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两癌筛查技术预防农村妇女恶性肿瘤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0例农村妇女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12月,全部农村妇女均接受两癌筛查服务。分析全部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异常结果,总结乳腺、宫颈病变情况和恶性肿瘤发生情况。结果 200例农村妇女中高危型HPV感染20例,占比10%,TCT检查结果可见异常11例,占比5.50%,低级别病变、高级别病变各3例,占比分别为1.5%、1.5%,宫颈癌1例,占比0.5%;200例农村妇女中乳腺疾病总检出率为6.00%(12/200),其中良性病变11例、乳腺癌1例。结论 两癌筛查技术能够尽早发现农村妇女早期宫颈、乳腺病变,有利于患者及时接受治疗,避免癌变,预防乳腺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效果较高。

  • 标签: 两癌筛查 农村妇女 恶性肿瘤 预防价值
  • 简介: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预防艾滋病、性病(AIDS/STD)相关知识,正确对待AIDS/STD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方法将广州市农村地区一所高中的72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健康教育前后两次相同内容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学生对AIDS/STD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偏低,15.65%的学生对艾滋病有恐惧感,36.04%和37.15%的学生不愿与同学和朋友交往,有1.66%的学生发生过性交行为,在1.66%的学生中,仅有16.67%使用了安全套,0.83%的学生有2个或以上性伴侣。结论学生对AIDS/STD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排斥AIDS/STD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建议全面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健康生活行为方式。

  • 标签: 农村 高中学生 健康教育 AIDS STD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可致的健康风险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此期间于选择某区农村饮用水地表及地下水源地水厂共45家作为研究对象,定期采集每个水厂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每个水样均2000ml,并分析水质检测合格情况。结果2017年度水样合格率58.33%显著高于2016年度的50.14%(P<0.05);2017年度末梢水水样合格率62.78%显著高于2016年度合格率53.89%(P<0.05);2017年度出厂水水样合格率62.78%显著高于2016年度合格率51.67%(P<0.05);2017年度健康风险度稍低于2016年度(但P>0.05)。结论某市在2017年农村饮用水水厂出厂水及末梢水水样合格率均高于2016年度,提示某市在改善水质卫生状况、降低健康风险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果。

  • 标签: 农村饮用水 水质卫生状况 健康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意愿性干预的有效性。方法:把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之间该地区的农村妇女作为研究主体,共50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妇女分为实验组250例,参照组250例,进行两癌筛查工作,

  • 标签: 健康教育 农村妇女 两癌筛查 意愿性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改革工作中的不断深入,使得农村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人们的健康状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基本保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对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进行研究,为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村卫生室 标准化建设 卫生事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服务能力对预防妇科肿瘤的价值。方法:对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服务进行优化,优化后对本地区35~64岁的妇女进行实施优化后的两癌筛查,对筛查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本次筛查任务完成率为108.59%:其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为116.32/10万,宫颈癌检出率为13.79/10万,早诊率为91.53%;其中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57.13/10万,乳腺癌检出率57.13/10万,早诊率100%。结论:优化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服务有利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及时检出和提高患者的早诊率,对于保障女性健康和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当地政府应该对该两癌筛查项目服务引起重视,加强对其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也应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服务,从而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

  • 标签: 两癌筛查 乳腺癌 宫颈癌 恶性肿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癌筛查在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液晶细胞联合HPV检查法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研究。研究对象为某农村地区的妇女群体,通过收集医院病例资料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自2021年至2023年,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人数逐年增加,早期发现率也逐年提高。2023年,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人数分别达到817人和817人,早期发现率分别为68.9%和71.4%。与前两年相比,早期发现率有显著提高。结论:本研究通过对2021年至2023年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数据进行分析,证实了两癌筛查在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中的效果,提高了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

  • 标签:
  • 简介: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提供的组件及动态链接库,提出了两个系统共享交换数据的实现方法,从而开发了相关的新农合软件接口,将参合住院病人的医疗信息,通过接口应用软件自动提交给新农合系统,实现了新农合医保信息系统与医院系统安全高效的连接。

  • 标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HIS 医疗 接口 动态链接库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发展方式日益得到关注,在产业融合的新常态下,农旅融合发展已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本研究以宁乡市道林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查询文献、案例分析等形式,探讨该镇农旅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望本研究对促进其他农村地区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农旅产业融合 新农村建设 湖南省宁乡市道林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以湖南省浏阳市枨冲镇三元村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洪涝灾害传染病预防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共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调查结果表明当今年湖南省洪涝灾害发生后,省内的村镇居民生活环境受到破坏,环境及生活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病媒生物(蚊、蝇、鼠)密度发生变化,加之灾民安置点人群密度过大,环境问题改善较薄弱,人们过于紧张、劳累,身体免疫力下降等诸多因素,极易在灾区的人群中导致肠道、病媒生物传染病的发生。为预防灾后传染病的发生,我院暑期三下乡团队为积极采取健康教育宣传的传播途径,通过以污水消毒、环境治理和病媒生物消杀等方面影响条件下减少传染病发展的途径。结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浏阳市枨冲镇三元村居民进行相关洪涝灾害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加强宣传等多种途径提高湖南省农村居民的传染病预防认知水平,加强洪涝灾害传染病的预防。

  • 标签: 农村居民 洪涝灾害 传染病预防 普及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可致的健康风险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此期间于选择某区农村饮用水地表及地下水源地水厂共45家作为研究对象,定期采集每个水厂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每个水样均2000ml,并分析水质检测合格情况。结果2017年度水样合格率58.33%显著高于2016年度的50.14%(P<0.05);2017年度末梢水水样合格率62.78%显著高于2016年度合格率53.89%(P<0.05);2017年度出厂水水样合格率62.78%显著高于2016年度合格率51.67%(P<0.05);2017年度健康风险度稍低于2016年度(但P>0.05)。结论某市在2017年农村饮用水水厂出厂水及末梢水水样合格率均高于2016年度,提示某市在改善水质卫生状况、降低健康风险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果。

  • 标签: 农村饮用水 水质卫生状况 健康风险
  • 简介:为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质量,我国从2003年起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目前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310个县(市)开展了试点,覆盖农业人口9504万人,实际"参合"农民6899万人,"参合"率为72.6%。当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一些地方已初见成效。但是,由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试点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门诊健康教育与个性化膳食指导联合家庭支持在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揭西县南山镇卫生院全科门诊自2020年5月~2021年5月诊治的60例农村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的门诊健康教育与个性化膳食,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要求家属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与讲座,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行为方式变化以及糖代谢指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对疾病认知能力、对疾病信念及疾病相关不良行为评分明显升高(P

  • 标签: 门诊健康教育 个性化膳食指导 家庭支持 农村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