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日益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之下,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在不断跨越彼此之间的鸿沟,发生着相互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对于一个民族文化与文学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它常常向本土文化提供很多外来文化、文学的异质性因素,同时也会不断催生本土文化、文学生长的新的动力。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一个民族既有的文化、文学个性,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或多或少地总会发生一些变化,特别是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进入,这种变化带给人们的思考更是多样和剧烈的。

  • 标签: 民间文化 中国文学 外来文化 本土文化 文化背景 民族文化
  • 简介:一我国在19世纪末开始注意引进西方的文化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政治、社会理论的介绍,多取之于英国与日本,而文艺作品、思潮的介绍,则多取之于法国.《新青年》第二卷6期上刊登的王韬译《马赛革命歌》(即《马赛曲》),可能是我国最早翻译的法国文作品,①之后便是林琴南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即《茶花女》).该书的出版,轰动文坛,一时与严复译赫胥黎的《天演论》齐名,可见在我国外国文译介中,法国文一开始就站在先锋的位置.②

  • 标签: 法国文学 译介 外国文学 文坛 文艺作品 思潮
  • 简介:徐迟的名字在普通读者心目中,通常是与作家而不是与翻译家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实际上,徐迟的文学生涯始于外国文作品的译介.他不仅是多产而著名的作家,而且还是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他译笔不辍,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外国文作品.他译介的作家作品涵盖的国别多,文学类别也多,他的译作中许多已成为名译,至今仍然不失其学术参考价值.不仅如此,他还介绍、研究外国文艺思潮和外国作家作品,实在是为外国文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 标签: 徐迟 美国文学 中国 文学翻译 翻译家
  • 简介:本文从家国意识、艺术风貌和文学意泵等方面,对澳门土生文学所具有的中国化特色进行了解读,剖析了澳门土生文学中国化的密切关系,指出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积淀,早巳深深地浸入澳门土生葡人的心理结构和文学作品中.

  • 标签: 澳门土生葡人 澳门土生文学 中国文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欲望叙事在解构启蒙或解放的宏大叙事之后又运演膨胀为新的,将其混淆在欲望叙事中,的魔影显现   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

  • 标签: 中国文学 启蒙辩证法 哲学脉络
  • 简介:<正>阿尔及利亚最近阿尔及利亚出版了一些诗人、作家和评论家的新作品。其中有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拉希德·布杰德拉的诗集和作家、小说家、评论家艾哈迈德·穆纳瓦尔的两部著作(一部是短篇小说集《头痛》,一部是论文集《阿尔及利亚小说概论》)。这些作品在阿很有影响。(夏野)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诗选《当代英国诗歌》,收入20位中青年诗人的作品。这是英国继1932和1956年出版两部诗选之后出版的第三部重要诗歌选集,反映70年代以来英国诗歌创作的新浪潮

  • 标签: 出版社 阿尔及利亚 作品 剧作家 当代英国诗歌 短篇小说
  • 简介:<正>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文化现象既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又彼此联系,互相影响,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的完整图像。文学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现象,它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解释人类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反映并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文学和宗教有着各自发展

  • 标签: 俄国文学 文化现象 文学作品 俗文学 社会意识 口头创作
  • 简介:国文动态《第二十二条军规》续集在美出版。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Heller)所著《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年出版后破记录地发行逾一千万册,其影响远远超过了文学领域。书中所表达的对于现实社会各种权势利欲的不满和不信任在读者中激起...

  • 标签: 外国文学 《第二十二条军规》 美国文学 《白鲸》 文学作品 《红字》
  • 简介:<正>英国英国德语作家、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伊莱亚斯·卡内蒂的第三部回忆录《眼色》最近在慕尼黑出版。前两部回忆《得救的舌》和《耳中火炬》已于七十年代出版。瑞士一家日报的书评家认为,八十高龄的卡内蒂今后不会再写回忆录了。这部回忆录记述了卡内蒂1931至1937年的经历。在这段时期内,他完成了他的成名之作《迷惑》。回忆录前两章回顾了他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旧事。书中提到了对他的创作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奥地利著名作

