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选用西红柿种子设计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其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具体影响,得出,1×10-7mol/L浓度的萘乙酸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

  • 标签: 西红柿 萘乙酸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 简介: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选取6-311++G(d,p)基组对三氯乙酸-三氯乙酸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通过在相同水平下的频率振动分析发现了该势能面上的4个极小值点,其最稳定构型对应一强O…H-0型氢键,结合红外(IR)光谱,最稳定构型二聚体的IR计算光谱比三氯乙酸单体的IR计算光谱与实验更加符合.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三氯乙酸-三氯乙酸复合物 红外光谱
  • 简介:以氯化苄和乙酸钠为原料,用相转移催化技术生产乙酸苄酯香料,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提出了过剩反应物料循环利用方案,结果表明,转化率为100%,产品收率90%~95%。过程简单,副反应很少,是乙酸苄酯生产的一条优质、高产的清洁工艺。

  • 标签: 合成香料 苄基 催化/相转移
  • 简介:【摘要】 目的:同时对食品中的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脱氢乙酸进行测定,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方法:使用高效色谱仪,紫外检测器,同时检测食品中脱氢乙酸、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的含量。结果:精密度在 1%-8% 之间,回收率在 91%-110% 之间。结论 : 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结果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能同时检测食品中的 4 种添加剂,提高检测效率。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 安赛蜜 苯甲酸 山梨酸 糖精钠 脱氢乙酸
  • 简介:到2005年底,全国氯乙酸生产厂家已有60多家,总年产能力约25.2万t.2006年中国氯乙酸生产能力超过55万t,产量超过33万t,已占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中国成为氯乙酸生产大国和潜在的氯乙酸出口大国。然而目前国外已淘汰的硫磺法生产工艺占我国总产能的83%,氯乙酸行业技术进步缓慢.对此,要立足自主创新提升我国氯乙酸产业技术水平,其中,开发新型催化体系、与氯碱企业联合配套以实现规模效益、大力拓展下游产业链是开发工作重点.

  • 标签: 氯乙酸 消费量 生产能力 生产厂家 生产工艺 技术进步
  • 简介:目的:建立砂仁配方颗粒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5MS石英毛管柱,氦气为载气,100℃~180℃程序升温;质谱为检测器,选择性检测m/z136的离子;样品采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外标法计算乙酸龙脑酯的含量。结果:乙酸龙脑酯在0.1036~0.6216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6);平均回收率(n=6)为97.37%,RSD为0.88%;检测限为10pg。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砂仁配方颗粒中乙酸龙脑酯含量的控制。

  • 标签: 乙酯龙脑酯 砂仁配方颗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简介:目的:通过形态学观察评价乙酸诱导建立急性直肠黏膜损伤模型的效果。方法将含有4%乙酸溶液的棉签经SD大鼠肛门置入直肠1min,置入深度为3cm,诱导大鼠形成急性直肠黏膜损伤,并于损伤后0.5h和1、4、6d分别解剖大鼠,对直肠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损伤后大鼠6d内全部存活,模型成功率为100%。损伤后0.5h~1d,大鼠直肠黏膜大体形态由充血、水肿和溃疡到合并出血,镜下形态见黏膜层由上皮组织坏死伴出血到黏膜组织全层坏死,腺体由部分留存到全无,黏膜下层由水肿到合并充血、出血,间质内由血管扩张充血到炎细胞浸润;损伤后4~6d,直肠黏膜大体形态仍可见部分水肿和血丝,镜下形态见黏膜上皮有部分留存,损伤部位有炎性肉芽组织增生,黏膜充血、出血减轻。结论4%乙酸作用于直肠1min能成功诱导建立大鼠急性直肠黏膜损伤模型,该模型操作方便、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损伤维持时间6d以上,适合作为快速筛选直肠外用药物疗效的动物模型。

