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体积分数金刚石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由于硬度高导致其难以加工成形。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制备多孔金刚石预成形坯和Cu熔渗相结合的工艺可以实现金刚石/Cu的近净成形。本文对经过表面镀铬再镀铜的金刚石粉末注射成形涉及的关键工艺,包括粘结剂的选择、注射成形工艺过程、烧结工艺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成分为70%石蜡+25%高密度聚乙烯+5%硬脂酸的粘结剂作为金刚石粉末注射成形的载体时,喂料具备优异的综合流变性能,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固相体积分数。采用上述配方的粘结剂,最佳的注射温度为165-175℃,注射压力为80~90MPa。脱脂金刚石预制坯最佳的烧结条件为:烧结温度1050℃,保温时间25min,此时坯的强度达到10MPa,孔隙基本全部为开孔隙。

  • 标签: 注射成形 金刚石坯体 强度 开孔率
  • 简介:以苯甲醛为交联剂,萘为单体,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得到未交联的缩合多核芳香烃(COPNA)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仪等,对COPNA树脂的合成反应及COPNA树脂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用合成的COPNA树脂对T3006K炭布缠绕的坯进行浸渍增密制备出了COPNA基炭/炭复合材料制品,在常压浸渍固化炭化的条件下,其残炭率达到53.15%.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单体与交联剂的物质的量比及催化剂的用量,残炭率还有上升的空间,显示出COPNA树脂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新型C/C复合材料基体前驱.

  • 标签: 缩合多核芳香烃树脂 C/C复合材料 基体前驱体 残炭率
  • 简介:多孔硅是一种硅基纳米材料,硅基材料的研究是实现光电集研究为硅基发光研究开辟了新的应用研究领域.对多孔硅发光的意义、多孔硅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的报道,论述了多孔硅的微观结构、多孔硅的光致发光机制及多孔硅的光致发射光谱.

  • 标签: 多孔硅 光致发光 发光机制
  • 简介:现在多孔插座已进入干家万户,许多用户图方便省事,使用这种。多功能”插座。目前市场上多孔插座品种式样也越来越多,圆的、方的、长的、短的,各种造型,应有尽有。

  • 标签: 插座 多用户 慎用 多孔 多功能
  • 简介:日本名古屋工业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具有优良吸、放湿性能和高强度的多孔内墙材料。这种涂料使用直径为10纳米~20纳米的细粒二氧化硅溶液做不可燃性黏结剂,将颗粒直径为10微米(1微米等于1米的百万分之一)左右、带有3纳米~4纳米微细孔的二氧化硅凝胶粘合在一

  • 标签: 日本名古屋工业研究所 多孔内墙材料 二氧化硅 黏结剂 纤维物质
  • 简介:为了探索降低航空刹车用C/C复合材料成本、提高性能的有效方法,对国外炭/炭刹车材料的部分力学性能和热导率进行了测试,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对其坯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自制了一种针刺整体毡,进行CVD增密,并与炭布叠层坯的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国外航空刹车用C/C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垂直方向热导率比较高,坯趋向于使用针剌毡;针刺整体毡由无纬布和网胎交替叠层,经针刺而成,这种结构具有孔隙分布均匀、气体扩散通道多、Z向纤维含量高的特点,为CVD增密创造了良好条件;自制针刺整体毡坯经700hCVD增密,小样密度可达1.81g/cm3,大样密度达1.75g/cm3,且能继续增密,与炭布叠层坯相比,采用针刺整体毡可显著缩短CVD周期.

  • 标签: 航空刹车 C/C复合材料 坯体 针刺毡 CVD
  • 简介:多孔结构的辐射特性与结构的特征尺寸有直接联系。当结构的特征尺寸与辐射波波长相当的时候,物体之间的辐射将产生新的效应,如表面等离子激元、微腔谐振效应等。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研究了周期性立方多孔结构及其元胞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由于表面等离子激元,元胞结构在428nm时的吸收能力最强,周期性单层立方多孔结构在350~600nm波段可以起到强化吸收的作用,但其吸收能力并不是元胞吸收能力的线性相加。

  • 标签: 微尺度辐射 空间微结构 吸收特性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简介:以密度分别为0.92,1.10和1.46g/cm3的多孔C/C材料为坯,采用熔融渗硅法获得密度分别为1.94,1.86和1.79g/cm3的C/C-SiC复合材料A、B和C。将C/C-SiC复合材料与40Cr钢配副进行滑动摩擦实验,研究其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随载荷增加,坯密度为1.83g/cm3的材料B的摩擦因数较稳定,基本围绕0.60波动,波动幅度0.2。材料A的摩擦因数波动幅度为0.3,而材料C的摩擦因数呈直线下降,降幅最大达0.5。但随时间延长,在试验载荷下,材料A的摩擦因数稳定性最好,波动幅度为0.07。SEM形貌表明,低载荷下,C/C-SiC复合材料的陶瓷相磨屑易聚集在摩擦膜边缘,而高载荷下磨屑分布较均匀,但摩擦表面都较粗糙,未形成完整、致密的摩擦膜。

  • 标签: C/C-SIC复合材料 C/C坯体 摩擦磨损
  •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陶瓷颗粒按粒径分类的一化包装设备,包括用于分离筛选不同尺寸多孔陶瓷颗粒的直线振动筛;设置在直线振动筛下方位置处.用于承接、输送和统计多孔陶瓷颗粒数量的送料计数装置.送料计数装置的人料端相对于直线振动筛的出料端设置;设置在送料计数装置的出料端,用于输送待成型的包装纸的送膜机构。

