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中药方剂研究特点,按正交设计原理及Ft的特定关系,提出“正交t法”。数理上与正交设计F法等价,原理清晰,计算简便,统计结论完全一致。实验分三步进行(主药分析,辅药交互分析,剂量选择),并改进了正交表形式,便于分析两药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适用于中药较大方剂的研究。主要公式为:残差标准误自由度显著性检验二水平时预期药效二水平时

  • 标签: 正交设计 辅药 特定关系 正交表 t值 拮抗作用
  • 简介:10月初,我们刚在舟山完成了东风悦达起亚K5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版本的试驾.今天,便迎来了新K52.0T版本的深度试驾,那么是时候揭晓,在新K5的高颜背后,其燃油经济性是否如外观般出色?

  • 标签: 东风 悦达 燃油经济性 自然吸气 发动机 舟山
  • 简介:摘要:本文为我校探究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实践总结,评价所使用的方法来自于SPSS中的配对样本法。因当时教师教学能力以配对样本法中的t表示,因而当时我把它称之为t法。其中操作关键在于排除其他非教学能力影响因素而达到精准评价。如使用前后标准分比较排除试卷难度差异,用t取代作差法的差值可排除学科波动幅度差异,先配对后标准化则可排除学生缺考导致的t总体偏差等。后来该方法我有计划引入双测法对课堂效益进行精准评价。

  • 标签: 教师教学能力评价 课堂效益评价
  • 简介:摘要:主要分析电厂P91焊接接头硬度偏差原因,从焊接过程、热处理工艺、检测方法这些方面来进行探讨。

  • 标签: 焊接工艺 热处理 硬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多对比度一站式弛豫定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lication,Magic)对脑胶质瘤进行术前分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22例,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13例(59.09%),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9例(40.91%),全部病例均使用Magic技术在强化前后扫描;在自动生成的T1 maping、T2 maping测量肿瘤实质和瘤周1 cm范围内的T1(quantitative T1 values,qT1)、T2(quantitative T2 values,qT2)。结果增强后HGG肿瘤实质qT1为688.44±143.79,LGG为1189.37±592.37,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增强后T1变化的百分比HGG为(127±68)%,LGG为(58±63)%,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肿瘤实质其他测量值和瘤周所有测量值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HGG和LGG实质增强后qT1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诊断阈值为927 ms,敏感度为55.6%,特异度为100%;HGG和LGG增强后T1变化百分比的曲线下面积为0.786,诊断阈值为42.5%,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55.6%。结论胶质瘤增强后qT1和增强后T1变化的百分比对HGG和LGG的区分有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胶质瘤 颅脑 肿瘤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DC与食管癌T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食管癌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ed imaging,DWI)扫描,根据食管癌MRI分期、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组,测量食管癌原发灶的平均ADC,对其与MRI分期、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管癌平均ADCT分期呈负相关(r=-0.645,P<0.01),随着肿瘤T分期的增加,ADC呈逐渐减小趋势。低分化组平均ADC小于中-高分化组,中-高组平均ADC为(1.8514±0.40295)×10-3 mm2/s,低分化组患者平均ADC为(1.7125±0.37767)×10-3 mm2/s,不同分化程度两组间平均AD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683)。结论ADC对食管癌T分期有重要意义,可以在术前或是综合治疗之前为临床对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预测提供量化指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食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3.0TMRI膀胱癌不同b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探讨高场强MRI最佳b的选取。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进行MRI常规成像及DWI检查。梯度扩散因子b分别取700s/mm2、1000s/mm2和1500s/mm2。观察膀胱癌不同b的DWI表现,测量肿瘤信噪比(SNRC)、肿瘤对正常膀胱壁和尿液的对比信噪比(CNRCB、CNRCU)及测量不同b时肿瘤的AD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WI可显示所有肿瘤病灶,呈偏高信号肿块影;随着b增加,肿瘤SNRC下降,而CNRCB、CNRCU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增加,肿瘤平均ADC虽有减小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F=3.04,P〉0.05)。结论:当b取1500s/mm2时,在不影响病灶显示的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的对比信噪比和相对准确的ADC,有助于膀胱癌的早期发现和准确分期。