  • 标签: 急性直肠黏膜损伤 大鼠模型 乙酸 形态学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在牙体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牙体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分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常规根管预备后,采用生理盐水结合双氧水交替冲洗,研究组患者采用乙二胺四乙酸冲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成功率95.00%,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75.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于牙体疾病患者,在根管填充预备阶段,采用乙二胺四乙酸冲洗后,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乙二胺四乙酸 牙体病 治疗效果
  • 简介:乙酯皂化反应由于反应液起始浓度难以相等,终了浓度难以准确测定而形成测量误差,导致难以精确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我们通过对溶液配制方法,双管电导池及搅拌方式的改进,克服了常规方法的不足,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 标签: 电导法 乙酸乙酯 皂化 速率常数
  • 简介:气相色谱内标法就是进行一种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建立,进而对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进行检测的一种方式。在检测白酒的过程中,因为乙酸乙酯和乙缩醛极性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在分离过程中难度较大。基于此,文章主要对白酒乙酸乙酯的概况、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的检测方式及检测分析进行了探究,以此为提高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的准确度提供可靠的保障。

  • 标签: 气相色谱内标法 乙酸乙酯 白酒 概况 方式 分析
  • 简介:摘要研究了微波辐射条件下,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以乙酸和仲丁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乙酸仲丁酯的工艺条件,并探讨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时间以及微波辐射功率对产品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为1.01.5,催化剂用量为0.7g(仲丁醇的物质的量固定为0.15mol),辐射时间为18min,辐射功率为300W时,酯化率最高可达95.6%。

  • 标签: 微波 乙酸仲丁酯 对苯甲磺酸 催化合成
  • 简介:建立了面包中脱氢乙酸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该法采用WBI进样口,毛细管色谱柱J&WDB1701(中等极性30m×0.53mm×1μm),FID检测器进行检测。进样口温度:250℃,载气流速:10mL/min,柱室温度:150℃恒温,检测器温度:250℃,样品用硫酸溶液酸化无水乙醇定容后直接进样测定。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5%,RSD小于3.O%,线性范围为20μg/mL一400μg/mL。

  • 标签: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面包 脱氢乙酸
  • 简介: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充分发挥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关键所在。然而,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会自动发生,需要一定的媒介。创设真实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有效的媒介之一。真实生动、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奇妙感受,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以化学教学内容为依托,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助推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 标签: 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 简介:摘要: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当前研究表明其对于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其检测,确保其添加量在限量值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标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含量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可以提高食品中脱氢乙酸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 食品 脱氢乙酸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以乙二醇为萃取剂,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乙酸乙酯-异丙醇-水混合溶液的常规萃取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考察分析了理论塔板数、萃取剂进料位置、侧线采出位置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萃取精馏T1~T3的理论塔板数依次为:25,15,14,回流比为7,12,0.081。该种工艺分离出的乙酸乙酯、异丙醇、水的质量浓度分数均超过95.00%。

  • 标签: 乙酸乙酯 异丙醇 萃取 工艺优化
  • 简介:摘 要:对气相色谱法测定脱氢乙酸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利用盐酸溶液对食品样品进行酸化处理,经乙酸乙酯提取后,做好相应的过滤和测定工作。结果显示,在经过优化后,该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时间更短,试剂的成本更低、结果准确度更高,加标回收率可以达到99%-105%,精密度不超过1.5%,在不同类型食品脱氧乙酸含量测定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脱氢乙酸 测定方法 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对比血压改善情况和疗效。结果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舒张压改善不显著(P>0.05)。在完成之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值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为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在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促进疾病转归,提升疗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硝酸酯类药物 收缩期
  • 简介:茶碱是临床常用的平喘药,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是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呼吸科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治疗经常会将平喘药与抗感染药物伍用,又如当哮喘病人合并感染时也会将平喘药与抗感染药物伍用.所以茶碱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的概率还是较大的.茶碱治疗窗窄,易出现毒性反应,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又影响茶碱的代谢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使得常规剂量的茶碱易出现中毒反应,所以二者的相互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相互作用 茶碱 临床常用 罗红霉素 药物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