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体成分分析的精准管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规律血液透析的14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容量及营养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人体成分分析的容量及营养精准管理,共12周。比较两组患者水负荷值、营养相关指标、干预期内上机前平均血压和透析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水负荷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期内观察组上机前平均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透析低血压总发生率分别13.27%(86/648)、17.44%(11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8,P=0.035)。观察组干预后白蛋白、肌肉量、身体细胞量及瘦体重较干预前升高,血磷及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A)得分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白蛋白、肌肉量、身体细胞量及瘦体重高于对照组,血磷及改良SGA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人体成分分析的容量及营养精准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血压及营养状况,降低高磷血症及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人 血液透析 生物电阻抗 血压 营养
  • 简介:摘要探讨经脐缘Ω切口Ladd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可行性。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对20例新生儿肠旋转不良行经脐Ω小切口Ladd术,男11例、女9例。取绕脐Ω切口拉开脐部,小心将肠管拖出腹腔轻柔往脐下方推压,将小肠系膜置于双手掌之间,予逆时针方向复位,按常规方法行Ladd手术。20例新生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出血平均2 ml;术后第2~5天恢复进食,第9~10天出院,术后随访切口愈合好,无切口裂开,无切口疝,脐部瘢痕隐蔽。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用经脐Ω小切口Ladd手术伤口小、手术瘢痕位于脐缘、美容效果好,不易发生切口裂开等并发症,适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新生儿 Ladd手术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光敏蛋白PsCatCh2.0转染至视网膜色素变性模型rd1小鼠视网膜1年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对光反应、视网膜炎症及细胞凋亡情况。方法雄性rd1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rd1实验组、rd1对照组,各12只。rd1实验组小鼠鼻侧角巩膜缘下1 mm处玻璃体腔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2-巨细胞病毒启动子(CMV)-PsCatCh2.0-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1.5 μl,2周后颞侧角巩膜缘下1 mm处再次注射相同剂量的重组病毒。注射后1年,用膜片钳技术记录表达PsCatCh2.0的RGC对光反应;行免疫荧光染色评估PsCatCh2.0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行视网膜铺片染色评估重组病毒的转染效率,并计数RGC;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内层视网膜厚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视网膜中核因子(NF)-κB p65的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注射重组病毒后1年,表达PsCatCh2.0的RGC产生的电流约为30 pA。PsCatCh2.0-EGFP与RGC呈共定位表达;少量与无长突细胞共定位,几乎不与水平细胞、双极细胞共定位。rd1实验组、rd1对照组小鼠RGC密度、内层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35、0.05,P>0.05)。rd1实验组小鼠视网膜NF-κB p65蛋白表达量以及TNF-α、IL-6 mRNA表达均低于rd1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1、5.91、5.78,P<0.05)。rd1实验组小鼠视网膜中呈红色荧光的凋亡细胞数量少于rd1对照组,Bax mRNA表达低于rd1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2,P<0.01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rAAV2/2-CMV-PsCatCh2.0-EGFP后1年,表达PsCatCh2.0的RGC仍可产生光电流;长期转染表达PsCatCh2.0对RGC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也不增加视网膜的炎性反应。

  • 标签: 眼疾病,遗传性 视网膜疾病 色素性视网膜炎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PsCatCh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更高效、规范的科研管理模式,以达到规范科研人员行为、提升科研人员主动性及满意度,同时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方法根据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最新科研管理政策导向,形成医院科研管理平台研发理念,并利用信息化手段研发符合要求的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结果应用教管结合型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后,科研人员报销、查阅信息等所需要的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教管结合型科研信息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实现高效、规范和精细化的科研管理工作目标。