  • 标签: 膀胱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 简介:通过对广深高速公路主线桥不同类型T梁桥横向连接的结构验算,与其相应的静载试验的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初步得出该类T梁桥的横向连接及其附属设施等因素对横向分布影响线的影响情况。

  • 标签: T梁桥 横向连接 验算 影响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中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接收并入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60例为实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将其分组,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基本上添加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品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方式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基于有限发动机性能参数,运用发动机原理筛选出与高空高速性能相关性最大参数变量,使用BP网络分析建立一个接近于未知经验公式的计算模型,计算在不同的输入参数下的控制,从而确立不同试车参数下发动机高空高速的涡轮后温度控制

  • 标签:
  • 作者: 刘雅文 牛海军 尹红霞 郑作锋 任鹏玲 张婷婷 赵鹏飞 吕晗 王振常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 10019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50,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传统定量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合成MRI对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T1)、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T2)定量计算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材料与方法针对3.0 T MRI设备,使用灰质、白质、脑脊液模体分别进行合成MRI序列和传统定量成像扫描,共进行四次重复采集。对传统定量图像,通过拟合计算方法得到相应的T1、T2;对合成MRI图像,使用专用后处理软件计算T1、T2。对两种方法得到的定量值进行差值计算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合成MRI和传统定量方法计算的T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13,P=0.7537),并且四次测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13,P=0.4968);同样地,两种方法计算的T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1,P=0.9737),四次测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62,P=0.3498)。结论合成MRI对T1、T2弛豫定量测定结果准确,可应用于临床中的定量研究。

  • 标签: 定量磁共振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模体验证 脑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T1、T2及增强后的T1在脑胶质瘤分级及细胞增殖活性预测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 21例,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 15例。所有患者在术前1周同时行多对比度一站式弛豫定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ilation,Magic)扫描、Magic对比增强扫描。在增强前后生成的T1 mapping、T2 mapping测量肿瘤实质区、对侧镜像部位正常脑白质的增强前T1(T1-pre)、T2(T2-pre)及增强后T1(T1-Gd)。对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分级及Ki-67标记指数(Ki-67 LI)的测定。分析各项Magic参数及Ki-67 LI之间的相关性及高低级别组间Magic参数值、Ki-67 LI之间的差别,并绘制ROC曲线。结果T1-pre、增强前T1比值(ratio of T1-pre,rT1-pre)、T1-Gd、增强前后T1差值(ΔT1)、T1变化百分比均与Ki-67 LI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2、0.331、-0.351、0.537、0.473。高级别组胶质瘤T1-pre、ΔT1、T1变化百分比、Ki-67 LI明显高于低级别组,T1-Gd、增强后T1比值(ratio of T1-Gd,rT1-Gd)低于低级别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ΔT1对区分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效能最好,其最佳诊断阈值373.25 ms,曲线下面积0.816,敏感度90.5%,特异度60%,P=0.001。结论定量测量T1可用于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对预测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胶质瘤 肿瘤分级 Ki-67标记指数 磁共振成像 T1、T2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性别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情况及骨折早期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特点及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髋部骨折病房住院的1 161例患者临床资料、骨密度检查结果以及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血清骨钙素(OC)、甲状旁腺激素(PTH)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纳入女831例,男330例,其中(1)腰椎及髋部总体骨密度显示:T≥-1.0 SD分别为30.4%(353/1 161)、6.8%(79/1 161);-2.5 SD<T<-1.0 SD分别为36.6%(425/1 161)、44.7%(519/1 161);T≤-2.5 SD分别为33.0%(383/1 161)、48.5%(563/1 161)。其中髋部骨密度T敏感性优于腰椎,女骨密度低于男,与增龄明显相关的骨密度,男为股骨颈、总髋T(股骨颈优于总髋),女为髋部各项骨密度其中以总髋T相关性最强(均P<0.05);(2)老年髋部骨折早期25-(OH)V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骨吸收及骨形成指标总体未见明显升高;女性tP1NP、β-CTX、OC、PTH水平均高于男性,25-(OH)VD3水平低于男性(均P<0.05);随骨密度T降低,β-CTX、OC升高,25-(OH)VD3则降低(均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男、女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T均呈下降趋势,但女性下降更快、更早。总体骨密度T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或预测老年髋部骨折不够敏感,尤其对男性敏感性更差。骨折早期患者骨转换代谢标志物存在不同程度变化,总体呈现骨吸收与骨形成双向减低的特点,OC、β-CTX及VD水平提示早期骨代谢异常方面的作用需要关注。

