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常规检测与CRP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阳性率、检测时间、两种检测方法对不同阑尾炎类型的检出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检测结果的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检测阳性率和检测时间,对照组检测时间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RP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准确度与灵敏度更高,但检测所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在实际中,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酌情选择检测方式。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C-反应蛋白 小儿急性阑尾炎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12月来该院检验科做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160位个体80例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80名常规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观察对象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及血清C肽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能提高患者确诊率,降低漏诊率,不仅准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还可以检测患者胰岛功能是否受损,促进自身状况的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临床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特别是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017年7月~2018年7月70例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两组,对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其中,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采用荧光定量测定法;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扩散试验。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0.5μg/L作为阳性标准,则病毒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为14.2%,细菌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为90.6%;以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10mg/L作为阳性标准,则病毒感染组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35.7%,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25%。结论血清降钙素用于感染性疾病检测的效果优于C反应蛋白,可以将血清降钙素用作外科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疾病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血清降钙素 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与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者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对两组AMY、LPS與CRP水平予以检测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AMY为(760.6±64.5)U/L,LPS为(1626.4±125.4)U/L,CRP为(44.6±12.3)mg/L;对照组患者AMY为(86.0±16.7)U/L,LPS为(93.0±26.7)U/L,CRP为(1.2±0.6)mg/L。观察组患者AMY、LPS与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可联合检验AMY、LPS、CRP水平,以此判断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荧光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其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各种类型感染疾病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一时期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免疫荧光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所有参与研究者的血液标本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使用免疫荧光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对研究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时,利用免疫荧光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各种感染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和预后判断有较大的价值,两种检测方法用于超敏C反应蛋白方面各有优劣,应用过程中应当根据需求合理选择。

  • 标签: 免疫荧光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超敏C反应蛋白 相关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联合应用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接收的儿童感染性疾病患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时间段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5名为对照组;对所有患儿均实施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检验。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值和WBC值水平都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的PA值则低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的CRP、WBC水平都超过非细菌感染组,PA的水平则低于非细菌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的CRP、WBC、PA的阳性率均大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维生素C联合奥曲肽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预后、血清胆碱酯酶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给予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期间死亡率,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d时血清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胆碱酯酶及SOD水平升高明显,MDA水平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升高血清胆碱酯酶、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胃肠出血 抗坏血酸 奥曲肽 预后 胆碱酯酶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至该院就诊的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40例),另同时期抽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设置为实验组(4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的检测,分析其检査效果。结果实验组HbAlc、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和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A1c、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进行建准检测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HbA1c 尿&beta 2-微球蛋白 24h尿蛋白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