  • 标签: 医院 规范管理 优质科研信息平台 教管结合 提高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多标记后延迟时间(Multi-PLD)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分析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及脑解剖亚区(56对)血流灌注正常参数范围,并探讨左右、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方法2020年11月—2020年12月间招募本地42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性25名、女性17名,年龄23~74(38±14)岁,行7个PLD的ASL成像,其中青年组21名,男性15名、女性6名,年龄23~35岁;中老年组21名,男性10名、女性11名,年龄36~74岁。数据通过Cereflow软件离线处理得到动脉到达时间(ATT)和校正过的脑血流量(CBF)及脑血容量(CBV)灌注参数,再利用SimpleITK标准化函数根据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AL)对计算的灌注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得到脑解剖亚区的CBF、ATT、CBV灌注参数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及各脑解剖亚区左右两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灌注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灌注参数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大脑半球及多个脑解剖亚区62.5%(35/56)CBF、44.6%(25/56)CBV值表现为右侧高于左侧,多个脑解剖亚区28.6%(16/56)ATT值表现为左侧高于右侧。小脑半球CBF[(35.30±8.31)比(34.34±7.53)ml·100g-1·min-1,P=0.021]、CBV[(0.47±0.11)比(0.45±0.09)ml/100g,P<0.001]、ATT[(1.30±0.10)比(1.24±0.11)s,P<0.001]均表现为左侧高于右侧。女性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及多个脑解剖亚区50.0%(28/56)CBF值高于男性,83.9%(47/56)ATT值<男性(P值均<0.05),CBV值仅在5组脑区(枕上回、枕中回、枕下回、顶上回、小脑7b区)高于男性(P值均<0.05)。青年组大脑半球及多个脑解剖亚区44.6%(25/56)CBF、33.9%(19/56)CBV值均高于中老年组(P值均<0.05)。青年组多数脑区的ATT值虽低于中老年组,但仅在直回(P=0.026)及中央旁小叶(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脑半球的CBF(r=-0.430,P=0.005)、CBV(r=-0.327,P=0.035)与年龄呈负相关。多数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解剖亚区的CBF(24/25,r范围-0.497~-0.343,P值均<0.05)、CBV(16/19,r范围-0.474~-0.322,P值均<0.05)与年龄均呈负相关,ATT与年龄呈正相关(直回:r=0.311,P=0.045;中央旁小叶:r=0.392,P=0.010)。结论Multi-PLD ASL成像可以精确地定量分析脑组织血流灌注信息,多个脑解剖亚区灌注参数在不同侧别、性别及年龄组间存在差异,并且多数不同年龄组间存在差异脑区的灌注参数与年龄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脑血容量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1例唾液腺导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90.2%),女6例(9.8%);50岁以上者占83.6%(51例);大多数原发肿瘤来自腮腺(73.8%,45例);57.4%(35例)的患者发生了颈部淋巴结转移,41.0%(25例)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有50例患者(82.0%)接受了辅助放疗;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0%和43.3%,术后辅助放疗及放化疗患者的生存率高于仅手术的患者。可见,对于唾液腺导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术后放化疗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 标签: 唾液腺 唾液腺导管癌 唾液腺肿瘤 唾液腺癌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个可家用的能直接显示龋病范围的深度学习分割模型。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门诊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共494张用内窥镜采集的、含有龋齿的磨牙和前磨牙照片,由医师进行标注后用DeepLabv3+进行分割训练,随后进行验证和评估。建立的深度学习分割模型识别龋病的平均准确度为0.993,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997,Dice系数为0.685,并交比(IoU)为0.529。本研究建立的深度学习分割模型可以识别并分割出龋病范围。

  • 标签: 龋齿 内窥镜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骨肉瘤相关的微小RNA(miRNA,miR),研究其对骨肉瘤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筛选GSE39058中骨肉瘤相关miRNA的表达差异,确定miR-329为研究目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miR-329对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比较miR-329对骨肉瘤143B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miR-329对G3BP1的调控作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miR-329转染前后G3BP1、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获得差异miRNA 90个,其中miR-329功能富集程度较高。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表明miR-329在各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低于成骨细胞hFOB1.19(P<0.05)。CCK-8结果显示miR-329模拟物组143B细胞增殖率较对照组NC低(0.571±0.019比0.975±0.0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分析发现转染miR-329模拟物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8.83±4.55)个比(58.17±6.25)个,t=6.2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共转染G3BP1 mRNA3’端非编码区(3’UTR) wt和miR-329质粒的细胞荧光素酶相对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45±0.06比1.01±0.09,t=1.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miR-329 mimic后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51±0.11比0.31±0.12,t=2.903,P<0.05),而Vimentin、N-cadherin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13±0.03比0.25±0.06,t=2.859,P<0.05;0.28±0.11比0.45±0.12,t=2.5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R-329通过靶向抑制G3BP1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从而抑制骨肉瘤143B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

  • 标签: 微小RNA GTP酶激活蛋白SH3功能区结合蛋白1 骨肉瘤 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肌萎缩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其发生运动障碍、跌倒、骨折甚至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给患者个人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抗阻训练能对抗肌萎缩,但老年人常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有效进行抗阻训练,亟待改进康复手段。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可作为抗阻训练的替代疗法来预防、减轻因衰老导致的肌肉质量及力量下降,但其确切作用机制仍需探讨。本文拟对近年来采用NMES预防老年肌萎缩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便利,为临床应用NMES防治老年肌萎缩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物理治疗 老年 肌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IgA肾病与非IgA肾病鉴别诊断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9至2020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和昆明市延安医院肾脏内科经肾脏病理确诊的患者共260例,其中原发性IgA肾病130例,非IgA肾病130例。收集包括性别和年龄等在内的28项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IgA肾病组与非IgA肾病组的男女构成比分别为59∶71和 64∶66,年龄分别为37.20(21.89,53.78)、43.30(27.77,59.18)岁。将26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训练集(70%,182例)和测试集(30%,78例)。分别使用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建立原发性IgA肾病与非IgA肾病的鉴别诊断模型。以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率、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下面积(AUC)、精确率、召回率和F1评分综合评估各模型的效能并选择性能最佳的模型。采用 SPSS 25.0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采用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建立鉴别诊断模型的准确度分别为67.95%、70.51%、80.77%和83.33%;AUC值分别0.74、0.76、0.80和0.83;判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F1评分分别为0.73、0.72、0.80和0.83。综合以上评价指标极限梯度提升算法模型的效能最高,该模型诊断为IgA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79%,其变量重要性由高到低分别为血白蛋白、IgA/C3、血肌酐、年龄、尿总蛋白、尿白蛋比、高密度脂蛋白、尿素。结论成功建立IgA肾病与非IgA肾病的鉴别诊断模型。采用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建立的模型临床性能最佳。