  • 标签: 骨质疏松 髋骨折 骨密度
  • 简介:前不久,富士正式对外发布了X系列无反数码相机时尚新品FUJIFILMX—T100,搭配XC15-45mmF3.5—5.6OISPZ镜头的定价不足5000元,着实引起了很多影友的好奇心。我们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款新品,并且进行了深入的使用体验。

  • 标签: 富士 操控 试用 数码相机 好奇心 镜头
  • 简介:摘要:后张法预应力T型梁在公路梁式桥中应用较为广泛,如何在施工中有效控制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力是确保T型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关键因素,因此作为预应力双控校核的理论伸长的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具有竖弯和平弯预应力筋T型梁理论伸长详实的实例计算,为桥梁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公路T型梁 后张法 伸长值 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肝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肝T1和T2变化过程及其与肝再生相关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0只,SPF级,鼠龄7~8周,重量250~280 g,分成MR扫描组(n=14)和病理分析组(n=56)。MR扫描组又分为肝部分切除术组(2/3肝切除,n=7)和假手术组(n=7)。均于术前和术后第1、2、3、5、7、14、21天行磁共振T1 mapping和T2 mapping扫描,测量肝实质T1和T2。病理分析组在术前及术后上述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7只实验鼠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测量肝细胞直径和肝细胞增殖活性(Ki-67指数)。观察影像学指标和病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MR参数与肝脏体积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肝实质T1和T2均于术后第1天升高,且均于术后第2天达到最大(P<0.05);随后逐渐下降,分别于术后第14天和第21天恢复至术前水平(P均>0.05)。T2与肝体积、肝细胞直径及Ki-67指数均存在较好相关性(r分别为-0.764,0.640,0.765,P均<0.001)。T1和肝体积、肝细胞直径及Ki-67增殖指数均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481,0.472,0.444,P均<0.001)。结论大鼠肝大部分切除后残肝实质T1和T2出现规律变化,且与肝脏再生指标存在相关性,可反映大鼠肝脏大部分切除后肝实质的微观变化,有望被用于定量监测残肝再生过程。

  • 标签: 肝再生 肝切除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在如今的读图时代,“颜”这个词似乎已被捧上天。海报上、电视上到处都是美女帅哥,频繁出境的明星一次次美出新高度,这些无意识的报道时刻暗示着我们:颜为“王”。

  • 标签: 读图时代 “王” 无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T1信号卵巢良恶性病变的磁共振信号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于MRI显示为短T1信号的卵巢良恶性病变患者病例共42例,分析其T1WI图像,观察影像征象并测量病变的最大径、ADC、肿瘤位置、边界、囊实性、囊壁/分隔、T1信号均匀性,比较两组指标之间差异。结果42例患者共52个T1高信号病灶。其中39个病灶为良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个、成熟囊性畸胎瘤10个、黄体囊肿7个、黏液性囊腺瘤4个、白体1个及滤泡囊肿伴出血1个;13个病灶为恶性病变,包括浆液性囊腺癌11个、透明卵巢细胞癌1个及颗粒细胞瘤1个。良恶性病灶的最大径、ADC、囊壁/分隔、囊实性及T1信号均匀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对短T1信号卵巢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通过掌握其MR特点,可提高卵巢病变术前定性的准确率。

  • 标签: 卵巢病变 磁共振成像 短T1信号 表观扩散系数 病理类型
  • 简介:目的观察Nucleus24CA型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行为反应阈值(T-level,T级)及最大舒适级(C-level,C级)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内在联系,探讨其对术后调机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1例植入Nucleus24CA型人工耳蜗患儿,分别在术中、术后1、2、6个月进行电极阻抗阈值测试,收集术后对应T、C,并对其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极阻抗术中检测最低,术后1月开机最高,此后逐渐减低(P〈0.01);自蜗顶至蜗底各通道间电极阻抗无显著差异(P〉0.05)。各电极通道T、C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增高(P〈0.05),并与电极阻抗呈线性相关。结论测定电极阻抗是评估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状态的有效手段;术后2月应同时调试T及C,此后则应对C进行重点调试。

  • 标签: 人工耳蜗 电极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