用外标一点法测定苗大果木姜子油口服乳剂中1.8-桉叶素的含量,吸取对照品液、供试品溶液、阴性样品溶液约2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用前在105℃活化30min以上[3])展开槽中用醋酸乙酯-环己烷(1∶15)为展开剂进行展开,样品的含量测定取3批大果木姜子油口服乳剂

  • 标签: 乳剂质量标准 口服乳剂 姜子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对比分析新型口服抗凝与华法林的临床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心房颤动、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起效时间、药效维持时间及出血、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起效时间更早(P<0.05);对照组药效维持时间较观察组长。两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降低患者颅内出血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起效时间更快,在预防患者出现颅脑出血等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 作用对比
  • 简介:目的了解该院住院患者口服护理个性化需求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住院患者400例,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自理能力的患者对需要送药到口、需要护士摆、不需要护士摆存在差异,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患者对口服护理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患者口服需求不同,护士应转变服务观念,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需求。

  • 标签: 住院患者 口服给药 护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短效COC)在高危人工流产妇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例行高危人工流产术的女性,高危人流入选标准半年内有终止妊娠或1年内有2次人工流产史、人流次数≥3次。随机分为人流后口服避孕(优思明)组100例、空白对照组100例,两组均服用抗生素及缩宫药物。优思明组人流术后当晚开始服药,建议连用3个周期,两组均予流产后咨询和宣教服务。术后随访观察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盆腔炎发生率,痛经情况,妊娠情况,评价用药依从性。结果优思明组坚持服用3周期的90例,其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优思明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次月经复潮时间优思明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优思明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盆腔感染发生率优思明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痛经发生情况观察组无一例痛经,而对照组有10人发生痛经。优思明组术后3个月内无再次妊娠;空白对照组术后5例再次妊娠。连续使用3个月优思明,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经流产后服务,术后自动采用有效避孕措施比率较术前均增加(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服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对促进流产后妇女身体健康恢复,减少人流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加强流产后服务对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有意义。

  • 标签: 人工流产 短效口服避孕药 流产后服务
  • 简介:目的了解2003-2016年北京医院门诊口服降糖的使用情况及销售金额,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16年北京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物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销售量、销售金额、销售金额占全年销售金额的百分比、日均用药费用(defineddailycost,DDC)、排序比(orderratio,B/A)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医院门诊口服降糖中,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DDs在2003-2016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噻唑烷二酮类、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的DDDs分别在2010年、2011年达峰值后逐年下降。磺酰脲类、双胍类、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B/A接近于1,同步性较好。西格列汀自使用以来DDC基本保持不变;二甲双胍的DDC逐年下降,2007年骤升,直至2013年才有所下降。其余口服降糖DDC逐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北京医院门诊口服降糖的使用合理,符合降糖药物的使用原则。

  • 标签: 口服降糖药 用药频度 限定日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药物泼尼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6年12月到2018年1月住院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筛选出72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他巴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泼尼松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血糖、TSH等水平逐渐恢复正常,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泼尼松片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方面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泼尼松 他巴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