  • 标签: IgA肾病 非IgA肾病 机器学习算法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价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的单组观察性研究,入选2021年3至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外科手术高风险或不适合常规外科手术的1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评估后使用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人工瓣膜植入后立即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和峰值流速,计算即刻器械成功率。即刻器械成功定义为:(1)器械成功进入血管入路、被输送、释放和植入,输送系统成功撤出体外;(2)植入瓣膜达到预期的疗效,即手术结束时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20 mmHg(1 mmHg=0.133 kPa)或主动脉瓣最大流速<3 m/s,且无严重的人工主动脉瓣反流或瓣周漏。术后30 d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及严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致残性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8.1±6.3)岁,其中男性8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10例。1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器械的输送、释放和植入,输送系统成功撤出体外。术后即刻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为(7.55±4.08)mmHg,峰值流速为(1.78±0.44)m/s,与术前相比平均跨瓣压差以及峰值流速均下降(P均<0.05)。无严重的人工主动脉瓣反流或瓣周漏,11例(11/11)患者均达到即刻器械成功。术后30 d,11例患者中无死亡及严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主动脉瓣平均压差为(9.45±5.07)mmHg,峰值流速为(2.05±0.42)m/s,均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对于中国人群中传统手术高风险或不适合常规外科手术,且为传统内科治疗无法逆转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使用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是一种可行的、相对安全的方法,可进一步开展第2阶段的临床研究。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球扩式瓣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常规西药在危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症脑出血术后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与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针灸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91.30%,42/46)高于常规组(76.09%,35/46),P<0.05。治疗前,NIHSS、ADL、APACHEⅡ、FMA、GC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NIHSS、ADL、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组,FMA、GC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及氧化应激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Vs、Vm高于常规组(P<0.05),氧化应激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危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针灸早期介入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调节氧化应激,降低病情严重程度,改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昏迷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出血 针灸 脑血流动力学 氧化应激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绘本阅读活动是学校教育开展的所有活动中非常重要和广泛的活动。绘本教学活动应该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形式。基于此,在开展英语绘本活动之前应该制定适宜的活动目标,对英语绘本的选材上和活动的结构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

  • 标签: 小学英语 绘本教学 英语教学
  • 简介:【摘要】数学是一门难度较高且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学生往往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以及知识的反复理解,才能够实现数学成绩提升的目标,但随着双减政策的发布,现阶段教师需要在降低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为此,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究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双减"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展开分析,入院时间均是在2020年4月-2021年10月,本次纳入的研究的样本量为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实施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和对照组(实施皮肤磨削术治疗),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法,各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经过治疗后,从治疗总有效率数据方面进行分析,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并且两组在治疗后均出现了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80天后,症状基本消退,而对照组仍有20例患者的症状未消退。结论: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CO2点阵激光治疗 痤疮 凹陷性瘢痕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电力企业想要确保发电系统安全及质量,一个关键手段就是确保电气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工作工艺和质量。电气设备技术发展和设备更新较快,要求相关人员不断深入开展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的研究,旨在做到未雨绸缪,确保电气设备安全稳定投入运行。

  • 标签: 电力系统 电气设备 安装与调试
  • 简介:摘要:地铁的产生推动了我国交通领域的进步,最为显著的优点在于无缝接入,高容量,低污染以及高运营效率。但是供水与卫生设施、消防安全等都是地铁项目施工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从而保障了人民群众每天的安全出行。给排水与消防设计一定要提升设计能力与水平,才能让给排水系统与消防系统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才能让地铁工程科学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地下工程给排水设施及消防设施综述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切入点,深入详细地研究地下工程给排水设施与消防设施设计的合理策略。

  • 标签: 地铁工程 给排水 消防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量也在增加,电厂电气设备在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电能质量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故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发电企业生存与发展最为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设备工作条件进行分析,及时排查隐患,实现安全稳定运行以及高效节能环保运转。

  • 标签: 发电厂 电气设备 运行故障 对策
  • 简介:摘要:在电气控制环节,PLC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PLC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简化电气系统的逻辑,优化整个工作流程,降低操作控制系统的成本,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由此可见,PLC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属于其核心技术。目前,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集成越来越广泛,这不仅推动了国内工业自动化的有效发展,也促进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结合。

  • 标签: 电气控制 PLC技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