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物毒性检测可反映污染水对生物群体的综合毒性,是控制和预测化学污染的一种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辅助检查手段,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水质毒性测试的受试生物为出发点,对应用于水生生态系统的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 标签: 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分析
  • 简介:蚊虫是最重要的媒介昆虫,防治蚊虫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国内外对蚊虫防治方法的研究近年取得明显进展,呈现以下研究趋势:(1)从重视治“标”逐渐过渡到治“本”,达到“标”、“本”兼治;(2)从单一防治方法过渡到综合防治

  • 标签: 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 中剑水蚤 库蚊幼虫 蚊虫防治 伊蚊幼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参足珍贵的中药材,在我国的药用历史悠久。人参中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营养、代谢、内分泌、免疫等过程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人参中微量元素锗的生物活性。

  • 标签: 人参 微量元素 生物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德国BICOM(百康2008型)生物共振系统,对皮肤科162例湿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生物共振系统提供的480种常见过敏源通过红处线扫描,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百康生物共振脱敏治疗的有效率为91.4%,痊愈率74.7%。

  • 标签: 生物共振系统 湿疹 脱敏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人员、设施、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几点因素,以确保食品微生物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 标签: 无菌 微生物 检验
  • 简介:摘要生物制药注射剂作为直接注射到人体中的一种生物制剂,其质量关系到注射者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其的检验。在具体的检验过程中,为了确保检验的质量,不仅需要严格遵守检验的步骤,同时应该掌握正确的检验方法,做好对样品的冲洗、处理与保存,为检验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生物制药注射液检验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生物制药 注射液 检验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生物机体内发育分化出一个特殊的"器官"――生物钟,在健康的生理状态下,人体的每一生理功能都表现出高度精密和稳定的昼夜规律。体温、心率和血压下午最高,听觉和痛觉傍晚最敏感,某些激素如可的松和睾酮早晨起床时最高,胃泌素、胰岛素和肾素水平下午和傍晚时最高,淋巴细胞计数上午最低,夜间达到高峰。褪黑素、催乳素在睡眠时达到高峰。生长素高峰在熟睡时,因此充足的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生物钟 生物机体 淋巴细胞计数 发育分化 催乳素 褪黑素 生物进化过程 胃泌素 下午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食品安全受到当前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某市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来对该市食品卫生进行分析。方法参照相关卫生标准,文章主要选取某市销售的11大类、1200份食品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某市销售食品的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为73.61%,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为66.55%,这两项检测的综合合格率为60.17%。在送去检验的各类食品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合格率都高于抽样检测样品的合格率。食品中所含的微生物容易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当所处环境气温升高时,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几率也相对上升了。结论某市的食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都偏低,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查。

  • 标签: 食品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科生物安全的预防策略。方法分析目前病理科生物安全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病理科在环境,医院感染,防护器材等方面存在隐患。结论加强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对防止医院感染,提高病理科的质量安全十分重要。

  • 标签: 病理科 生物安全 问题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展病媒生物的种属鉴定并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病媒生物机器鉴定系统。方法采用专家会商法提取宁波口岸常见蝇类的鉴别特征规则,构建特征与不同蝇种一一对应的训练样本数据集。应用k-近邻分类算法进行机器学习,并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将整个机器学习运算及鉴定过程内嵌其中。结果抽提出复眼大小、颜色等7个特征,建立95×8维向量矩阵的训练样本数据集;开发病媒生物机器学习与鉴定系统,将80%的数据用于训练,20%的数据用于测试,正确率达到100%。由一名新手借助该信息系统对口岸新采集到的10只蝇进行种属鉴定,准确率达到90%。这些新的鉴定数据导入训练数据集再次进行自我学习、提升经验值。如此往复,逐步将该系统培育成长为病媒生物鉴定专家系统。结论以机器学习为特征的人工智能在病媒生物鉴定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为我国的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病媒生物 鉴定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PYTHON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一次性输液接头存在的微生物,探讨感染风险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ICU住院患者共60例,对他们的输液接头的使用情况、抗生素和营养液体输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留置时间超过24小时的输液接头均行微生物检测。结果检测的输液接头一共63套,其中有7套检出了致病菌,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1.1%。其中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株真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结论一次性输液接头所潜在的感染风险较高,尤其是血浆、血液等营养液体的输注后,必须对深静脉的留置管路进行及时的更换和冲管,同时医护人员重视手部的清洁和消毒,从而降低输液接头相关感染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南京市鼠、蚊、蝇、蟑螂种类、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对鼠、蚊、蝇、蟑进行调查。结果2017年南京市鼠密度为0.175%,主要种类为鼩鼱和小家鼠;蚊密度为1.717只/(h·灯),主要蚊种为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蝇密度为5.53只/笼,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和麻蝇;蟑螂密度为1.387只/张,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鼠呈双峰型,峰值在3和11月,3月是最高峰,密度为40.3%;蚊、蝇、蟑密度呈单峰型,蚊密度在8月达到高峰,为5.365只/h;蝇密度在7月达到高峰,为16.250只/笼;蟑密度在7月达到高峰,为2.034只/张。结论2017年南京市蚊、蝇和蟑螂、鼠密度相比2016年均显著上升,需重视病媒生物监测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治体系。

  • 标签: 病媒生物 季节消长 密度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