  • 标签: 多孔陶瓷 陶瓷颗粒 包装设备 一体化 分类 粒径
  • 简介: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C2C电子商务网站现有提供的信用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网络交易的安全,促进了人们进行网上购物的意愿。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对此本文提出了改进的信用评价算法,通过权衡考虑交易对方的信用度、交易金额等因素来计算被评用户的加权平均分和信用度,再确定被评用户的信用等级。

  • 标签: C2C电子商务网站 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评价算法
  • 简介:摘要多孔陶瓷做为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因其优良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本文综述了多孔陶瓷的概念和特性,介绍了多孔陶瓷形成的机理和多孔陶瓷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多孔陶瓷的概述 形成机理 应用 进展
  • 简介:目前,我国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主要有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一些有机复合材料等,但这些材料要么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要么因性能较差、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均有其局限性。多孔粉煤灰砌块是一种根据JK混凝土原理,以工业废料——矿渣和粉煤灰为原料,以粉煤灰为主,配以适当的激发剂和添加剂等,得到一种较理想的胶结料,

  • 标签: 粉煤灰砌块 多孔 混凝土空心砌块 加气混凝土砌块 节能墙体材料 有机复合材料
  • 简介:本文以一多孔板的数控加工为例,较为详尽地讲述了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零件数控编程加工的工艺方法和步骤。

  • 标签: 多孔板 数控加工 工艺
  • 简介:报道了文字衣科地衣1新记录属,即多孔衣属Myriotrema及该属的新记录种——绿白多孔衣M.viridialbum。多孔衣属主要特征是地衣壳状,子囊盘小型埋生至半埋生,子囊孢子小型、淀粉质、横隔透镜型至砖壁型。绿白多孔衣的主要特征是具厚地衣,小型透明亚砖壁型子囊孢子,含有hypoprotocetraricacid。标本采自海南和福建。文中对新记录种提供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图片。

  • 标签: 分类学 点衣族 文字衣亚科 文字衣科 厚顶盘目
  • 简介:随着时尚家居理念深入人心,能甩开台式机那些纠缠不清的线缆,但又不牺牲大屏幕显示器赏心悦目特性的电脑一机,无疑成了这个暑期IT卖场热点所在,其中联想IdeaCentre“想乐”家族中的低价先锋——C305则是最为炙手可热的产品之一。

  • 标签: 联想 大屏幕显示器 台式机 一体机 电脑
  • 简介:我们曾对连续204例使用表面多孔金属髋臼杯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进行了7~10年的随访报告。本文对这些关节置换的15~l8年远期结果进行评估。研究中入选的142例髋关节中,136例(96%)仍然使用原来的髋臼。142例中的3例因为无菌性松动而失败。10例(7%)因为过度磨损或治疗骨溶解而需更换组配型髋臼内衬。将因松动而需翻修或有松动的放射学证据者定为失败,髋臼金属杯的l5年生存率为99%。尽管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骨溶解和再次手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非骨水泥髋臼重建的l5年生存率是优异的。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与聚乙烯内衬的磨损有关。

  • 标签: 表面多孔髋臼假体 全髋关节置换 聚乙烯内衬 磨损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ge.)中C21甾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柱层析法对徐长卿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并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C21甾化合物,分别为3β,14-dihydroxy-14β-pregn-5-en-20-one(Ⅰ),glaucogeninC(Ⅱ),glaucogeninA(Ⅲ),glaucogeninD(Ⅳ),neocynapanogeninF(Ⅴ),glaucogeninC3-O-β-D-thevetoside(Ⅵ),neoeynapanogeninF3-O-β-D-oleandropyranoside(Ⅶ).结论:化合物Ⅲ、Ⅳ、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徐长卿 萝藦科 C22甾体 化学成分
  • 简介:采用HKG(HCl-KOH-Giemsa)法对内葵杂3号三交种染色进行了C-分带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每条染色至少都有一条C-分带,染色组共有62条C-分带,以中间带和着丝点带为主,中间带主要分布在染色短臂上;C-分带强弱差异明显,其中46条强带,16条弱带。GiemsaC-分带带型公式为:2n=2x=34=8I++3T++5I+I+T++4C+2CI+4CI++3CI++I+T++CT++2CT+。每条染色都显示出显著的带纹特征,因此,利用GiemsaC-分带方法可以将向日葵的每条染色区分开。

  • 标签: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s L ) 染色体 GIEMSA
  • 简介:简介股骨头坏死是因股骨头血运破坏所导致的一种影响功能的疾病。其主要在年轻人中发病。病因包括酗酒、激素药物应用史、创伤、血液系统病、放射治疗以及气压1-30在美国,估计每年有10,000到30,000例发生。其中5%到10%须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股骨头和软骨下板塌陷前的早期坏死进行手术治疗似更有效。早期阶段,病理改变通常局限于股骨头上方负重部位的楔形坏死区。随着疾病的进展。坏死区将塌陷并在存活骨和坏死骨接合处发生骨折。

  • 标签: 早期股骨头坏死 放射治疗 临床评价 生物力学 人工关节置换术 假体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C2椎成形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例49岁的男性肺癌患者和1例45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C2椎转移,均有明显的颈部疼痛,女性患者因疼痛已不能下床行走1个月。采取在CT引导下,用13G骨穿针,由颈椎侧方经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穿刺到C2椎体内,分别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ml和3.5ml。结果术后CT扫描显示骨水泥在椎体内填充分布好,无骨水泥外漏。术后两例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1周后疼痛完全消失,女性患者能下地自由行走。男性患者半年后死于多个器官转移引起的全身衰竭。女性患者术后配合放化疗,随访至今1年多,无任何不适。结论在CT引导下,采取颈椎侧方入路,经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行经皮椎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C2椎转移性肿瘤的方法。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C2椎体 椎动脉 颈动脉鞘