  • 标签: 七十年 剧作家 研究史 获奖作品 火炬 瑞士
  • 简介:<正>《司各特研究》(外国文研究资料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研究所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全书包括三部分:各国作家和批评家评论瓦尔特·司各特的代表性文章、论著;司各特谈自己的创作;司各特年表。《肖洛霍夫研究》(外国文研究资料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研究所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本书以苏联作家、批评家的评论为主,兼收少量其他国家的评论。书末附有肖洛霍夫

  • 标签: 评论 外国文学研究 司各特 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肖洛霍夫
  • 简介:文学史能够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写法”,如“思想史”、文体史、形式史、题材史、思潮史、编年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历史叙述等,当然也可以基于特定的文学观与文学史观,选取相关的文学活动现象与文本,通过细读,获得特定的情感体验与感悟,进而穿越历史时空,达成对某一特定时代文学史现象的整体性观照与建构。王辉、李军所著《穿越文本: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极阅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版)也正是采取这种方法与架构,来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进行特定把握与阐释的。

  • 标签: 中国文学史 文本细读 历史重构 个体价值 王辉 阅读
  • 简介:自十九世纪中期第一轮华人移民美国的浪潮到至今的华裔移民群体,其文化意识形态经过岁月的冲蚀和环境的磨砺,渐渐远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华裔作家的写作既是基于对母体文学的依赖,又体现着对美国民族文学的丰富,是一种对“第三种经历”的书写和流散写作。关于中国化在华裔美国文中的延续和变异,汤亭亭与赵健秀曾展开过一场备受关注的文学论战,对后来人们研究和评介华裔美国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健秀以《真真假假华裔作家一起来吧》这一超长檄文犀利地指出,当时盛名之下的汤婷婷、谭恩美等华裔作家随意篡改中国典故,歪解中国化来迎合西方人,是典型的“伪”华裔作家,应该受到谴责。

  • 标签: 华裔美国文学 中国典故 “另类” 华裔作家 改写 文化意识形态
  • 简介:《新中国60年外国文研究(第五卷)-外国文译介研究》(谢天振、许钧主编)近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60年外国文研究”(2010-2013)的最终成果——《新中国60年外国文研究》(六卷本,申丹、王邦维总主编)其中之一,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文学译介 新中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术 国家社科基金
  • 简介:在这里所写下的片段乃是我作为一个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的研究者的个人对于外国文的一点片断的回忆和理解,它们当然显得琐碎和零散。但这些回忆和理解恰好显示了在中国当代历史中外国文的不可忽视的关键的意义。它们恰恰凸现了外国文具有的某种“中国性”,

  • 标签: 外国文学 中国性 当代文学 回忆 凸现 意义
  • 简介:100年前,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获得了首届诺贝尔文学奖,揭开了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大奖的序幕,也给20世纪的法国文开了个好头.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法国文进入了文学史中所谓的'美好时代'.100年后,这个'美好时代'似乎并未结束.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艰辛,法国文仍焕发出勃勃生机.在2001年划上句号的时候,盘点当年的法国文坛,可以发现,这一年的文学作品不但数量之众为历年之最,比20年前翻了一番,在质量上也有不俗的表现,而且,全年热点多多,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 标签: 文学概观 法国文学
  • 简介:本刊从这期起,新设“中外文学关系”一栏。该栏文章主要介绍和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彼此之间的联系,所涉范围为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等。中外文学研究者的研究论文,作家的自述,以及中外作家交往的记叙,均拟刊用。欢迎作家和研究人员不吝赐稿。

  • 标签: 巴金 作家作品 文学现象 外国文学 俄国文学 左拉
  • 简介:库切将小说《福》的写作立场置于南非的后殖民语境中,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了后现代重写,探究了文学与现实生活即悖立又整合的张力关系。库切试图通过多重叙述、女性声音和话语权利等文字策略,凸显历史与现实、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多元性,引发了对于殖民主义语境下叙事与表征、话语与权力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理性思考。

  • 标签: 多重叙述 女性声音 话语权力 二元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